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玲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 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們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課堂教學
引言:素質教學改革下,教育行業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其中就包含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想要在未來的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識事物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學生語言表達思維、形式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更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應用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此同時,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換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手段,這對于教學改革的實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而在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極大的激發,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基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未來發展基礎,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二、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很多時候教師意識不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也很少會專門設立特定的口語交際教學目標,通常都是想到了便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這會讓學生也認為口語交際學習不重要,不能積極而主動地融入到口語交際教學之中。試想如此,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何談獲得長遠性的進步與發展。
例如,在“有趣的動物”這一口語交際教學中,筆者沒有一開始就讓學生去說、去表達,而是首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見到各種小動物,有可愛、忠誠的小狗,有懶洋洋的小貓,有威武霸氣的獅子,還有跑得很快的馬兒。那這么多動物中,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呢?大家可以認真思考一下,一會兒誰心中有了答案,可以舉手當著我們大家說一說。”動物是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因此,對于這一話題學生自然是有著很多內容想說、想表達。在經過了短暫的思考之后,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想要發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氛圍也變得異常火熱。就這樣,學生談得興致勃勃,大家都積極主動地表達著、交流著,充滿著口語交際表達的熱情。當交流得多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何談得不到提升與發展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語文口語交際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表達能力所起到的重要意義顯而易見。
2.立足語文教材,活用口語交際素材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材也有意識地融入了口語交際的諸多內容,通過精心安排與籌劃,教師于語文教材中合理設置了大量有關語文口語交際的內容。這構成了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一筆重要的寶貴的財富。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且必須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教學素材,以此作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
對此,筆者在自身的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便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學生的反饋良好。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內容之一為“商量”,教學目標在于通過口語交際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商量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針對這一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筆者有意識地從教材出發,遵循教材上所設置的環節,帶領學生融入到與他人商量某些事情的具體情境之中。
3.組織豐富活動,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發展
學習應當是豐富多彩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一改以往那種將教學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課堂上的落后想法,鼓勵學生參與多種多樣的活動。在一項項活動中,學生將親身參與、親身體驗、親身感悟與體會,這都將使他們內心所獲得的學習認知更為深刻,其學習素養與能力也能獲得更好的進步與發展。這一道理其實同樣也適用于小學語文學科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組織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切實收獲口語交際能力的進步與發展。可以說,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做好口語交際教學工作,提升其教學效益及其質量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例如,某次筆者帶領學生進行了“三分鐘課前演講”活動,即學生在語文課上課后的前三分鐘內進行簡短的小演講。別看時間短,但是卻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能力。另外,“三分鐘課前演講”的內容不限,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此一來,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與演講。例如,一名學生在“課前三分鐘演講”中向同學們描述了一個她最崇拜的人。這名學生是這樣表達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和喜歡的人,有的人喜歡帥氣的明星,有的人喜歡漂亮的舞蹈演員。當然,我也有自己喜歡并崇拜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媽媽。媽媽不僅是我現在崇拜的人,以后我也要向媽媽學習。”從上述發言不難看出,學生對充分展示自我的演講有著格外積極的熱情,大家有很多真實的想法想要表達,想要闡述。就這樣,小小的“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搭建起了學生積極表達、踴躍發言的熱情,這都使得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結論: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充分凸顯學生主體位置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演繹情境、組織課堂辯論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溝通、表達和思考,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此,在幫助學生獲得了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之后,學生將獲得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旭明.依課標與重學情: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共通之路——口語交際課《談談心目中的君子》教學反思[J].語文建設,2017(13):4-11.
[2]張燕.“互聯網+”語境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的兩個關鍵維度[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17(02):19-22.
[3]熊繼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之我見[J].漢字文化,2017(07):55-56.
[4]王曉.讓孩子“能說會道”——談低年級小學語文口語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7,4(10):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