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卓
摘 要: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有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因此企業在發展中難以避免法律風險。當國有企業面對法律風險時,若沒有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將會對國有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企業要將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構建,加強合同管理,從而能夠對國有企業在經營活動時進行有效的約束。加強落實合同管理的相關工作,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發揮良好的控制作用。
關鍵詞:國有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防范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合同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逐步走向成熟,這不單單有利于國有企業合作關系的提升和合同管理的進一步規范,還在無形中加重了合同管理的工作壓力。國有企業合同關乎著企業整體的經濟利益,所以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時刻遵守國有企業合同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時防范合同可能會存在的漏洞。為避免企業面臨風險威脅,相關人員需要加強對于國有企業合同的監督和檢查,提升法律風險識別的整體效率,面對問題及時準確地找到解決對策。
1 合同管理的重要意義簡析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使得我們從中切實感覺到市場經濟正在逐步邁入成熟,信息時代的快速到來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挑機遇,但在機遇的同時又迎來挑戰,多種多樣的法律風險時刻威脅著企業的發展,合同是企業與外界之間所達成協定的憑證,會對企業的命脈造成嚴重威脅,同時,這也使法律風險的癥結之處。合同管理是企業內部法務人員以及高級管理層成員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合同管理方面,國外的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管理制度發展相對成熟。經濟、貿易全球化發展趨勢使得我國現代化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合同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企業正在試圖將合同以及管理在企業的日常運用中落實。但是,國內企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未能在短時間之內快速轉變舊習俗,嘗試新鮮的方式,合同管理所受到的重視還遠遠不夠,這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合同管理早已經步入企業的最大法律風險行列中,正是因為高層管理者忽視對法律風險的重視,造成企業缺乏制度規范、財務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對企業的合同管理發展進程造成制約,造成這一局面的具體原因正是因為企業沒能充分認識到合同管理的重要價值。要做好企業法律風險的基礎性工作是加強合同管理力度,合同管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和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進一步減少甚至是可以避免合同陷阱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優化企業成本,為企業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創設良好的企業運營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2 合同管理中產生法律風險的原因
2.1 財管認識偏差
一些國有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不能正確認識自身崗位與合同管理工作之間的關系,將項目的合同簽訂與執行責任劃分給其他部門。企業簽訂的合同中規定的要求內容較多,不僅包括了項目開展的時間期限、工程或產品質量、數量等,還會在其中標注款項支付的方式與途徑,如分期支付、貨到付款、資金墊壓等,這些款項的支付都會給企業賬面上的現金流動造成影響。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對一些資金數目較大的項目合同引起重視,按照項目推進的時間節點及時敦促對方支付交易款項,并做好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國有企業展開合同的管理工作,也是為了推動項目的正常運行,并從中得到發展與進步。合同的財務管理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有直接關聯,必須重視并落實好每一筆資金流轉。
2.2 合同簽訂中的法律風險
合同簽訂中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于合同內容方面,例如,合同條款設置不合理、具體名詞存在爭議、合同內容不完善等。合同條款對合作雙方的權力和義務作出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講,一份合規、合理的合同應包含明確的主體、具體價格、支付方式、品質標準、履行方式、時間限制、違約懲罰等項目,若某一項內容存在不完整性,當執行過程中涉及到相關事宜時,就會導致合同糾紛的發生。合作雙方為維護自身利益各持己見,給法務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除內容外,合同形式也涉及到較高的法律風險,一份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例如,企業未經招標就直接與合作方簽訂的合同,由于不符合我國招標法及市場經濟管理辦法,合同無效。
3 國企合同管理提升舉措
3.1 提升風險意識
在展開合同管理時必須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控,引導企業的管理工作健康發展。作為企業的管理層,必須積極學習經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條文,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在與合作方簽訂商業合同時要有充足的風險意識,能夠及時發現一些條款漏洞和不利因素,避免受到他人的欺騙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在進行經營交易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不能按時履約或存在違約的情況,要及時利用法律維護企業權益,如果擱置爭議很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如果在合同簽訂后一方想對其中的款項做出調整改動,必須經過雙方協商后增加說明或重新簽訂,充分保證合同條款的完善性。隨意調整合同內容有時可能會造成合同的失效,對維護利益和規避風險有一定的影響。一些企業還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模型分析尋找合同款項中的問題和風險,當通過風控部門的認定后再去簽訂合同,避免因盲目簽約而產生的爭議。
3.2 聘請專業法律顧問,全面跟蹤合同簽訂
眾所周知,合同管理的工作是和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緊密聯系的,所以要做到識別、規避合同法律風險,單單依靠非法律專業的人員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法律專業素養的人員來勝任,所以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外聘專業的法律顧問來為合同管理工作服務,由其專門負責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法律相關事務。如果細化來分的話,也就是說在合同簽訂、合同履行過程中以及合同糾紛時產生的任何法律問題都由法律顧問負責,專業的法律顧問可以幫助企業發現并規避以上的法律風險問題,及時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
3.3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的相關制度
國有企業要對合同管理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讓合同的全部流程能夠有法可依、有理可循,通過法律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要將合同規范化和系統化地進行管理,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改革管理制度,增強合同管理制度的適用性、科學性、合理性。企業要嚴格把控合同的流程,監督和控制合同的全過程,若其中環節出現偏差也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并且能夠未雨綢繆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糾紛進行防范。合同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要跟進合同的每一環節,全權負責合同的全部流程。國有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時,要著重加強合同管理的相關工作。且為了能夠更好地落實合同管理的相關工作,可以結合建立管理機制時與現代的管理模式,管理專業的管理人員與法律人員的合作。國有企業在處理法律風險問題時,要詳細地記錄執行情況,事后加以分析和評價,為以后法律風險的識別和處理打好基礎和提供參考。
4 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在簽訂項目合同時必須加強和重視法律風險防范工作,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法務部門來強化日常工作的落實。在簽訂合同之前,企業必須進行資格審查工作,從多個途徑展開資料收集,確保全面性與真實性。起草合同時要注意語句措辭,針對項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文體,并交由法務部門進行審核,避免出現合同漏洞。在項目開展時,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也有積極推進項目行進,并按照時間節點及時收回資金,避免給企業正常的資金流轉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史玉雷.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其識別與防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37+46.
[2]王勤.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8):203-204.
[3]陸都.淺析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9(12):54-55.
[4]張麗.論現代企業合同管理存在的風險以及如何做好合同管理[J].現代國企研究.2019(04)
[5]呂彥勇.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6)
(東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山東 東營? 2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