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虎 周桂榮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以就業為目的的教育。但隨著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素質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不少學生有了進一步學習深造的愿望,而技能高考新政策的出現滿足了這一要求。本文對技能高考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技能高考? 人才培養
多年來,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的的教育,主要任務是為支撐國家產業發展,培養一線生產和服務的技能型勞動者,注重對接崗位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與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大相徑庭。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發展非常迅猛。但隨后幾年,中職學校招生和就業形勢一年不如一年,學生數量和質量急劇下降,湖北省多所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生存形勢日益嚴峻。
與此相反的是,隨著中國制造業確立了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重要地位,現代制造業中高科技產品、高技術含量設備大量涌現,生產崗位從勞動密集型逐漸向知識密集型轉變,企業對生產勞動者的技能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中職學校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職業學校,在實訓設備、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稍顯不足,在學生知識技能結構培養上已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的要求,同時中職學生及家長也有進一步學習深造的強烈愿望,技能高考新政策的出現便滿足了這個要求。
2011年,湖北省在全國首創,率先推行一項重要的高考改革——“技能型高考”,簡稱“技能高考”。在綜合素質培養的基礎上,以技能操作考試為主、文化考試為輔,技能操作考試成績占70%、文化綜合考試成績占30%,技能操作考試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被錄取。這一創新性舉措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院校提供了新途徑,在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搭建起溝通銜接的“立交橋”,解決了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對實訓設備、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要求,受到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在這種新形勢下,技能高考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影響深遠,對如何應對中職學校在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專業設置等方面產生的分歧,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有學校認為:“中職”首先是姓“職”,中等職業教育本質是職業教育,強調升學,不僅不切實際,還會誤入歧途,中職教育要引導社會民眾的看法,而不是迎合錯誤的認識。但現實是,中職學校招生年年下滑,對學校而言首先要生存下去!辦技能高考能解決招生困難的問題。現在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都比之前有所好轉,許多學生不愿意讀完中職后就早早就業,也希望能繼續升大學。
湖北省實施技能高考后,筆者所在學校在2014年設置了中技部和技能高考部兩個教學管理部門。學生既可以選擇就業為導向的技能班,也可以選擇升學為目標的技能高考班。每學年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意愿進行一次調班分類。
如2014級有幾名男生遵從家長要求入校時報讀機械專業技能高考班,由于這些學生文化基礎弱,一年來文化課學習跟不上,考試成績墊底,學習信心很受打擊。經做學生和家長的工作,第二年轉入中技部數控技術專業,學習興趣、技能水平都有了提高,有學生還在市級中職技能競賽中獲得了名次,有學生獲得了企業定向班獎學金,后都順利進入企業工作。
又如中技部2013級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余鳳杰,是班級學習尖子生,學習態度積極,行為習慣良好。經技能高考部宣傳,該生轉入技能高考部計算機專業,2016年技能高考技能成績439分,文化綜合147分,總分586分,超過本科錄取分數線28分,順利進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深造。
在筆者所在學校,學生升學渠道通暢,愿意就業的可以就業,愿意升學的比上普通高中擁有更多、更直接的升學途徑。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家長的顧慮,也緩解了學校招生難的問題。
二、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調整
培養模式“雙管齊下”,課程體系“側重不同”。過去的中職教育對于職業技能培訓方面缺乏大綱式的規范性指導,各個中職學校在學生技能的培養目標、水平方面也參差不齊。而湖北省技能高考每年會對各專業考試內容下發考試大綱,根據考試大綱,各中職學校在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設置上有了參考依據,對于引導中職學校技能教育的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企業用工荒情況突出,追求高就業率已不再是中職學校就業辦的主要工作目標,而如何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真正做到讓社會、企業、家長、學生滿意,是中職學校辦學工作的主要方向。中職畢業生就業的出路是十分寬廣而順暢的,學校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雙證書”制度,同時重點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大膽探索實踐,構建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切實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在技能高考升學方面,中職教育絕不等同于中職學生的終極教育,筆者所在學校學生入學時可直接報名參加技能高考班,也可以在第二學年轉入報讀技能高考班。由于技能高考中技能考試是按照初級技工的標準進行,對于長期從事技能培訓的中職學校而言,教學相對簡單容易,但由于重視技能方面的培養,對文化課教學要求不高,在文化課應試教育方面又現經驗不足,所以在制訂專業教學計劃側重點不同,技能高考學生第一學年以文化課教學為主,同時開設一兩門專業基礎課。如計算機專業技能高考班第一學年開設指法課、計算機基礎,機械專業技能高考班第一學年開設物理等。
三、現階段專業設置以技能高考為主,中職就業教育為輔
由于技能高考學生升學壓力相對較小,又有掌握一門技能的優勢。近幾年,中職學校的技能高考教學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現階段筆者所在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以技能高考為主,以中職教育為輔,同時“兩面兼顧”。
湖北省技能高考專業設置有計算機類、電氣電子類、機械類、財經類、學前教育專業等10大專業類別。在技能高考沒有實施以前,中職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特色專業。筆者所在學校作為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學校,擁有多門特色專業,同時還是省級重點專業,這些專業辦學時間長、實訓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如電工電子、計算機應用、機械加工、汽車修理等。
隨著中職生源的減少、技能高考生源的增加,這些特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都發生很大變化,逐步與技能高考考試大綱相匹配。如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培養目標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覆蓋知識面廣,學生在校為適應社會需求開設課程較多。設置技能高考計算機專業后,實用性、應用性仍然為主,但側重點發生根本性變化,計算機基礎知識加廣、加深,同時增加了計算機編程、數據庫應用等知識。
另外一些特色專業,如數控加工,技能高考沒有相對應專業,同時社會上對這些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要求越來越高,中職畢業生往往不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學生也沒有升入大學的途徑(變換專業除外)。筆者所在學校作為技師學院,在高級工學生培養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鼓勵學生三年中職畢業后繼續報讀高級工班,并且利用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讓學生能留下來、學進去,著力培養現代工匠。
技能高考對中職教育的影響是好是壞,從現階段來看,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追求高學歷的愿望越來越強烈,技能高考能解決學校招生困難的問題,利大于弊。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脫離了國家辦中等職業學校的初衷,大力發展中職教育是國家長期的政策,如學雜費全免、每年發放助學金等。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精湛”的學生,隨著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為中職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機遇。“抓住機遇求發展”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共識,我們要在教學和管理模式上,在對職業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上,在中職教育改革力度上等方面下大工夫,打破中職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桎梏。
(作者單位:梁京虎,湖北隨州技師學院;周桂榮,湖北現代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