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2020-03-16 03:22:51李夢卿邢曉
教育與職業(下) 2020年2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師

李夢卿 邢曉

[摘要]面對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建成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迫切任務。而科學規范、特色鮮明、制度完善、內容翔實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要契合時代發展需要、凸顯職業教育特色、遵循教師成長規律,推進“雙師型”教師團隊和個體的持續、協同、有序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

[作者簡介]李夢卿(1969- ),男,安徽滁州人,湖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邢曉(1993- ),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湖北 ?武漢 ?43006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等職業學?!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7YJA880041)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04-0019-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規模逐漸擴大,雙師素質持續提升,雙師結構逐步優化。與此同時,面對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國家層面“雙師型”教師隊伍資格認證標準的缺失成為制約當前“雙師型”隊伍建設與管理的瓶頸。2019年10月,教育部等四部門發布《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關于公布首批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的通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發布《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這3項聚焦于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為國家層面“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帶來了重要發展契機。構建出一套全面系統、科學規范、特色鮮明、可操作性強的國家“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提升我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有力師資的重要前提與保障。

一、“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的邏輯基點

“職業教育不僅是知識與能力的教育,也是成才和成就的教育”①,科學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職教師資專業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要以時代發展要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為出發點和著力點,研制出既能夠充分彰顯中國特色又能夠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提供明確引導與規范的一整套標準體系。

(一)適應職教改革時代要求,彰顯職教師資中國特色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由規模化向內涵式發展階段的逐步邁進,“雙師型”教師隊伍質量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支撐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科學完整、規范有序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亦成為推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從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完善教師資格標準”②,到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③以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再到教育部等四部門2019年8月共同發布《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大力提升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水平”④的建設目標,這一系列文件深刻揭示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凸顯了“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的時代要求。

70年滄桑巨變,我國職業教育飛速發展,不斷孕育著“產教融合”“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等新時代的新呼聲。與此同時,“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不統一、職業特性不鮮明、操作程序不規范、實施效用有待提升以及由此衍生的“雙師型”教師獨立性缺失、可替代性較強等問題日漸凸顯。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快我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改革和創新,以“雙師型”教師自身師范性、學術性、職業性、專業性等特性為邏輯出發點,制定與職教改革相呼應、與職教發展相適應、與職教師資相契合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從而為雙師隊伍能力建設和質量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引領職教改革、推動院校發展的功能的充分發揮提供堅實基礎。

(二)鞏固職教資格認證秩序,促進雙師隊伍科學管理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有效規范和鞏固資格認證秩序的基礎,也是確?!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效管理和有序發展的保障。2013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大維度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準入、培養、考核等提出了60項基本要求,對于構建職教師資隊伍標準體系、引領中職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但對于在實踐性、學術性等方面有著更高要求的“雙師型”教師來說,還缺乏與之相適應、更具針對性的標準,同時也缺乏囊括高職院校的更具普適性、專門性的規定。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的標準建設對中職和高職“雙師型”教師的資格認證做出宏觀規范的統一性規定,對于全面提升認證秩序的高效性和認證結果的實效性來說至關重要。

“近代理性主義代表人物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認為,按照我們在科學和生活中賴以建構秩序的標準來思維是理性的呈現?!雹蓦S著我國職業教育理性思考和實踐探索的逐漸深入,我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已逐步從單一化、分散化、靜態化建設向全面化、制度化、動態化建設等更加理性和科學的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已有8個省份制定并實施了各自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但這些省級標準之間不協調、不流通,還存在認證過程和環節較為冗雜或無序等問題。只有在標準化工作原理和科學方法的應用基礎上,著眼于尋求最佳認證秩序,制定和實施全面系統、特色鮮明、規范嚴謹的認證標準,才能有效統一和協調認證內容,不斷簡化和優化認證環節,繼而促進“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和健康有序發展。

