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身體素質愈加重視,體育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鍛煉方式,對提升身體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意義。體育人文精神的正確認知,能夠讓大學生面對體育樹立更加積極的態度,對鞏固體育教學成效亦頗有裨益。鑒于此,本文解讀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人文精神的價值,并提出具體滲透路徑。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精神;滲透價值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對大學生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具備強健體魄。高校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重要路徑,教師要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加強體育人文精神滲透,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體育人文精神是在遵循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深入觀察個體的內在力量,在夯實學生體育基礎與體育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感受,使其在教師的尊重與肯定下,不斷實現自我學習潛能的挖掘與自我完善,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切實提高體育學習質量。體育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具有重要價值,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高體質水平,同時能夠讓學生具備充沛的學習熱情與精力,更好的完成體育學習任務,真正實現德智體全面發展。除此之外,體育人文精神的滲透,能夠讓學生感受體育學習的快樂,進而在知識與技能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克服學習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想品德,這對高校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更新體育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主導課堂的思想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育人文精神,在深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高校體育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使其可以根據自身愛好選擇體育項目,激活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發展。體育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要求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局限于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而是要致力于學生體育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逐步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選用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促進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思想與情感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二)引入人文精神項目
想要將體育人文精神有效滲透于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將體育項目與人文精神結合,在理論與實踐中增強學生對人文精神的解讀與理解,使其能夠更好的內化吸收。例如在高校體育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針對羽毛球項目教學教師可以將其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羽毛球賽事,讓學生對羽毛球有充分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生觀看羽毛球賽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其講解相關技術動作,以及羽毛球體育項目專業知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掌握專業體育知識并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
(三)增強教師專業水平
素質教育改革以來,教師的課程角色發生較大轉變,從以往的課堂主導者,逐漸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與管理者,這實質上并沒有削弱教師的課堂地位,反而教師所發揮的作用更加重要。相比以往單純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講解教學而言,體育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要注重熏陶學生的人文情感與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實現大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將人文精神滲透于高校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校方面應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切實增強廣大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這是實現人文精神有效滲透的重要保障力量。作為高校體育教師要加強體育人文精神的領悟和學習,深化自身的認知,才能更好的為學生進行講解與滲透。
綜上所述,體育人文精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無法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高校與體育教師引起高度重視,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與體育愛好,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來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真正實現人文精神的有效滲透。除此之外,體育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思想,不斷豐富課堂教學項目與形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宋翠翠.?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路徑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6):69-70.
[2]肖錦山.?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之研究[J].?中國培訓,2016(24):179.
作者簡介:
楊嘯,男,漢族,1989-5,黑龍江人,寧波大學,初級職稱,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