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全
新時代高校后勤信息宣傳之“六字訣”
楊成全
山東理工大學]
2018年8月21-22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對新形勢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高校后勤應該怎樣貫徹落實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精神?本文從根、魂、新、深、敏、勤六個方面提出了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六字訣”,做好固根、立魂、求新、入深、擇敏、行勤,是新時代做好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的重要抓手。
信息宣傳;思想工作;高校后勤;六字訣
信息宣傳,是指以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為媒體,傳播各類動態信息的社會行為。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他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他要求,要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1]。進入新時代,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應該怎么做呢?結合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的特點和實際,試談幾點個人想法。
根,就是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應該堅守的初心和使命。根深才能葉茂。沒了根,信息宣傳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會失去方向,失去生命力。高校后勤信息宣傳,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三服務兩育人”的宗旨,通過各類傳播媒體,及時報道高校后勤的動態信息,大力宣傳高校后勤的美好形象,從而引導高校后勤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營造高校后勤工作的良好氛圍。通過信息宣傳,讓廣大師生了解后勤,理解后勤,支持后勤,幫助后勤。信息宣傳的初心,就是服務于高校后勤的黨務和行政工作;信息宣傳的使命,就是助力高校后勤事業的健康發展。
魂,是指高校后勤信息宣傳的作品要有靈魂,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有了高尚的靈魂,信息宣傳作品才能站得直、立得穩、傳得廣、留得久,才能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性是衡量信息宣傳作品優劣的重要依據。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弘揚新時代的正能量,推動新時代高校后勤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是培養新時代大學生重要陣地,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必須突出育人的功能,通過信息宣傳,推動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對服務對象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為培養新時代合格人才做出應有貢獻。
新,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時效新。時效性是新聞作品的重要特征。缺乏時效性,新聞作品就如枯枝敗葉,無人問津。所以時效新是對新聞作品的基本要求。高校后勤信息宣傳,也應遵循這一要求,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予以報道,不能拖延,否則關注度就會大大降低,從而失去作品的吸引力。這就要求信息宣傳的撰稿、審核、發布等環節要快速、高效、暢通。
(二)立意新。主題立意新的作品,更容易打動人的內心,引起思想的共鳴,產生更好的效果。高校后勤信息宣傳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大力宣傳新時代的新思想,傳播新時代的樂音清流。要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身理論修養,用獨特的觀察視角和獨到思維見地,為作品灌輸新鮮的血液和營養,從而實現傳情達意的目的。
(三)內容新。新穎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能大大提高作品的魅力。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隨時隨地留意周邊發生的新鮮事件,積極主動地去尋找那些鮮活生動的宣傳素材,善于捕捉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亮點,發現新的做法,展示新的風貌,探尋新的思路,跟蹤新的突破,聚焦新人新事。老生常談的東西,味同嚼蠟,索然無味,容易讓人棄之如敝履。
(四)形式新。在信息宣傳中,人們是通過形式來了解內容的。再好的內容,沒有適宜的形式,也難以實現很好的傳播。沒有新意的形式,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所以,高校后勤信息宣傳的形式要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文體要靈活運用,寫作方法要多種多樣,作品風格要雅俗共賞,版面形式要不拘一格。要善于借助現代的各類影音工具,圖文并茂,視聽兼容,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給大眾。
(五)媒體新。新時代,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媒體傳播快、使用廣、影響大、效果好,具有獨特的宣傳優勢。高校后勤信息宣傳要適應新時代的潮流,在用好傳統媒體同時,廣泛應用新媒體。信息宣傳工作者要有開放的胸懷和好學的品格,要善于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主動學習先進的新媒體知識,熟練運行新媒體技術,充分發揮新媒體長處,努力實現信息宣傳的最佳效果。
首先,深是指深入,要深入基層一線廣泛搜集宣傳素材。好的宣傳素材往往來源于工作和生活的最底層。高校后勤員工,一般都比較低調,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干得多說的少,不太善于宣傳自己。因此,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應放下架子,主動走基層、奔一線、探實情,面對面了解大眾的需求,俯下身子尋找基層一線閃光的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接地氣、打動人、受到大眾的喜愛。
其次,深是指深刻,是指作品要反映深刻的思想內涵。作者要用心挖掘素材背后深層次的東西,要對素材進行凝練升華。這樣的作品才會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才會熠熠生輝,煥發出耀眼的光芒。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善于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要透過日常小事的表象,尋找隱藏在背后的真面目,發掘出深層的震撼人心的精神特質,反映高校后勤人高尚的思想品格和職業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優秀作品。
首先,敏是指反應敏捷,觀察敏銳,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是信息宣傳工作者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什么樣的生活素材具有宣傳價值?這就需要信息宣傳工作者有一顆靈敏的心,有一雙慧眼,善于從紛紛擾擾的世事中,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修養,像雷達一樣,讓自己的接收裝置時刻處于打開狀態,隨時捕捉周圍發生的各類事件,并及時揀擇出有用的信息。
其次,敏是指敏感度高的熱點、焦點問題。這類問題,往往與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密切,大眾關注度高,傳播面廣,宣傳價值相對比較大。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主動了解廣大師生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共同需求,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關心什么,掌握他們的好惡,緊密跟蹤他們關注的問題,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搜集他們需要的信息并及時予以報道,滿足大眾的信息需求。
勤,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腿要勤。就是要多走出去采訪。整天坐在辦公室閉門造車,是出不了好作品的。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勤于動腿,經常到不同的崗位走訪,到后勤員工中去,到服務對象中去,這樣才能掌握第一手的真材實料,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二)口要勤。就是要善于發揮口的作用,多問,多了解,多與人溝通交流,多方面采集信息。要像蜜蜂釀蜜一樣,采得百花方成蜜。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勤于動口,加強與后勤員工的溝通,與他們平等相待,與他們結交朋友,與他們交心,與他們打成一片,多多去采訪他們,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三)手要勤。就是要多練筆,多創作。多練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創作技能,才能出精品。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勤于動手,努力學習創作的基本知識,掌握創作的多種技巧,熟練運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各類原始素材,在勤奮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和作品質量。
(四)腦要勤。就是要多思考創作的方法、方式、風格、規律等等。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者要勤于動腦,要善于運用自己掌握的技能,把瑣碎的宣傳素材有機地組合起來,進行再加工再創作,形成一件完美的作品,以最佳的方式呈現給大眾,以精準的視角傳達作者的意圖,以最佳的效果實現信息的傳遞。
以上六點,姑且將其稱為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六字訣”。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的要訣,是做好新時代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的關鍵抓手。只要做好固根、立魂、求新、入深、擇敏、行勤,相信一定會對提升高校后勤信息宣傳工作水平、推動高校后勤事業發展有所幫助。
[1]新華社.習近平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EB/OL].(2018-08-22)[2019- 12-1].]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rFnAdVO_Rb-VWSPSk83357SB0jtJZ0AUpW5CT7QHP_wnN-V99CT2DdcTpq7Whs1MeixS_EjxqFIGFUGMlaCncF.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