(三)深化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深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內涵提升的重要保障?!秾嵤┓桨浮诽岢觥敖涍^5—10年時間,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的總目標,積極探索、建立并深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長效發展機制,全面提升“雙師”素質,不斷優化“雙師”結構,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成長,已成為職業院校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邏輯基點和實踐意蘊?!半p師型”教師隊伍是一個集理論教學、實踐經驗以及技術技能于一體、共同構成教師專業成長內生邏輯的特殊教師群體,需要在教育部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下,健全和完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體系,為搭建一個資源豐厚、功能多樣、行之有效的雙師隊伍長效發展機制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不斷深化“雙師型”教師產學研參與機制、人才引進機制、培訓考核機制、專兼教師管理機制等,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發展。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的著力點和歸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05全球全民教育監測報告:質量至關重要》中強調“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⑥,面對“一帶一路”“產教融合”等戰略發展需要,打造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軍的重要基礎。通過對資格證書、實踐經歷、學歷職稱等硬指標以及道德品行、理論素養、教學水平等軟實力的綜合考量,建立科學合理的“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體系,是選拔、評定、培養以及再認證高質量“雙師型”教師資格的關鍵一環,也是提升人才培養內涵與質量的必要前提。

二、“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的時代訴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雙師型”教師建設也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明確的認證導向、完善的認證制度、高質的認證實效是“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時亟待解決的迫切訴求,也是有效緩解當下雙師結構矛盾、提升雙師隊伍穩定性、提高雙師素質的重要舉措。

(一)迫切需要:明確資格認證導向,緩解結構性失衡矛盾

“意義建構理論代表人物莎莉·梅特利斯(Sally Maitlis)等人將利益相關者抽象為管理層和員工兩個主體并根據兩者參與程度將意義建構劃分為最小程度的意義建構、受限的意義建構、分散的意義建構和導向明確的意義建構四種范式”⑦,只有在導向明確的意義建構下,主體的內部認知和外部行為才呈現出高度統一的狀態。科學合理的導向對于主體的認知和行動具有至關重要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從國家層面確定“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價值導向是明確當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基點和發展方向的迫切需求。教育部2013年發布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提出教師資格考試堅持“育人導向”“能力導向”“實踐導向”和“專業化導向”。⑧學術界通過總結國內外經驗也紛紛提出“目標導向”“過程導向”“成果導向”等不同維度的見解,對于具有獨特職教身份角色的“雙師型”教師來說,還需在開放多元的宏觀環境下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明確屬于職業教育微觀特質的資格認證導向,彰顯其內部發展規律,確?!半p師型”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雖成效顯著、碩果累累,但也面臨結構性失衡的嚴峻挑戰?!半p師型”結構是衡量“雙師型”教師隊伍的主要標準,不僅包括數量、年齡、學歷、職稱、兼職等“顯結構要素”,也包括教師的思想、性格、心理、業務等“潛結構要素”。⑨以數量供給結構和能力素質結構為例,“2018年在全國45.56萬‘雙師型教師中,中職和高職專任教師占比分別為31.48%和39.70%”⑩,距離《實施方案》提出的“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與此同時,由于當前資格認證導向模糊、標準不一,各省份在制定和實施資格認證標準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致使“雙師”素質結構參差不齊,因此,亟須對“雙師”結構各要素盡快進行調整和優化,從而對“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進行有效規范和約束。

(二)強勁動力:優化資格認證制度,增強雙師隊伍穩定性

在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研制必然伴隨著我國職教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創新優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補充完善,為“雙師型”教師隊伍管理與發展提供強勁的驅動力。目前,安徽、福建、重慶、河南、江西等部分省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因地制宜地對本省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進行了初步的實踐探索。與此同時,“由于當前理論界與實踐界對‘雙師型教師內涵的界定與標準的研制存在較大分歧,對于職教教師的準入資格認證和專業標準規約仍缺乏規范性的頂層設計,延滯了我國職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11,致使認證標準在制度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缺位與失語,在內容選取上存在一定的疏漏與偏差,在實施結果上存在功能弱化和成效低迷,成為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發展的掣肘因素,調整與優化“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構成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極易對整個教師隊伍的穩定性造成威脅,從而影響“雙師型”教師個體對于自身職業的認同度、滿意度和敬業度,以及整個雙師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能動力。由于當前我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缺乏權威的規約和有效的激勵,直接影響“雙師型”教師的社會認同和教師自身角色認同,繼而造成“雙師型”教師流動性較大、穩定性不強。相比之下,“德國建立了專業而全面的職業資格認證和考核體系,并通過將職教師資納入公務員行業以提升職教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提升了職教教師的榮譽感和特殊價值”12,增強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激發了教師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此,通過制度優化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是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環,對于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序且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推動作用。

