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春
摘 要:當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口語伙伴交互式教學方法是實現該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交互式口語學習的視角出發來,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并對其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以人為本;交互式.
為了真正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充分利用口語課堂這一中國學生口語交際交流的重要場所。教師要以人為本探索口語教學模式,全面進行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許多學生盡管課堂學習了許多的英語對話,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是難以開口,無法理解句子以上的語篇。面對此問題,許多學校改變了教學模式,在不斷探索中中,交互式教學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和好評。本文依據個人教學實踐及經驗來探討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
一、交互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
交互式教學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一定的益處,這可以從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和興趣上感受到。但卻給教師帶來一定的挑戰。具體表現如下:
1. 學生學習興趣的展現
互動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強化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性,這種互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學習興趣。到了學習環境中,見到英語口語伙伴精力就集中英語對話上,彼此用英語打招呼,比如早晨上學遇到教師和同學要說一聲“Good morning”;在向別人尋求幫助時可以說“Can you help me?”;當接受別人的幫助時可以說“Thank you”;少兒英語口語互動中語境到了,就能表達出來。利用教學中的互動環節,學生能夠踴躍參與互動,常常是未等到講完就想積極互動。
2.激發了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課外實踐活動的參與是新課標對小學生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求。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更加教材內容設計了各種具體的情景實踐活動,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參與熱情,比如在Unit 2 Story time 課堂學習中,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做好了道具,甚至對故事內容及臺詞進行了改編和優化。在Unit 2 My family 一課中,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現場做各種漫畫來展示和介紹自己的家庭等。這些都充分調動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強化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3.推動教師轉變教學思路及觀念
小學英語教學課程標準中提出,重視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來不斷優化課堂的教學建議,而以人為本正是體現其個體差異的重要方式,交互式教學則需要教師從學生個性差異出發,尊重其個體差異,以人為本,來設計課堂教學和實現課堂教學的效果及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會有些許的不適應感,但在充分了解交互教學方法和理念后,就能很快轉變教學觀念,從教學策略、方法上來充分利用語言知識展現教學內容,應充分重視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時間能力的培養。
二、交互式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1. 教材內容中適合情景教學的內容較少
交互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利用學生間、師生間的互動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但這種互動是需要設置在一定的情境故事中的,也就是說這種交流互動需要情境對話等內容來展現。然而,現行的小學英語教材中能夠體現的情境故事不是太豐富,有些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想方設法地設計情境教學內容,但卻忽視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及興趣。比如,在設置購物話題互動時,若簡單地將其設計為買文具,則學生很難感興趣,但若設計成向媽媽文具則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而后借此話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此教學活動和實現教學目標。在情境設計時,要注意設計的話題不能太冷,不能讓學生無話可說,教師要激發和引導學生參與及說話的欲望,為此,設計話題時要從學生興趣和生活實際出發。
2. 課堂氛圍難以把握
交互式教學的課堂是活躍的和靈動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性和興趣的。但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氛圍,以免出現課堂混亂和失控的現象。如在進行討論話題時,學生通常會很興奮,容易忘記這是在課堂上,有的學生還會任意插嘴,未能顧及到發言的學生,出現隨地轉和難以認真聽講甚至因有趣話題的吸引而難以進入到下個學習環節等現象。為此,教師要認真引導和把握課堂氛圍。
三、提高以人為本的交互式教學的效果的對策
從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及實際出發,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堂準備,不但更新教學方法,實時調整教學策略,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和因材施教,關注學生課后鞏固知識學習的情況。具體完善對策如下:
1. 合理設置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設置必須沖學生的實踐及生活經驗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說訓練氛圍,使學生在情境中流利、自然地應用英語交流互動。大量的聽說及應用實踐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將其同自身經驗相結合并進行信息整合,處理和加工后形成新知識儲存在腦海里。如在學習A Look listen and chant 內容時,則設計了各種手指游戲來讓學生參與和回答游戲中的各種圖形,學生能夠在參與游戲的同時準確地說出rectangle、triangle、squr、chant及 circle等單詞,并能應用該單詞進行對話。
2. 及時把控課堂紀律及氛圍
教學活動是小學英語學習的常用教學方式,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容易興奮和情緒激動,進而導致課堂紀律混亂等現象,為此,教師應能夠及時控制學生情緒和把握活動的規模,以實現收放自如和確保此后課堂教學的推進。比如,在學習in、on、under等方位詞是,為增添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在情境設置中設計了猜物體的游戲,活動中要求參與猜測的學生回避以便于教師藏物體,此活動的安排容易使教室內的多數學生存在看熱鬧之心,且這種心思要重于參與活動的心思,加上藏和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活動上容易耗費較大時間,在此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極易因此前的興奮而難以順利進行。
總之,小學英語中交互式教學必須從以人為本的個體差異出發,制定出合理和可行的情景對話,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話題及活動,進而激化其學習激情。但教師也要及時把控課堂氛圍,以確保整個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毛芳.任務型英語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8,0(6):55-56.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研究項目一般課題《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2020YB07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