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新技術的應用為企業財務管控提供了創新性的發展途徑。基于此,本文就新時期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進行探究,分析了現階段經營成本、整體把控、運營模式、資源配置等方面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問題,并以此提出了隊伍建設、資源整合、管理體系、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新時期構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策略,以期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來深化改革,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創新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化技術
引言:隨著信息化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其高效率、高精度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不竭的驅動力。尤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在企業中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來優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同時,構建良性的財務管控機制與服務平臺。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同樣存在相應的問題,需要在后續的實踐中對其做進一步的完善。
一、新時期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關鍵問題
(一)經營成本方面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可以將企業內部的人員業務總量以數據的形式呈現于信息傳輸與應用的過程中。并且在憑證數以及單位憑證的處理費用中,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在這類業務中降低實際需要的人員數量,并減少業務執行過程中的管理層級,進而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但是由于現階段企業的規模大、網點多,在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相應信息數據在近些年不斷的擴展,若在新的地點進行財務共享中心的構建,會提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成本,需要通過組織結構的合理優化以及針對性的激勵機制,以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運營效率[1]。
(二)整體把控方面
由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在企業中起步較晚,相關人員對其的認知程度不足,進而導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企業中的定位不準確。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可以規避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投入,以企業的實際運營需求,通過企業內人員的調整,完善企業的運營機制,對于各分支機構的財務信息進行統一的規劃,將相應的信息同步提交,進而保證企業組織架構完善性。規避子公司因眼前利益而忽視公司宏觀調控,導致公司整體運營效率降低的不良情況。此外,人員操作以及業務執行的不規范,會形成財務共享中心構建的風險,例如:分支機構若不按照既定的規則進行操作,必定會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連帶性而帶來不利的經營后果。為此,可以借助于信息的共享,構建企業內部統一的線上線下售價標準,進而降低企業內各網點間的差異,形成企業內部同步發展的態勢。
(三)運營模式方面
財務共享中心一般適配于金融企業、服務企業、制造業的銷售網點、連鎖企業、通訊服務業等人員素質較高的制造業企業,以及其所屬的各分支機構、辦事處服務。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可以切實的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監督、決策水平。但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尚不成熟,在數據與信息的互聯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若不能很好在傳統運營模式的基礎上,加深信息的收集與整合力度,會形成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阻礙性。例如:在子公司的分設中,由于各下屬網點中職能相對固定,但是每個網點的需求各異,在將信息上報總部時,需要通過信息與技術互聯程度的加深來提升企業的統籌規劃能力。
(四)資源配置方面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通過數據的互聯,實現行業內信息的共享,進而構建一個行業內的信息服務網絡,以此有效規范會計記錄與報告的規范性與完整性,但由于人員在轉型方面的不足,加之相關的激勵、薪酬、環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會導致企業內部人員無法適應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建設而帶來的變化,進而阻礙了財務管理服務中心效能的有效發揮。并且,職能轉化的不足,會形成工作量的積壓,進而滋生企業內部的不良情緒,導致人員與崗位的配置性不完善,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這就需要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中,以宏觀的手段,加大企業內部資源配置的優化程度,進而提升技術應用的規范性。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新時期企業中的建立策略
(一)強化基于共享中心的企業隊伍建設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為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有效應用,需要通過對于人員重視程度以及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來探索一條適用于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機制。為此,需要通過宣傳與教育,讓企業內部員工認知到財務共享中心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利用相應的培訓機制來構建與完善人員的知識體系,有效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例如:可以就財務共享服務中的基本理念以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員工培訓課程的構建,以此來提升課程的針對性。此外,要落實崗位責任,合理分配每個部門的工作任務,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升部門間的協調性與同步性。以此,依據零售行業整體隊伍的有效建設來提升企業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于線上線下業務挑戰的應對能力。
(二)優化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的規范性
為保證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有效的應用信息化技術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需要將信息與數據通過統一的傳輸手段,匯總于企業總部,并由總部借助于企業的發展需求,制定各部門、各網點間統一的會計業務核算標準,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信息跨部門的整合,實現動態化的資源配置模式,保證相關資源的統一調度與高效應用。例如:在會計部門內,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企業需要依據工作量的變化來靈活的進行人員的配置與調整,隨著數據的變化進行資源的調配,滿足資源應用的及時性需求。同時,要借助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信息遠程交流中的優勢,有效完善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性。
(三)構建創新型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
管理機制的革新是保證新技術有效應用的基礎,可以通過監督機制的強化以及業務流程規范性的不斷提升來保證會計處理程序以及內部控制機制在一套統一的體系下踐行,以制度健全、流程規范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媒介,能夠確保各網點財務數據相通、收集的財務數據及時和完整,使數據信息發揮最大效用。此外,要通過有效的監督來保證企業內部運營的規范性,構建完善的數據存儲與管理機制。例如:以資料庫的形式對于企業的日常運營情況以及員工的基本信息進行有效的記錄,落實不同層級的企業信息匯總報告,以此保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完善與優化[2]。
(四)提升信息化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性
技術是企業變革與擴大化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來保證企業的自身發展,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組織分工與部門協作,在應用技術的同時,保證企業內部與信息化技術的適配性。針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需要在企業內部通過對于數據庫的構建,來優化統計機制,并利用相關算法的不斷改進來保證企業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會計核算機制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此外,要升級企業的管理系統,以智能化的理念進行企業運營機制的構建,進而充分保證智能化技術在企業內部的有效應用,構建一個基于企業自身運營情況與發展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統[3]。
結論:為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有效建設,需要依據新時期的發展要求,提升企業內部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并通過有效的管控機制,優化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效能,進而推動企業的長效健康發展。為此,要在人員的配置以及資源整合中,提升其合理化程度,并通過信息化技術與企業經營發展的融合,拉伸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進而突破原有的財務管理局限,促進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鄭佳雪.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發展創新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1):142-144.
[2]金光偉.區塊鏈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優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1):154-156.
[3]薛曉丹.財務轉型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20(30):152-153.
作者簡介:
汪美霞(1987-),女,本科,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從事人事審計工作。
(黃山佳華會計師事務所? 安徽 黃山? 2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