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鳳
近年來,“核心素養”已成為基礎教育領域共同關注的話題。在此背景下,諸多學者以如何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提出了“大概念”“學科整合”“課程整合”等理念。隨著基礎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英語教學正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本位,從側重工具性走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融合統一,因此,核心素養各個方面應作為一個整體,彼此關聯,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模塊七Unit 5 Traveling abroad中的閱讀課文Keep it up,Xie Lei—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為例,基于語篇語境的固有環境,整合出語言學習、思維認知和個人素質培養的教學案例。
作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在促進跨文化意識培養、增進學生對世界多樣性的理解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我們不斷意識到要從知識走向能力,走向核心素養,聚焦于人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成尚榮 2015)。因此,英語教學應跳出“英本主義”的思維框架,改變單純以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設計多元目標,把語言學習與思維認知、個人素質培養等結合起來(龔亞夫2014)。
核心素養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由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構成,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程曉堂、趙思奇 2016)。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通過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并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識別并賞析其恰當表達意義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筆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文化品格體現在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兩個方面,包括文化理解和欣賞能力、包容異國文化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還包括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國家認同感和家國情懷。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通過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能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教育部 2018)。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新時代對高素質人才要求的具體體現,既強調了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作用,即“英語之有用”,又凸顯了英語學習過程對培養能力和品格的重要性,即“英語學習之有用”。因此,在基礎英語教學中,設計貫穿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從宏觀角度來講,整合教學是指跨領域、跨學科的整合,以及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就英語學科而言,整合教學是指學生在主題語境中通過語言活動,運用學習策略,獲得、梳理、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理解和賞析語言,比較與探析文化,評價與汲取文化精華(教育部 2018)。整合教學是通過一系列體現關聯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的學習活動而實現的(高洪德 2017)。
英語不僅是文化的載體,還是傳播文化的媒介。英語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詞匯、語法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文化品格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傳統教學狹隘地把英語閱讀等同于做閱讀理解題,很少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切實體驗閱讀材料所蘊含的人文價值與情感,因此,他們的閱讀興趣難以被激發(巫喬登、闕笑梅 2017)。
素養是人的素質結構中可培養、可教化的品質,它既不是孤立的知識點,又不同于單方面的能力,而是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機整合,因此,素養具有顯著的整合功能,它能將各方面力量整合為教育教學的協調行動(柳夕浪 2014)。因此,整合教學是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與有效途徑。
閱讀課文 Keep it up,Xie Lei—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描述了中國學生謝蕾(Xie Lei)去倫敦求學的歷程。剛開始,謝蕾遭遇了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問題,非常苦惱,但是在房東和導師的幫助下,她逐漸正視困難,大膽迎接挑戰,最終樹立信心,適應了國外的生活和學習。這篇文章的主題為“跨文化交流和學習”。基于以上分析,將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見表1):

表1
第一步:搭建支架,走進話題。
1.以英文版《再別康橋》的音頻導入,并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Can you guess which poem it is?
Do you know any other well-known foreign universities?
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studying abroad?
【設計說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引出“國外求學”的話題;同時創設情境,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名校的向往,鼓勵學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2.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圍繞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studying abroad這一話題進行辯論。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在展現同一件事具有正、反兩面性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話題討論中出現的broaden our horizons,cultivat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等,有助于積累話題詞匯和表達。
第二步:研讀文本,聚焦素養。
對文本的解讀通過快速閱讀和深度閱讀兩個環節進行。
1.快速閱讀環節:讓學生在快速閱讀文本后完成兩個任務——匹配段落和主旨大意;歸納篇章主旨大意。
【設計說明】本環節聚焦語言能力培養,鍛煉學生的掃讀能力及理解、提取、加工和歸納信息的能力。
2.深度閱讀環節:引導學生將文章劃分為三個大段:第1—2自然段為第一大段;第3—5自然段為第二大段;第6—7自然段為第三大段。之后,引導學生分別對這三個大段進行深度閱讀。
首先,要求學生在閱讀第一大段后找出以下信息(見表 2):

表2
其次,引導學生深度閱讀第二大段。深度閱讀第二大段是本堂課的核心部分,分兩部分進行:How to get used to a new way of life和How to get used to western academic requirements。
How to get used to a new way of life部分聚焦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培養。先讓學生在閱讀中尋找信息,補全表3。

表3
隨后提問:“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life experiences in London?”適時給出提示,如“Why did Xie Lei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native speakers although she had studi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Why can Xei Lie and the host family live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they com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在獲取文章表層信息的基礎上,思考其背后的原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謝蕾的語言學習經歷中認識到學習語言的有效途徑是在真實情境中使用它;謝蕾和其住宿家庭的相處之道有助于發展學生“理解、包容、互信”的文化品格。
How to get used to western academic requirements部分聚焦學習能力培養,設計以下問題:
(1)How did Xie Lei finish her essay?
(2)What were the tutor's feedback and advice?
(3)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utor's advice?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查找、歸納導師給謝蕾的建議學習寫論文及論文寫作的注意事項。通過提問文本結構引導學生查找出連接詞first of all,besides,then,finally,學習文章的謀篇布局技巧,為后續的寫作打下基礎。
接著提出問題:“With the tutor's advice,what kind of learner does Xie Lei become?What is an autonomous learner?Are you an autonomous learner?”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體會文章字里行間蘊藏的深意,真正理解“自主學習”的內涵及意義,樹立自主學習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最后,帶領學生深度閱讀第三大段,設計兩個問題:“What are Xie Lei's plan and hope for her future life?”“What is the aim of her plan?”
【設計說明】告訴學生不僅要努力學習,還要學會經營生活和人際關系,追求學習和生活的平衡。
第三步:讀后探討,促進輸出。
引導學生回到文本標題“fit in well”,提出“為什么謝蕾能夠適應”的問題。將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根據四組文章事實,歸納出謝蕾能夠成功適應國外生活和學習的個人品質方面的原因。
【設計說明】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分享個人看法,傾聽他人見解,生成觀點,形成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培養求真務實、樂觀開朗、樂于接受他人意見和建議的品質。
第四步:課后探究,合作學習。
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可選擇任何一個國家的高中和中國的高中就課程設置、課堂活動、課后活動、作業、考評形式、大學錄取等方面進行對比。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自主查找信息、合作學習及比較、分析能力,既能使他們積累相關知識,又能激發其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整合教學能夠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語言知識價值和育人價值,有助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深度研讀文本,在主題意義引領下,以語篇為依托,設計出能夠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在整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基于不同能力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并潛移默化地滲透文本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增長語言知識、學會賞析異國文化、鍛煉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