(三)內在要求:加強資格認證實效,提高雙師專業化水平

所謂“實效性”是指“某種實踐活動經由某種特定的過程后,所產生的客觀實際情況與預設的目標和期望相比較,所能達到的真實有效的程度或狀態”13?!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實效性是考量雙師素質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這一標準是否科學合理的重要體現?!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一個“工具”與“價值”的綜合體,工具層面主要在于標準最終依靠諸如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可衡量的硬性指標來體現,而通過這一標準的實施來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才是其深層次價值追求的最終體現。應然狀態下,兩者看似相互矛盾,實則相互融合,共同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持續發展。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由于受傳統價值觀、實用主義以及功利主義的影響,“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研制往往容易過多關注工具層面的表現而忽視了價值層面的綜合考量,最終難以真實全面地反映“雙師型”教師的職業道德、專業能力、教學水平、實踐技能等各方面素質。

除了工具取向與價值取向失衡造成資格認證結果失真和成效低迷之外,對資格認證缺乏長期動態的考察也是影響資格認證實效性的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卡內基報告書》指出“假如我們不努力使教師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職業的話,提高教師就職標準和改進教師專業訓練就是無濟于事的”14。要想提升“雙師型”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必須注重“雙師型”教師資格的再認證和終身教育,繼而提高其職業話語權和專業優越性,吸引更多外來優秀師資參與職業教育,激勵更多在職教師自我提升。只注重靜態的準入資格認證而忽視了動態管理與一定期限內的再次認證,正是當前我國資格認證標準版圖中所缺失的一塊重要“拼圖”。只有在資格認證標準中體現出動態及持續管理,才能在不斷適應與自適應的過程中實現“雙師型”教師的自我發展、自我突破與自我革新,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其專業發展。

三、“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與實施的有效路徑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標準作為教師選拔、培養和評價的重要依據以及引領“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方向指引,在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源頭把關,又要關注持續發展,根據“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實際,以雙師素質為導向,以實踐經驗為指引,以長效制度為保障,以專項培訓為手段,系統構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研制特色鮮明的準入制度

“教師質量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至關重要的因素”15,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需依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團隊的有力支撐并最終體現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明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導向并據此建立嚴格規范、特色鮮明的“雙師型”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是從源頭保障職教師資專業性及規范性的重要基石?!秾嵤┓桨浮访鞔_提出“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為雙師隊伍資格認證和高效管理提供了方向指引。

“雙師型”教師的準入制度應在遵循此導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職教特色,對引入來源、認證程序、認證級別、認證條件、職前培訓等方面做出綜合性、統一性規定,并依據各校實際進行動態管理以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第一,要拓寬引入來源,規范認證程序。最大限度地吸引“雙師型”職業技術師范專業畢業生、職業院校專任教師、校外兼職教師以及具備3年以上豐富實踐經歷的企業人員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來源的優秀人才,通過專業筆試、結構化面試、實踐性教學等多種考核方式,嚴格遵循“個人申請—學校初審—地市復審—最終認證”的程序,對“雙師型”教師準入資格進行認證。第二,要確立認證級別,明確準入條件?!霸诔浞肿鹬亟處熉殬I成長規律以及個體差異性的前提下,設置初級、中級、高級遞進式‘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并詳細制定與各級別相適應的認證條件進行逐級認證,促使教師依據標準有效進行自我定位并通過各種途徑向更高級別發展?!?6第三,要聚焦雙師素質,完善職前培訓。專業且全面的職前培訓是確保“雙師型”教師素質的有效保障?!鞍拇罄麃喡殬I教育教師上崗前均有為期1年的新教師崗前培訓并需接受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評估,丹麥職業教育教師入職前要接受14周的理論學習,德國要求必須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且必須接受相關培訓?!?7我國應該進一步完善職前培訓制度,優化培訓內容,規定培訓時效,明確考核要求,不斷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

