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飛
摘 要:大衛·霍克尼是二十世紀國際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他各個階段的藝術風格即“符號”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無論是繪畫還是攝影,他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強烈的。本文就以霍克尼為研究對象,淺析他在藝術創作中的“符號”選擇。因此,本文將從他的早年學習、波普風格、照片拼貼以及對新技術的運用等方面淺析他在藝術創作中“符號”的選擇。
關鍵詞:大衛·霍克尼;風格;符號
符號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當代哲學以及其它許多思想鄰域中最核心的理論之一。他的創始人是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索緒爾,并由哲學家查爾斯·皮爾斯在美國興起,但是真正將符號學理論推廣至人類文化領域的是德國哲學家、文化哲學創始人恩斯特·卡西爾。在藝術領域里蘇珊·朗格繼承和發展了卡西爾的符號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形成了朗格符號論藝術哲學。
拋開一些概念性的語言符號,人類還有一個超乎語言符號的符號區域——繪畫語言符號。繪畫不僅局限于理性,它更深層次地挖掘我們的情感與審美,將一些不可見的情感轉化為圖像,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就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將不同的藝術作品用不同的符號來代替,那么藝術家就是在對不同的符號進行選擇和表達。但是英國藝術史家E·H·貢布里希在《藝術與錯覺》中舉例分析了藝術家之間明顯的風格差異,不同的畫家在畫面的表達上都有屬于自己的風格,而這種符號就可以認為是畫家的個人符號。
本文將霍克尼的繪畫符號語言進行概括,闡述他對于每個時期符號的旋選擇與表達。
一、對于抽象主義和波普藝術的選擇
霍克尼1937年出生英國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喜歡畫畫,憧憬以后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1953年,霍克尼進入藝校學習正規的繪畫訓練,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1957年的霍克尼進入倫敦皇家美術學院進行學習,也就是在美院學習的過程中,霍克尼受到了美國抽象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受到這種流行趨勢的強烈影響下隨即他的畫面開始拒絕傳統的繪畫方式的表達,具有不定形的,充滿了飽滿的色彩 。
但是,霍克尼從未停下探索觀察世界新角度的步伐,很快他對抽象主義失去興趣之后,便迅速將注意力集中與當時在二戰后興起的波普藝術。波普藝術萌生于英國,鼎盛在美國,主要是新時期藝術家將商業藝術和近現代藝術聯合在一起的一種表達形式。
霍克尼對于波普藝術風格有繼承有批判,他的繪畫既有波普藝術的風格同時又具有自己獨特的面貌,他并沒有一味的復制商業形象,而是在描繪自己對于商業的想象,他當時的創作呈現出了一種大色塊平涂的現象。他在當時充滿復制商業的大背景下,融入了個人的審美情趣與對于畫面的追求。
二、立體主義和東方卷軸畫的影響
霍克尼對于觀察方式的態度一直都是一種積極探索的態度,他對于立體主義和東方卷軸畫的研究使他在觀察方式上與以往的畫家有明顯的不同。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以達芬奇為代表的一些畫家就對透視法進行研究,這就有了后來的焦點透視或一點透視,同時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就使用暗箱,通過小孔成像的原理來將繪畫更加自然更加寫實。但是隨著照相機的發明,人們開始對描寫現實失去興趣,更是在繪畫題材上發生了變化。
立體主義就是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孕育而生的,它是一場視覺藝術運用,它的創始人有畢加索和布拉克,他們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的分離的畫面,以幾何體的重組來表達藝術家們的主觀感受。
在1961年,畢加索個展中霍克尼就對立體主義充滿了興趣,開始了對畢加索一生的追隨,他從立體主義中學到了很多,并與自己的畫面相結合,為他之后的照片拼貼奠定了基礎。盡管,立體主義在藝術初期充滿了各種爭議,但是霍克尼還是認為立體主義的觀察方式沒有扭曲。實際上,霍克尼進行照片拼貼的根本原因是,在同一個畫面中傳統攝影不可能出現多個角度的畫面。這也是畢加索對于傳統攝影不喜歡的原因,所以立體主義的出現擺脫了這樣的束縛。
另一個改變霍克尼觀察方式的繪畫就是東方卷軸畫。1981年,霍克尼來到中國旅行,看到了許多優秀的中國畫。中國畫中運用的散點透視以及自右向左觀看的觀察方式都深深吸引著霍克尼,他在離開中國之后又去了巴黎見到了《康熙南巡圖》,這件作品對霍克尼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震撼,在觀看卷軸畫時,眼睛就是一個不斷游走的過程,即“游觀”。中國卷軸畫時一個連續的構圖,使作品既具有空間感又具有時間的延續性?;艨四釋τ谝曈X觀察使非常敏感的,看到中國卷軸畫的時候他很快感受到了其中觀察方式的不同,而他也對這種觀察方式深深著迷。
在回國之后,他更使學習中國畫家利用記憶繪畫的特點,將他記憶中的到過的中國地方加以描繪,并未他之后的照片拼貼注入了中國繪畫中“游觀”的思想。
在接受了立體主義與東方卷軸畫觀察方式的影響之后,霍克尼在1982年開始了照片拼貼的創作。而這時霍克尼受到觀察方式的影響,他的畫面呈現出了平面式、多角度的風格,并且充滿了空間感和時間上的連續性。
三、對于新技術的運用
2006年,75歲高齡的霍克尼回到英國,但是他對于藝術的探索依然沒有停下,他開始用iphone和ipad作畫,開始嘗試一種新的觀察方式。這種新技術的運用使線條和色彩和諧共存,同時也體現了科技帶來的美感。
結語
霍克尼對于藝術的探索、藝術的態度以及對于藝術的思考都值得我們一生去學習。
參考文獻:
[1]大衛·霍克尼著;萬木春,張俊,蘭友利譯.《隱秘的知識 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英][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
[2]劉菲,張皓.淺析大衛·霍克尼攝影拼貼對他繪畫空間表現的影響[J].美術之友,2009(06):126-127.
[3]孫彩霞.中國卷軸畫空間觀察法在大衛·霍克尼繪畫中的運用[J].美術大觀,2014(07):71.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從點線面構成方式尋求中國當代油畫創作的形式美》,項目編號D10501234,項目來源 校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