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鋮
摘 要:隨著我國對于應用語言學的深入研究,在經濟、貿易和文化發展中更多的運用到了應用語言學。但在利用應用語言學進行國際化研究的過程中,仍然面臨這一些困境需要解決。本文首先對于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從而對于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困境的解決措施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應用語言學;國際化;解決措施
一、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的困境分析
雖然我國在應用語言學研究方面有著很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但是所研究的結果卻一直難以受到國際上的認可,所以我國關于應用語言學研究的專業也在不斷的進行努力,從而有效推動我國應用語言學國際化發展。在全球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家化可能會和本土化發展形成沖突,從而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所以需要對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具體來看,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所面臨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存在的本土化矛盾問題
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特點在于具備一定程度的情境和動態特征,所以必須在研究的過程中以本土文化為基礎,要將為本國人民服務作為目標,積極關注社會熱點,解決本土問題。在分析國際雜志編輯采訪記錄的內容能夠發現,他們其實并不會歧視母語不同的稿件,反而會為這些不同母語的稿件提供更多的機會,但當他們對我國作者的論文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國作者論文中的觀點和視野都相對局限,所采用的研究角度和基礎都更為本土化,缺少關于國際價值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原因來自于生活環境的限制,所以在論文中所表達的觀點缺少普遍適用性,有著非常明顯的地域性特征。面對這個問題,采取的應對方式首先是去掉本土化的性質,更多的去研究國際上更加關心的內容,也就是說所研究的內容要能夠吸引西方國家的注意。其次要能夠找到國際上的熱點問題,并找到國際熱點問題與我國的聯系,然后將這項內容放在國際框架上來進行討論。也就是說,要減少應用語言學研究的本土化元素。但是如果利用這樣的思維來進行研究,那么非常容易忽視掉我國本身的一些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將更過的精力放在國際上。
2.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存在的發表語言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成果開始采用英語來進行發表,開始有人擔心英文學術發表的壟斷問題,如果今后的學術發表或者傳播都采用英語,那么必然會對知識的傳播造成影響,使其受到更多的局限,這對于母語非英語的國家來說是缺乏公平性的,甚至會遭到英語的控制。在母語非英語的國家當中,大部分人都無法對英文進行熟練的掌握,所以在論文的撰寫和發表過程中會出現非常大的困難,同時也會在文獻獲得渠道上出現更多的問題,這對于母語非英語的國家而言,接受和學習新知識的權益會遭到非常嚴重的損害。這種英語學術問題不僅僅有關于發展中國家,對于某些發達國家來說也同樣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例如東歐的一些國家,雖然他們的國民有著較高的英語水平,能夠實現英文的學術發表和交流,但是這會對他們的母語造成沖擊,甚至會使得他們的母語失去學術研究的意義。因為漢語與英語之間所處的語系不同,所以中國人學習英語較為困難,因此人們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對于我國來說,無需擔心母語會受到英語的沖擊,但是如果過于強調使用英文來進行論文發表,那么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就是漢語的學術研究意義逐漸減弱,很多最新研究出的理論成果都無法運用中文來進行交流。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展漢語的知識空間,并要為漢語新知識成果來搭建一個平臺,讓一些不具備英語能力的民眾,要能夠了解到最新的學術內容,并能夠從中獲益,而不是為了獲得國際上的學術研究地位,放棄了使用母語來獲取知識的權利。
二、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困境的解決措施
1.重視研究內容的創新性和實用性
一些學者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對多方面內容進行考慮,因為這些學者的專業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不能采用本土或者國際化的標準來對論文質量進行劃分,更不能夠認定國際熱點內容相比于本土內容為更好的研究成果,否則將會是對本土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現。所以在選擇研究課題的過程中,要重視研究內容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任何一個學者的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要根據自身的特長來充分發揮研究成果的作用。例如一些海歸,他們的留學經歷決定了他們對一些國際上的熱點問題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在回到本國后可以繼續進行國際熱點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對于一些回國時間較長的海歸來說,他們在了解國際熱點問題的同時,對于本土問題也同樣十分了解,要將這部分學者作為本土化問題的研究者,并實現理論實踐的進一步深化,將我國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展示出來。另外,也要提供本土學者更多的出國留學機會,讓這部分學者能夠開拓自身的眼界,從世界框架下來對本土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將這些學者加入到國際化學術隊伍中,同時也不會選擇性的忽略本土問題,反而能夠加速推動我國的學術研究成果國際化發展。對于學者來說,他們無論選擇什么樣的課題,都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都應該受到人們的尊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學者們可以隨便選擇研究內容,而是要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學者們選擇自己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才能夠實現社會人才的優化配置,從而推動我國本文問題的國際化發展,這更加有利于本土化問題的有利解決。
2.利用雙語發表的方式
為了有效的促進學術研究國際化發展,很多學者采用英語進行發表研究的理論成果,上文探討了英文發表的利弊,為了能夠母語發表和英文發表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選擇采用雙語發表的方法,從而解決了母語發表和英語發表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滿足了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需求,這對于我國的學術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利于。雙語發表的形式優勢在于消除學術研究的國界性,并減少論文發表的語言限制。國際論文發表要求論文必須未發表,以及未利用其他的語言進行發表。這里需要著重強調的問題是,如果僅僅采用英語或者母語來進行發表,那么必然會對限制一部分人對于研究成果的獲取,從而對于知識的傳播造成了阻礙。運用不同語言進行論文的發表,并不是簡單的雙語互譯,而是需要根據所用語言的文化背景來進行創作和調整,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從學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雙語發表的形式會讓更多的人們受益,相信隨著學術發表的逐步發展,雙語發表的方式必然會成為主要的趨勢。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對于我國的學術發展和學術成果傳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應用語言研究國際化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使得研究受到限制,同時也關系到本土化的發展,所以相關部門以及學者們還都需要能夠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采取有效的對策解決應用語言學研究的困境,推動我國學術研究領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本土化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吳藝娜.大數據在生態語言學研究中的應用[J].文化學刊,2019(8):207-209
[2]劉冶瓊.中西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發展趨勢探索[J].中外交流,2019.26(34):26-27
[3]江雪妮.應用語言學中術語翻譯問題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8(36):193
[4]王芳.生態視角下英語語言學理論教學探析——評《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