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彩


摘 要: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只喊口號,還要有具體的實施路徑,要堅持“典型引路,整體推進”原則,通過不斷總結,大力宣傳,推薦一批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美麗鄉村典型示范建設模式,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本文通過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初探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更好地建議。
關鍵詞:美麗鄉村? 經驗? 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3(a)--02
鄧小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視農村發展,多次告誡農村建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農村不穩定,整個政治局勢就不穩定”。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業大國,必須重視農業的發展。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呼喚,也是黨領導人民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爸袊?,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是農業大國,歷史悠久,不可忽視農業的發展作用。我國城鄉建設發展以農業為基礎,農村穩,社會才能安定發展,“三農”問題關乎國家大局、社會安定,因而,不能忽視農業的穩定發展。工業革命以后,中西方差距變大,從整體來看,我國農業滯后性越來越突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得知,我國有50.32%的農村人口,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民生活水平不高,農業雖然為我國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支撐力量,但一直以來都是發展的薄弱環節。從鄉村起步,建設“美麗中國”,借鑒國內外鄉村建設成功經驗,探索出適合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模式,有利于推動我國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早日實現。
1 國內外鄉村建設成功典型案例分析
早在1930年,國內外就已經開始了鄉村建設模式探索,在國外,農村各方面建設統稱“鄉村建設”,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個國家明確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美麗鄉村建設”這一概念。與中國相比,雖然叫法不同,但“三農”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各國關注,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經階段,許多國外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大體分為四個階段,“美麗鄉村”是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建設新目標要求。
2017年12月,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結了“三農”發展的現狀,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和目標要求,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方針總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我國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效,其建設典型值得國內美麗鄉村建設借鑒,如表1所示。
2 國內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總結
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雖然浩大而復雜,但它是新時代的大篇章,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金鑰匙”,是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環節,建設進程一刻也不能停?!叭r”問題,一直以來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最關心的問題,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目標要求以來,全國上下都如火如荼地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國內建成了以浙江省安吉、永安,江蘇高淳、中國臺灣富麗鄉村等模式的成功案例。十九大報告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2017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各地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本文在立足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對國外鄉村建設成功案例和國內美麗鄉村建設成功模式的分析,探索出了一系列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想實現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借鑒國內外成功的鄉村建設經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優先發展,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生態保護優先,健全治理污水和垃圾回收利用機制,發揮地區優勢資源,科學發展,典型引路,推廣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整體推進建設進程。
第二,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和資金支持。不斷提高農民道德風尚、培育新型農民,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積極引導農民投身于建設中,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民的幸福感,為美麗鄉村建設打下基礎;不斷完善各項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激勵監督機制;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徹底整治農村舊面貌;不斷完善建設中的不足,村民應積極向當地村委會反映現存問題,配合建設部門調查,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繼續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
第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譜寫好中國夢的美麗鄉村篇章。在全國發展“生產與生態相依、農業與旅游共存”模式。要大力發展生態文明田園,建設農業觀光園。開展休閑旅游,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發展高效農業,進行現代農業和特色高原農業建設,發揮優勢農產品,帶動經濟的增長,達到布局美、創業增收、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社會和諧的建設要求,最終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化、生態宜居自然化、鄉風文明特色化、民主文明和諧化、生活富裕現代化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3 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初探
本文通過,國外鄉村建設模式以及國內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初步探索出了美麗宜居新鄉村建設模式,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參考文獻
唐珂.美麗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5.
唐珂.美麗鄉村國際經驗及其啟示[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4.
唐珂.美麗鄉村:億萬農民的中國夢[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3.
徐文輝.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周洋宇.美麗鄉村100問[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