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通過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夠把多項技術結合為一體,解決了以前人工計量的不足,不僅做到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還使企業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線損工作當中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通過分析計量自動化的線損管理,使我們認識到計量自動化系統的優勢,同時今后需要不斷完善線損管理功能,以期給電力行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電力計量自動化;線損管理;應用
1 簡述電力計量自動化的功能及分類
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實際上是為了達到社會及用戶現實需要。此系統包含相關管理模塊,如線損模型、線損指標、線損數據權限及其它線損指標。針對線損的指標,其實就是判斷線損與當前的標準是否相符。而電網損報指的是經過模型計算,對線損的信息進行分析生成的統計報表。此報表跟我國線損報表一樣,可是由于地方不同造成報表有一定差別。異常分析指的是統計和分析電量的波動和線損計算,異常統計是比較簡易的,主要分析月線損和日線損的異常情況,之后根據異常記錄進行查詢。
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大客戶負荷管理系統、低壓集抄系統、電能計量遙測系統和配變監測計量管理系統四大類。其中大客戶負荷管理系統在采集數據時具備及時、穩定、完整和準確等優勢,能夠滿足電力計量裝置的監測功效,對于計量裝置的運行信息可以做到遠程監測,能夠及時分析竊電和計量事故等信息,比如出現用戶異常用電,就會馬上發出警報。此外,這個系統在供電質量監測和負荷控制當中也起著一定作用,依靠大客戶負荷管理系統,能夠切實提升負荷管理和用電監測水平。低壓集抄系統也具備很多優勢,比如它做到了及時分析線損、統計電表數、設置系統、出現異常報警和統計流量等。給營銷服務和系統自身服務提供便利。
2 分析線路出現異常線損的原由
2.1 線損原因之營業管理
在營業管理中出現線損具體指的是于抄表的時候,產生了誤差,沒有正確的記錄相關數據,產生這種情況的原由通常是由于居民沒有做到計量上有關裝置的智能自動化,這種現象下抄表工作多數由人工進行,造成出現漏電后不能及時發現,產生漏查和漏記問題。于達到計量裝置自動化前提下,會大大縮減營業管理方面異常線損,可是也會由于計量裝置出現意外而造成漏查和漏記現象,一般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2.2 線損原因之計量管理
在計量管理中出現線損具體指的是相關操作人員在安裝和維修檢查計量裝置的相關線路時工作不認真或失誤造成的。如果要制止這種現象產生就必須要確保計量裝置的質量,計量裝置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過關,不可使用劣質材質,在對裝置進行檢查時,一定要仔細不能夠疏忽,進而使線路異常線損不再出現。
2.3 線損原因之輸電線路出現損耗
電力線損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輸電線路的損耗,由于電纜截面和電網布置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空載及過載現象,進而導致線路出現損耗,另外大范圍、長距離和較高負荷輸送都會加劇線損的程度。同時,輸送電纜或電氣設備性能降低、老化也會造成電力損耗。
3 分析電力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管理的應用
3.1 在自動統計方面
于線損管理過程中,其設計采用計量自動化模式,對自動統計線損非常有利。把自動統計作為基礎,應用四分線損使線路分析和統計工作做得更好。把計量自動化系統充分應用起來,使操作人員能夠在各類電壓下統計和計量電力損耗,同時設置成相應周期,與電壓和周期結合起來進行線損工作。由于線路較多,其長度不容易計算,因而合理判斷人力和物力,獲得的統計數據是很局限的。這時可以合理應用計量自動化系統,在發現異常時,系統能夠做到及時跟蹤和處理。
3.2 構建線損模型
在線損管理當中充分應用計量自動化技術,方便構建線損模型。同時,通過應用這種技術還能夠合理分析計量點、變電站與戶外的聯系,之后構成線損模型。假如監控監測到故障,系統會自行調整和處理。通過應用線損模型,可以確保計算過程,因而每個部門都應當構建相關的通用性模型。經過此系統可以合理的分析保存的所有數據,進而構成模型,假如有數據出現變動,也可以馬上了解實際用電狀況和線損情況。此外此種計算獲得的線損信息準確度較高,有效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3.3 實現遠程抄表
經過應用電表計量不但使線損管理獲得的數據和信息更加有效,同時也使線損管理做到了遠程抄表。于應用計量自動化系統之前,在一些日常工作中必須由電力操作人員在現場進行確認和檢查,同時根據現場采集到的各類用電數據,分析電能輸送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于數據分析時,假如發現出現異常,還需要圍繞異常數據進行調查和分析,此種現場分析檢查和采集數據方法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在人工采集數據中,針對細小故障很難找到發生原由,可是通過應用和引進計量自動化,能夠經過監控技術和信息技術快速對產生的電力異常進行追蹤和調查,在第一時間內對現場故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采集,之后經過工作人員分析和對比,能夠快速找出輸送線路產生問題的原由,同時對于原因進行合理的調整,這樣做可以給電力企業的穩定和安全運作提供關鍵保障,也能夠保障用戶的用電安全。
3.4 分析線損報表
通過與線損統計結合可獲得相關數據,之后生成相應的線損報表。應用線損報表可以掌握各個時間段的具體線損狀況,并對其進行分析,比如獲得日線損或月線損,這種方法非常方便線損管理人員,為其提供所需要的各類信息和數據,經過對電力線路管理中的線損狀態進行判斷和對比,了解線路有無異常發生,假如出現線損異常,需要進行相應的記錄,同時要對線損進行處理和分析,使異常線損能夠減少,第一時間處理和發現電力線路存有的竊電和計量事故等,使電力系統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得到保障。
3.5 實現防竊電
在線損管理中應用計量自動化系統,可以預防竊電的發生,操作人員在檢查用戶用電時,會發現一些違規用電和竊電行為,這些不正當行為給電力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用戶竊電時會造成私拉亂接局面,在電網管理中合理應用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夠及時追蹤電網終端的用電異常,比如在用戶的用電量超于用電限額后,就會發出警報,電力工作者在接到報警信息時,對其進行追蹤調查,快速找出超出限額電量的所在位置,使電力部門能夠有效制止用戶竊電行為,使電力部門的經濟損失得到降低。
3.6 計量自動化監測系統方面
在計量自動化裝置進行診斷故障和在線監測時應用多維度分析方法,實現了每個計量點的表碼、電壓、電流和功率的實時監測,采集監控獲得的數據,同時把采集到的數據輸送到自動化系統中,通過自動化系統對各個報警故障進行分析、檢測和處理,確定各個計量點有無異常發生,遠程在線監測計量自動化終端系統和電能表的運行情況及各類數據,做到了自動化管理功能,之后連接營銷系統,把線損異常的報警信息輸送至營銷中心,對于異常點的處理維護工作由營銷系統中心控制。因為計量自動化處理最終環節就是報表生產,它能夠生成相應的系統檔案。用戶基本檔案、終端檔案和計量裝置檔案都屬于檔案管理系統,需要使各個子系統間相互合作,共同協調,達到營銷系統與電力計量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同步,使檔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得到保障。
4 結束語
總之,通過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實現了線損的實時監控,使線損現象得到了大大降低,也給電力企業的線損管理提供了方便。現在很多電力企業在電力網絡的客戶終端中應用了計量自動化系統,這不僅減少了人力,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還使電量采集信息的精確性得到了加強。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 ? 山西 太原 ?0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