(二)強化制度長效供給,實施逐級認證的管理機制

有效的制度供給不僅僅是與實際制度環境匹配之下所呈現的短期內相對均衡的狀態,更要在制度環境不斷演變與更替過程之中實現長期的動態均衡。通過長期穩健的制度供給來推動“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實施,需要充足的經費來源以提供其長效發展的經濟基礎,需要科學的逐級認證體系以滿足不同類型和階段教師的差異化訴求,并通過資格再認證以契合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規律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通過不斷完善經費制度、分類分級認證制度以及資格再認證制度,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實施提供長效保障。第一,要深化產教融合,完善教育多元經費籌措制度。“美國經濟學家約翰·斯通(Bruce Johnston)提出的教育成本分擔理論認為,學校的健康運行須打破以往單一的國家財政撥款局面而采用多渠道籌款方式獲取經費?!?8“美國社區學院和澳大利亞TAFE學院均形成了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個人和社會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籌資體制。”19我國應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明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以及社會等主體職責,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實施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和保障。第二,要加強全面管理,實行資格分類分級認證制度。20世紀60年代美國質量管理大師阿曼德·費根堡姆(Armand Feigenbaum)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為認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堅持系統化思維、動態化思維、漸進式思維對公共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實踐課教師等不同類別以及助教級、講師級、副教授(高級講師)級、教授(正高級講師)級等不同級別的教師進行全面動態的管理,從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教學工作量、實際工作經歷、專業技術職稱以及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各方面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認證條件,以客觀尺度全面衡量認證標準的實效性。第三,要立足持續發展,實行資格定期再認證制度。堅持質量的持續改進也是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核心思想之一。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技能的長期成長的過程,以資格再認證制度代替終身制是確?!半p師型”教師素質不斷提高的重要動力機制和約束機制,從制度上確保其終身可持續發展。

(三)全面總結實踐經驗,完善理實結合的認證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20?!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實施同樣需要全面總結江蘇、福建、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重慶、廣西等八?。ㄊ小⒆灾螀^)地方“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實踐探索經驗和教訓,為國家層面的認證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參考樣本。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提出的PDCA循環理論強調了經驗總結的重要性。認證標準的制定應建立在全面總結當前有益探索和既有障礙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時代發展訴求、職業院校需求和教師成長需要,予以不斷優化和完善。第一,要優化認證內容,凸顯職業特質。認證內容既要將“雙師型”教師與普通教育教師區分開,又要與企業工程師或技師區別開;既要注重系統性和綜合性,以在工匠精神、專業品行、專業知識、職業指導、實踐能力等方面綜合反映雙師素質并凸顯職教特色,又要注重精細化和動態化,以針對不同類型和級別教師實際需求及時進行調整和更新,為認證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明晰、切實可行的依據。第二,要明確實踐要求,強調實踐能力。近年來,國家發布的諸如《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及《實施方案》均強調職業教育教師的企業工作經歷,資格認證標準應從源頭嚴格把關“雙師型”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并將教學實踐能力、實習指導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納入資格認證長期審查與考核中,確保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第三,要強化認證規范,注重激勵共進。嚴格規范的認證標準無疑是確?!半p師型”教師質量的重要基石。與此同時,“根據美國行為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21,在“雙師型”教師資格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加入必要的激勵政策和措施,則是促進“雙師型”教師自我提升積極性以及保持隊伍穩定性的重要推動力。

(四)拓寬雙師培訓渠道,推進團隊及個體協同發展

“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認為,教育能夠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提高人力資本”22,并“強調教育培訓對新技術推廣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23。加強“雙師型”教師培訓是提升雙師素質,促進雙師團隊可持續發展及其個人專業化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實施的最終價值追尋。

“70年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得到極大豐富,職業院校教師的個體‘雙師型與群體‘雙師結構的局面基本形成?!?4《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對教師參與培訓僅做出簡單規定,“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作為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應在此基礎上結合《職業學校教師赴企業實踐規定》《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等政策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第一,要打造多樣實訓基地,培養創新教學團隊。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數量充足的實訓基地是培養和提升“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和就業技能的重要條件和基礎保障?!坝鴮W者雷格·瑞文斯(Reg Reavans)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行動學習理論,倡導在行動與實踐過程中學習”25,在認證標準中明確培訓場地,如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民辦職業教育培訓中心、遠程教育培訓中心,促進各辦學主體間技術共享、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資源互通,推動形成“雙師結構與雙師素質兼顧”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第二,要切實推動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教師。面向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實施方案》提出打造一批“國家工匠之師”,認證標準應該明確本科與碩士階段有機銜接的教師培養模式,并鼓勵普通高校與地方政府、職業院校以及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一批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擔任高層次“雙師型”教師,優化雙師結構,提升雙師素質。第三,要加強境外培訓合作,加強國際交流。“雙師型”教師的專化發展是集“‘準教師的職前培養、‘新教師的入職輔導、成熟教師的在職提高、專家教師的終身學習于一體的過程”26。認證標準應該明確境外培訓機制,選拔不同階段優秀骨干“雙師型”教師赴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研修,學習借鑒各國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推進“雙師型”教師和個體的協同發展。

