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摘? 要: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而不是以學生為客體,讓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否則會大大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建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確保指導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課堂參與意識增加學生投入課堂的自覺性,通過和同伴與教師的密切交流消化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促進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引導;課堂參與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但是也是目前教師在教學當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直接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和技巧,不具備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導致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學習都是被動學習,欠缺良好的課堂參與意識。這種情況的存在也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也不利于現代化人才培養。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教育當中加強反思,著力解決落后教學模式當中的弊病,并且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培養學生課堂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順利達成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目標。
1、開展情境教學,引導自覺參與
初中生本身就有著很強的獨立意識,在經過了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習之后,到了初中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因為在實際學習當中并未得到大量的課堂參與機會,導致學生的參與意識無法得到培養。教師在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下,在課堂教學當中,往往習慣于先復習上節課程講授的內容,然后講解教材當中的知識與方法,最后指導學生完成一定的練習題,進而結束授課。這種方法會增加教學活動的乏味性,降低學生的自覺參與熱情。對此教師可以引入學生熟悉和接受度高的情境教學法,尤其是聯系生活情境為學生解決高難度問題和理解抽象化知識提供支持。例如,在教學不等式時,教師就可以先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給學生營造下面的生活情境:班里要組織一場春游活動,全班48個人都參加。要給每個學生備兩瓶礦泉水,每瓶水的價格是1元。班主任總共給了96元用來買水。超市正在進行滿100減5的礦泉水促銷,于是決定要買100瓶水,請問錢夠不夠?為什么?這種生活化的情景景,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答產生濃厚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和解答,促進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
2、重視數學實踐,促使樂于參與
初中階段的學生靈活好動往往不愿以機械化學習數學知識,反而喜歡動手操作,如果教師沒有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一味要求他們死記硬背和題海訓練,將會讓學生產生消極以及疲憊的感受,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數學學科本身也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想要真正意義上學好數學,提高對理論的應用能力,也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進行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以及內化遷移。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抓住初中生喜歡操作的特征,精心安排趣味性強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產生樂于參與的積極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參與意識。例如,在解決數學問題:下圖1能夠折疊成一個正方體,你知道和數字1相鄰的是哪個數嗎?5的對面是什么數?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學生具備動手操作意識,并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操作的樂趣和意義,在實踐活動當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使學生將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再如,在教學數據的分析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分析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實踐任務,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初中生體質健康調查表,在整理分析數據資料的過程中歸納相應的規律,并通過制作折線圖、扇形圖、條形圖等方法進行數據的描述,讓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3、優化小組協作,提高參與意識
在解決數學問題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只是憑借初中生的個人力量,通常不能夠達到學習目標,不僅會遇到重重阻力,還會讓學生在碰壁當中喪失信心和動力。團結力量大,這一點在數學學習當中同樣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如果把學生的智慧融合成一個整體的話,那么學生的學習力量也能夠壯大,并在和他人交流當中吸收更多的經驗和方法,具備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本身就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方法,還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將會給數學教育帶來極大的變革。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為了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水平,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效果,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置復雜性的練習題,并要求學生合作解決:如下圖2,有一塊長方形土地,長是32米,寬是20米,要修三條相互垂直和寬度相等的道路把整塊土地分成6塊實驗田,想要讓實驗田的面積是570平方米,那么道路應該設置多寬?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可以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本課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消化吸收,也讓學生在合作參與當中獲得發展。
新課程提倡在課堂教學當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地球最大化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豐富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參與式教學就是在新課程落實背景之下提出的教學方案,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熱烈歡快以及平等自由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建立課堂參與意識,并在交流協作當中完成學習任務,切實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化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 賀粵湘.初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3):25-26.
[2] 潘慶貴.參與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