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梅
摘 要:當今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是當前世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問題,同時也是當前世界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做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還是需要借助環境監測來獲取到相關數據信息對導致環境發生污染的原因進行有效分析,并以此問基礎,進行環境治理方案的制定。從本質上來講,環境監測就是對環境質量進行相應的檢測和分析,以此來明確當前環境現狀,以此進行針對性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的制定,因此這就需要我國加大對環境監測的重視,使其充分將自身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作用發揮出來。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生態環境;保護
1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1.1 生物監測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環境監測過程中,生物監測技術是當前應用比較普遍的一項監測技術,具有操作容易、準確度比較高、監測直觀且速度比較快的應用優勢,將該項技術應用于環境監測中,能夠獲得相對來說比較理想的監測成效。具體來講,通過生物監測技術,主要指的是微生物學、分析生物學等一些其他類型的學科與化學工程、計算機技術融合起來的一種綜合性技術產物,該項技術的應用原理就在于通過生物大分子標記物監測和PCR兩種技術同時使用,以此來獲取到比較全面的環境監測信息,同時對當前監測的環境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預警,從根本上來保證生態環境處于健康穩定狀態。
1.2 3S技術的應用
對于環境監測技術中3S技術,具體指的是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以及全球定位系統這三項技術綜合起來形成一種環境監測技術,相比較于其他類型的監測技術而言,3S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對環境監測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以及運用方面的能力更具優勢,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準確獲取到與進行監測環境相關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在短期內將獲取到的數據信息進行高精準處理,通過以上來實現對環境監測信息的數據量化處理。從整體上來看,該項技術的使用范圍比較廣泛,除可用于大氣、土壤的環境監測中,還可以將其用于對水資源的質量監測和管理工作中。將3S技術用于水資源管理中,能夠盡其最大能力獲取到與水資源質量有關的所有信息,然后根據信息來進行水資源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來對水資源進行相應的環境監測和評價,最終獲取到比較全面的水源信息。一般來講,關于水資源監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對水資源監測進行評價、監測當前水體沼澤狀況、分析當前生態耗水變遷情況、檢測水體是否存在富營養化等。除以上之外,還可將3S技術用于濕地環境監測中。因此,科學應用3S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更加準確、更為全面的監測反饋信息,為之后在環境治理、美化、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具科學性、可靠性的依據。
1.3 物理化學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環境監測時,當前使用比較主流的技術就是物理化學技術,具體來講就是將高分子化學、物理、分析化學等一些交叉性的綜合起來而成的一種新型技術。當前我國在環境監測時使用比較普遍的物理技術是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通過該項技術,能夠準確對需要進行檢測的環境中物理因素含量數據信息進行檢測,是對土體、土壤、空氣等一些環境要素監測工作中應用比較重要的一項應用技術。具體來講,將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用于環境監測中,能夠在監測期間發現其中存在的噪聲、熱源、光、電磁輻射等一些對環境造成污染影響的問題,能夠更好幫助環境監測工作者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當前環境污染現狀,并根據掌握的信息針對性開展環境保護工作。
2 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策略
2.1 編制科學的環境監測方案
基于國內環境監測領域制定的標準,需要嚴格遵守監測流程,從而保證環境監測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結合監測區域內的實際環境情況和預期勘查結果,構建出行之有效的環境監測計劃,制定出完善的檢測服務流程,把控各個位置的檢測效果,保證樣本選取的代表性、合理性。此外,還需要針對環境監測過程中各項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剖析,設計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推動環境監測領域更快更好地前行。
2.2 嚴格控制樣品選擇
外部環境最大特點就是復雜多樣,因此監測樣本的選取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夠表現區域內的全面情況,這就要求進行采樣之前做好勘查工作,確定具體的采樣位置,保證各個樣本點的選取合理。實際進行采樣時,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操作步驟配置好監測需要的裝置設備,從而保證樣本采集可以達到預期需求。采集完成后還需要對樣本做好保存工作,記錄各項數據信息。
2.3 嚴格控制樣品的運輸和儲藏
針對需要送往實驗室進行深度檢測分析的樣本來說,必須要把控好運輸和存儲階段的工作任務,按照規定來嚴格落實,確保質量符合標準。(1)樣本運輸環節中,需要始終保持樣本處于直立,防止出現傾倒問題,各個樣本管之間需要增加隔離物,保證試管不會因為碰撞出現損毀。(2)確保過濾膜的潔凈度,取用過程利用不銹鋼鑷子完成,并將其存放到干凈袋子中保管,把控好環境的溫度指標,由此來保證樣本的穩定程度。(3)技術人員在整個運輸管理階段,必須要做到輕拿輕放,肩負起自身職責,防止由于操作失誤造成樣本損壞。
2.4 嚴格把關樣品的分析工作
普遍來說,樣本分析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式。(1)獨立實驗室即可完成的樣本分析,該情況需要提高實驗室自身的控制能力,確保環境監測效果同預期目標相匹配。同時,各項實驗裝置和相關模塊都要滿足系統需求,保證樣本的完整度,按照規定周期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實驗裝置能夠發揮出應有作用。(2)多個實驗室配合進行的樣本分析,針對該實驗模式,需要把控樣本數據的交互環節,保證樣本誤差處于合理范圍內,認真核查數據中存在異常的信息,并做好詳細記錄,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2.5 建立專業化工作隊伍
強化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技能素養,定期開展相應的技能培訓,對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全面考核,制定出完善的獎懲體系,由此保證技術人員的學習熱情,逐步積累環境監測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行業領域先進監測方式。不僅如此,還需要嚴格管控行業標準,確保從業人員具備監測資質,經由考核通過方可入職。建立起技術過硬、業務達標的工作團隊。
2.6 完善環境監測的工作體制
架構出行之有效的環監測管理體系,設計出合理的工作系統,把控好每一環節產生的具體影響。由此來說,國內環境管理部門需要搭建出有效的監測體系,為環境監測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環境。
3 結束語
構建生態文明社會關乎于人類未來發展,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當今時代每個人應該盡到的責任所在。借助環境監測技術能夠對生態環境質量進行實時監控,起到一定的保護環境作用。但如果因人類自身對環境保護這一責任意識淡薄,就無法切實達成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目的。因此,這就需要整個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給予一定重視態度,合理應用環境監測體系,旨在以此將其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成效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呂貞,賈偉偉.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華東科技(綜合),2019(7):0425.
[2]孫玉紅.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34):41~42.
[3]高小鳳.淺談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及發展措施[J].中國標準化,2018(8):241~242.
(米易縣環境監測站 ?四川 ?攀枝花 ? 6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