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恒 黃艷
摘 要:思想政治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政課課堂教學則是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的主渠道,而思政課教學效果與課堂教學有直接的關系。新時代,要結合技工院校特點,實現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師政治素養、推動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理念改革創新,以此充分發揮思政課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關鍵詞:技工院校? 思政課? 課堂教學? 主渠道
技工院校是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在技工院校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課堂教學是思政課教師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其他途徑所不能代替的。
一、實現技工院校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
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多,知識面不斷拓展。照本宣科的傳統教學模式、固化的教材體系已不能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實踐證明,只有與時俱進,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才是思政課教學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徑。要加強三種課堂體系建構,從而使學生在課內、課外感受教學內容的價值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
第一,打造精品第一課堂,開展思政課專題式教學。思政課教材內容體系龐大,往往一名教師承擔一整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效果甚微。比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和黨建等內容。如果要求教師面面俱到,講透講細,會使教師苦不堪言。教師往往只是細講某一領域,其他部分淺淺帶過,很難使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因此,要結合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和教師擅長領域,進行某幾個專題的精心教研,合理有效地利用優勢資源,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實際,使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更加生活化。
第二,拓寬實訓第二課堂,開發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目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為己任。因此,要始終堅持“工學一體”的教學理念,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相結合,讓思政課走出傳統課堂,走進學生的專業實訓場地,在專業實踐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將“無形的”情感教育轉化為“有形的”行動力。一體化教學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結合,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一體化教學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要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不做專業課的“門外漢”,使思政課不再是一座“孤島”,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第三,延伸實踐第三課堂,探索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思政課教學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按照專業培養目標,在社會上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學校要發揮協同育人機制作用,協調政府、企業等相關部門開展以思政課教學為目的的實踐活動,比如組織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三下鄉”活動、專題調研活動等,從而加強思政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全方位地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新時代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二、 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師政治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是否堅固,關鍵看“守渠人”思政課教師素質高低。
第一,提高政治素養,做思想引路人。學校是宣傳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則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新時代,國家高度重視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但是在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思政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深刻認識,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缺乏自信,政治意識淡漠,政治信仰不堅定,職業道德情感淡化,社會奉獻意識不強,甚至出現言行失范、道德滑坡等影響惡劣的行為。因此,要不斷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幫助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做好學生思想上的領路人。
第二,拓展思維視野,做智識啟迪者。黑格爾說過: 同一個真理,老人會說,小孩子也會說,但小孩子不會了解真理走過的整個世界和歷史。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理性思辨能力、高超的授課能力,能夠準確分析學生心理,從而獲得學生的認同感。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真正地將知識聽懂、學會,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成為學生求學路上的智識啟迪者。
第三,釋放人格魅力,做品格示范者。親其師而信其道,尊其師而奉其教,敬其師而效其行。人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象征,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與涵養。教師是學生行為的示范者。教師要嚴于律己,堂堂正正做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的真正擁護,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信任,自覺作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做一個可敬、可信、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師。
三、 推動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理念改革創新
教學理念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學理念的改革創新是思政課改革的重要舉措,教學理念的改革創新關系到思政課教學效果。因此,要加強技工院校思政課課堂主渠道建設,尤其要重視教學理念的改革創新。
第一,提高技工院校思政課教育的思想性。長期以來,作為文化課的思政課不被重視,技工院校思政課的重要作用被淡化。學校思政工作趨于松散,不能很好地發揮思政課的教學作用。新時代技工院校要轉變教學理念,要將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作為培養目標,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首要位置。全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終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
第二,增強技工院校思政課教育的理論性。技工院校要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學生情況,制定屬于自己的思政課教學體系。教學體系內容要結構合理,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倡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宣揚主流意識形態,幫助學生分清是非善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不空談口號,要用科學的理論育人,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教育學生腳踏實地,做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實踐者。
第三,提升技工院校思政課教育的親和力。在關于理想的思政課堂調查中,大多數學生希望思政課教學內容有溫度、有人情關懷,而不是冷冰冰的、高大上的理論知識。因此,要轉變話語體系,思政課教材使用書面語言,注重規范性。思政課教師不是復讀機,照本宣科,而是解碼器,敢于且善于準確轉化話語體系,善于利用現實情境講解理論知識,打破理論與現實的隔閡,將知識點的學習融入現實案例中,用學生聽得懂、易領會的語言把深刻的政治理論說清楚,講明白。
第四,提高技工院校思政課教育的針對性。教學是教與學的雙主體,要使思政課教學收到真正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采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正確處理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系。在技工院校,專業是學生的重要身份標志,要根據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知識基礎,有的放矢,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實施方案,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真正讓思政課“活”起來,“潮”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實踐證明,“千校一面,萬人一孔”的思政課教學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時代,國家越來越重視思政課的發展。一方面,各個高校要認真落實國家關于思政課的教育改革方針。另一方面,也要因校制宜,打造屬于自己的思政課特色。課堂教學是思政課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