四、結語

“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規范性、有效性,不僅是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學管理雙師隊伍、提高職教師資隊伍質量的重要途徑。在我國職業教育由規?;l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探索日益豐富,其資格認證標準的內容和形式亦日趨完善?!半p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是一項綜合性、復雜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將其放置到新時代、新形勢職教改革的宏大語境中,以教師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為著力點和落腳點,構建一套導向明確、制度完善、內容明晰、動態靈活的認證標準,為“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工作開展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引、規約與激勵,促進我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推動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

[注釋]

①張龍.職業教育吸引力視閾下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21):16.

②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6-23)[2019-11-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

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19-11-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④教育部.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9-23)[2019-1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10/t20191016_403867.html.

⑤劉金松.高校教師流動的合理性沖突及限度建構[J].教師教育研究,2017(6):54.

⑥UNESCO.Education for all:the quality imperative[EB/OL].(2008-9-14)[2019-11-18].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73/137333e.pdf.

⑦Maitlis S.The ?Social ?Processes ?of ?Orangizational ?Sensemak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1):21.

⑧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的通知[EB/OL].(2013-08-15)[2019-11-2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51/201309/156643.html.

⑨徐穎.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內涵變遷與實踐意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4):84.

⑩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情況[EB/OL].(2019-02-19)[2019-11-18].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294/sfcl/201902/t20190219_370020.html.

11李夢卿,劉晶晶.“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設計的理性思考與現實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7(21):79.

12李明慧,曾紹瑋.德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渠道、經驗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8(22):51.

13敖潔.我國大學生公民教育實效性研究[D/OL].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3[2019-11-22].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filename=10

14150307.nh&v=MDcyOThNMUZyQ1VSTE9lWmVWdUZpRG5WNy9BVkYyNkdySzlIdExNcU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14秦立霞.美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價值取向的“矛盾性”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管理,2012(11):112.

15Paulo Santiago.Teacher Demand and Supply: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Addressing Teacher Shortages[EB/OL].(2002-12-20)[2019-11-16].https://ideas.repec.org/p/oec/eduaab/1-en.html.

16李夢卿,劉博.我國省級“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建設的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8(5):84.

17賈文勝,梁寧森.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15(1):94.

18(美)布魯斯·約翰斯通,帕瑪拉·馬庫齊.高等教育財政:視野中的成本分擔[M].沈紅,李紅桃,孫濤,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36.

19楊紅荃,夏雪薇.比較視野中的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研究[J].職教論壇,2017(34):70.

20習近平.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4-11-29)[2019-1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

21周三多.管理學原理[M].5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428.

22李建強,趙西亮,張畇彬.教育擴招、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J].中國經濟問題,2019(3):83.

23張玉剛.發展職業型高等教育的財政政策研究[D/OL].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2019-11-22].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0911&filename=1011211080.nh&v=MDkyMjZPZVplVnVGaURtV3IzS1ZGMjZIN0c1SDlIRXI1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

24李夢卿.“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中國道路[N].中國教育報,2019-10-22(10).

25肖前玲,劉義兵.論基于行動學習的教師知識觀發展的新取向[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4):58.

26張桂春.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制及經驗[J].教育科學,2013(5):96.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教師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大山里的教師
黃河之聲(2021年5期)2021-05-15 02:31:24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師贊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综合网|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情侣一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色婷婷电影网| 久久成人免费|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欧美午夜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欧美国产中文|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69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欧美精品啪啪|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97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91|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日本成人一区| 日韩午夜伦|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亚洲精品另类|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91精品亚洲| 婷婷六月天激情| 色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区| 亚洲黄网在线| 国产视频欧美|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