梅潔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也成為了提升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的關鍵。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融合的意義進行分析,具體探究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融合的關鍵性環節,以期能夠更好促進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思政教育;高等院校;學生管理;融合發展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教育管理的基本保證和核心環節,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和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學生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和具體體現。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可以保證現代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快速發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的現狀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高校思政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較為重要地位,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與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緊密聯系。但思政教育在我國高校教育中一直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的學習效果難以達到教師預定的目標。出現此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教學方式和授課平臺單一,學生對于現有的教育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高校大學生的未來發展狀況,并以此來促進高校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完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教育質量和教育效果。但是就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管理過程趨于形式化,只是為了管理而開展管理。教師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不能講管理實踐看作是個人工作的核心,也不能針對性的為大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并延伸出嚴重的后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融合的關鍵環節
(一)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要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相結合的效果,必須建立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校園文化建設體系以“以人為本”為原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價值。為此,要想構建優秀的校園文化體系就要重視以下幾點內容:首先來說,高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上下級領導機制,完善上級領導對下級的指令,并統一各級管理模式。通過這樣機制的確立和制度的完善能夠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樹立開展。其次,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學生管理要秉承和諧管理的原則。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項設計學生全面發展的系統性工程,僅僅依靠學校教師和部分組織是難以實現的。為此,高校內部不同部門之間要實現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實現管理和建設。再者,就是重視教育管理的內容。通過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來建立科學管理目標,積極調動學生不同組織和部門的積極性,通過建設更加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活動。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可以潛移默化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改變,學生在校園文化的感染下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無形中幫助學生發展成為優秀人才。
(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從基礎理論知識入手,大力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有利于學生的道德成長。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接受正確的政治思想,從而建立健全的人格,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事提供思想基礎。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結合起來,就必須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入手,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體現出管理和教育的雙重價值,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對學生思維的重要影響。
(三)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有效融合
由于新課程理念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的發展,現在對于高校學生的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更加重視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升。思政隊伍建設刻不容緩,需要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榜樣的力量。教師在通過相關的教學內容的引導,讓學生對于相關的理論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在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的研究相關的知識和理論,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適、自我調節的能力,養成樂觀健康的心態,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積極的面對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困難,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規劃引導,提升學生素質
無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是學生管理工作,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增強學生的素質,在該項工作的進行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落實具體的工作。首先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開展相關的素質提升的講座,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的自信、自強。然后是在今后的思政教育以及學生管理工作中要開展一些相關的促進學生的品質提升的活動,重視學生的奉獻精神的培養,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公益活動,從而讓學生深入體會到積極的幫助其他的人帶來的意義,進而讓學生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喜歡幫助他人,養成積極服務社會和樂于奉獻的理念,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的提升,不斷的提升學生素質
(五)落實人才培養
在高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學生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只優秀的工作隊伍,以此來提升教育水平和管理效果。為此,高校應當結合現階段的學生隊伍管理問題,并相應作出改進措施,真正體現出學生管理工作的價值和功能,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高校還應當結合國家相關標準,為大學生配備相應的教育管理人員,避免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出現專業管理人員稀缺的問題,逐步完善高校學生管理機制,并為管理人員實施管理服務提供切實的保障。
(六)以網絡手段落實融合
計算機技術手段能促進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發展,擴展學校的管理方式。通過網絡手段也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思政教育中的理念,網絡手段的應用有利于多角度、多方向地闡述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內涵。同時,網絡在傳播信息方面具有快速、迅捷的優勢,通過網絡能夠實時把握社會政策發展需求。鼓勵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發言交流,也能夠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心理,掌握學生思想狀況的變化,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信、QQ、微博等交流工具的普及,也使得師生溝通和交流更加便利。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在交流平臺多發表一些積極的言論,逐步的采取滲透引導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從社會熱點時事的點評中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結合學生的網絡言論和表現及時掌握其思想上出現的微妙變化,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所在。良好的素質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提升個人能力和道德素養的關鍵。高校要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機構領導機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管理之間的有效協調,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之間的關系,為我國社會源源不斷的提供人才。
參考文獻:
[1]邱霞.探究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融合的關鍵環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5):47-47.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 湖北 武漢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