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作為茶的發源地,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之國粹。中國在整個世界茶文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幾年,茶文化教育逐漸在我國大學教育中興起。目前,我國大學中茶文化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
關鍵詞:中國傳統茶文化;茶文化禮儀;教學實踐;民航;空中乘務;高校學生就業
國家目前要求各大高校要全面大力開展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內容。當前我國各大高校掀起了”茶文化熱”現象,它成為學術研究中的新焦點。但是,透過熱鬧的茶文化現象看其本質,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專業與課程設置中,仍然相當稚嫩,其發展與成熟,在高校教育的道路上仍有著很長的距離要追逐。
在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是推動高校教育質量提升,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實踐效果來看,高校茶文化教育的開展體現出良好的效果,催生了高校教育“茶文化熱”的出現,但客觀來看,高校所開展的茶文化教育中對茶文化的挖掘仍然不夠,更沒有充分實現茶文化和時代精神的結合。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之國粹。近幾年,茶文化教育逐漸在我國大學教育中興起。目前,我國大學中茶文化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
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從入職以來一直致力于中華禮儀、茶文化、茶文化禮儀等課程的研究。我校屬于藝術類院校,學生基礎的傳統文化修養相對較弱,特此本篇論文定題為中國傳統茶文化禮儀課程的教學模式和實踐研究。我認為教學模式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游學、研學、實地學習來帶動教學課堂的理論。
自2005年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開始逐個趕超曾經的列強,經濟開始對外擴展,我們逐漸的發現我們的向外擴展更多的是以互惠互利的合作展開。我們以含蓄內斂包容沉穩這些幾千年來沉淀下來的處世策略,如今成為我們國家和平崛起的基礎。西方的文化崇尚在沖突和矛盾中發展,而中華的文化崇尚和睦與融合。所以我們才有了內斂和謙遜。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在人們生活不斷改善的今天,我們獨有的文化自信是否已經回來了呢?我想這樣的答案,應該回答:是的。那我們的文化自信是來源于什么?
中國作為茶的發源地,茶的故鄉,推動著全球茶行業的發展。中國在整個世界的茶文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近些年來傳統的中國茶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茶作為我國傳統的四大國禮之一,和絲綢、瓷器、阿膠并排站立,但似乎茶的地位和廣大人民的喜愛程度,都是高居四大國禮之首的。我們國家的習主席也都在大力推廣茶文化。但有一個令人心疼的數據,我們國人的年均飲茶量卻只能排到世界的第19名(2018年數據)。
高校入職以來,我抱著嘗試和研究的心態,在學校開設過一門選修課程,名為:《中國傳統茶文化禮儀(茶藝基礎)》。設置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在校的各專業學生們了解中國傳統茶文化、世界茶歷史、弘揚茶文化所包涵的精神內涵、學習基本的茶藝沖泡手法等。想讓學生在綜合素養水平上得到的提升。目前已經有兩個學期選修課的基礎,第一學期有180名學生選擇本門課程,第二學期有120名學生選擇本門課程。每學期本門選修放出當天就被學生選滿。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中國傳統茶文化相關的課程在學校是有著比較廣泛的學生基礎和學生認同感的。由于選課人數眾多和正常課程場地的限制,實操類的課程只能老師我本人自備了全套的茶具和茶葉。每隔一周都通過名單選擇6位同學進行實操實訓練習,品鑒茶葉練習。學生的參與度、技能掌握度、期末考試測評的分數,所有內容都遠超過我的預期。
我空乘系2020級新的人才方案培養,特加設了中國傳統茶文化課程的內容。開展茶文化課程還有一重點行業導向,那就是目前四川航空的某些精品航班上也會有川茶沖泡的茶藝表演。行業指導血液循環,也就意味著學生就業方向的企業有變化,我們學校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換。行業需要什么人才,我們就要行業培養與之匹配的人才,那我們的教學課程大綱都應該隨著就業方向進行變動。這樣一來,學校既增加一門技能課程,又是一門與國家政策要求的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聯的基礎課程。
現目前我院空乘系已經在學校藝步樓的客艙內,搭建了一間專供學生學習的茶文化教室。茶桌、茶席、茶具、投影儀、黑板、話筒等一應俱全。我們在上課的同時,也曾到川內著名茶企川茶集團的寬窄巷子旗艦店進行過實訓實踐學習。行業指導學業,為我們的教學實踐提供很好的實訓基礎。通過實訓學習,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茶的分類和泡茶的技巧等。用實踐與回歸課堂指導理論。
通過我近些年來的教學來看,我認為我提出的研究教學模式是在理論課堂上講好茶藝茶文化的基礎課程內容,在實訓課堂上帶領學生練習好實操泡茶茶藝的流程。學生在課程中理論+實踐的結合,上課講好理論,再配合適當的課程內容進行實踐指導。每學年找合適的時間帶學生去茶山、茶企學習觀摩:采茶、制茶、品茶。再把實踐教學的內容回歸理論內容,讓學生真正的全方面的了解中國茶文化禮儀、茶藝的真正精髓。
茶,它本是森林里的一片樹葉。它落入水中、落入手中、落入茶杯中,成為了中國人幾千年來不可缺少的飲品之一。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正帶著它全新的面貌、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文化,融入21世紀高校學生的學習中。融入21世紀高校老師的工作中,融入21世紀國人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王海棠.高校英語文化教學中開展茶文化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 (22) :279-281.
[2]張雅晶.高校開展茶文化教育的價值和途徑探討[J].福建茶葉,2017年08期
[3]雷洋.淺談我國大學教育中的”茶文化熱” [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年01期
作者簡介:周晨竹,女,1989年10月,四川宜賓,研究生在讀,助教,研究方向:禮儀相關、中國茶文化相關、日本茶道相關、葡萄酒侍酒相關四川電影電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