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領導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課程;有效結合;協同育人
一.課程思政與汽車構造專業課程的銜接研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教育仍然停留在,僅僅靠思政教師的講授。隨著高考人數的減少,高校的擴招,學生的綜合成績有著明顯的下降。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下降,很大一部分學生思想不成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新時代,“課程思政”基本要義是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化育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時代新人。各課程、各教師、各教學教育平臺應形成協同育人的整體系統,觸動思想政治教育全要素的整體效應產生。一是強化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1] 思想政治理論課汽車構造專業課程程為例設“課程思政。
中國知網檢索與汽車構造相關的課程思政只有8篇,現選取其中兩篇作如下介紹:由張華磊、楊金麗等人發表的“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期刊,下載量較大,里面重點闡述了職業院校在“雙高”建設背景下的教學實踐問題。由張亞萍、曲金玉等人發表的基于OBE理念的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思考期刊,其被引用次數最多,下載量最大,其目標是為了凸顯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結合工程教育認證中對身心素質、職業規范、團隊協作等要求,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逆向設計,從內外需求出發,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汽車構造課程教學中的結合點,突出價值引領,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應用型本科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構建一體化育人新格局。
二.研究的必要性
國家教育部在官網上發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中提到,“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當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通過中國知網檢索可知,課程思政與汽車構造專業課程銜接研究的論文及期刊只有寥寥數篇,可見在國內,汽車構造課程思政的研究仍然有重要的意義。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課程的銜接問題、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定位,思政課的改革也一直在進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根據相關問卷調查,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政課程理論性過強而大多與專業聯系不到一起沒有多少實用價值,與今后工作沒多大關系。因此,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重點研究如何將學生所需與思政課所求相對接。而實質上二者本就一致,學生希望未來在社會中能發揮所能,有好的發展;而思政課是以育人為目的,求的是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服務。那么,二者的對接也就有了堅不可摧的根基,即就業。
那么,我們該如何讓學生覺得其所需與思政課所求相統一呢? 這就要求就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通力合作協同育人。和專業課教師與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雖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都是圍繞培養人才這個大方向進行的,所以無論是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在課程思政視域下構建專業課教師與思政工作者協同育人機制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因此,在整個教學育人過程中,除思政課程起主導作用之外,還需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起輔助作用。
三.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往往與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關。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獨立,學校雖然會開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 但卻并未能與基礎課、專業課等內容有效聯系起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元遠遠不夠。 事實上,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專業課與思政課往往會存在著一些聯系,而相應的,作為專業課任課教師以及思政課任課教師,這兩個教師群體間必然也會存在一些聯系。 既然不能讓學生打破這種傳統思想,教師就可以通過探索專業課與思政課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將專業課與思政課有效地結合起來, 形成一種“共贏”。
結合云南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汽車專業的實際情況,將課程思政與汽車構造專業課程有效銜接可以形成,第一,采用云南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教學三大件原有的格式,將課程思政融入汽車構造專業課程,形成符合我校汽車專業實際教學情況的,標準教學三大件;第二,將課程思政融與汽車構造專業課程銜接的方法,以論文的形式發表1篇。
完成的教學三大件,可供授同樣課程的教師使用。這樣,既可以降低教師的備課工作量,又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
專業課教學就代表了“教”的這個方面,相應的,思政課則更傾向于表現出“育” 的功能。也就是說,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只有那些德才兼備的綜合型人才才可以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光明的發展前景。這就要求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應該將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一個同文化教育平等的位置,促進學生能力和道德修養同步發展, 為社會發展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使這些人才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郝冬梅,李艷,楊洋,等.高職院校思政課趣味性教學模式初探[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7):28-31.
[2]徐木政.高職“汽車電氣”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1(1):73-75.
[3]王新,王曉政.能力 培養為本位的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5(8):118-120.
[4]劉珥婷.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思政課改革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D].西南交通大學,2016.
[5]王志新.新疆普通高校青年思政教師條件性知識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6]劉嬋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以駐保高校為例[D].河北大學,2016.
[7]習 近平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8]習 近平 . 習 近平談治國 理政(第 二卷)[M]. 北京: 外文出 版社,2017:376.
[9]劉 曉鑫, 沈健 . 高職教學中 融入“課程思政”理念 — —以《Linux 操作系 統與 應用》為 例 [J]. 科學大眾( 科學教育),2019(8):152.
[10] 童瀟. 非思政課專業教師應特別增強授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J] . 紅旗文稿, 201 7(1 4) : 24-25.
[11 ] 盧 玉琳. 對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協同育人的思考[J] . 科教文匯, 201 7(1 2) : 32-33.
[12]張華磊,楊金麗,李剛.“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教學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20(15):228-230.
[13]張亞萍,尹新權,李萬敏.基于OBE理念的汽車構造“課程思政”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02):4-6.
作者簡介:
任國峰 (1989.12)男 漢族甘肅人 助教 學士,主要從事機械類教育研究 。
(云南城市建設職業學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