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英
摘 要:本文整理了鄉鎮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幾個情況,同時根據鄉鎮財物收支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有效解決辦法,希望能為鄉鎮財務狀況優化提供合理參考。
關鍵詞:鄉鎮財政 ?收支情況 ?財務內控
鄉鎮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政府投資和招商,此過程若不注意財務管理,很可能會產生收支情況,近年來鄉鎮債務不斷增加,資金調度難度也逐漸加大,因此有關部門應著手對財政收支中產生的矛盾進行調整,維持鄉鎮經濟穩定發展。
一、鄉鎮財政收支管理中存在的矛盾
(一)收支管理監督難度大
鄉鎮財政部門的資金來源復雜,這就造成了收支管理工作展開難度大,一部分資金由鄉鎮財務部門管理,另一部分財政部門僅有監督權沒有管理權,導致監管工作混亂,收支情況未得到有效解決。
(二)對財政收支工作認識不清晰
與城市發展相比,鄉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財政管理人員對財政收支工作的理解與實際的經濟發展不適應,對財政思政(政策)工作認識不清晰,導致財政知識的積累不足,會計工作質量偏低。
(三)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達標
目前,許多鄉鎮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工作能力不達標,對財政收支工作中產生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且還有部分鄉鎮財政管理崗位空缺,人員配置不足。
(四)財務內控體系不完善
鄉鎮財政工作的許多細節(環節)都需要提高內控力度,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體財政工作效率的提高,且部分鄉鎮政府在財務管理方面沒有構建明確的管理制度,內部控制體系仍需完善。
二、解決鄉鎮財政收支情況的建議
(一)加強財務監管力度
為加強鄉鎮財務監管力度,有關管部門需要對鄉鎮現有的財務收支渠道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情況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收支系統,將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優勢體現出來,鄉鎮財務管理部門可以將全部資金集中管理。同時,需要為鄉鎮財政收支的票據和印鑒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相關單位在實行財政報銷和支出流程時,需要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工作,為財政管理部門后續的對賬管理等工作提供便利。此外,鄉鎮財務部門也要為外物(外業)工作構建嚴格的監督制度,實現錢款流向可追的目的。
(二)深入了解財政收支工作
為保障鄉鎮財務內控(制度執行)力度,相關部門管理人員應提高對財政內控制度的認識,可以對財務部門員工進行培訓,也可以要求鄉鎮財政部門領導主動加深對財政收支工作的了解,充分發揮領導的指導作用,促進財政收支情況加快速度解決。同時管理人員提高對內控工作的認識,促進鄉鎮財政控制工作的效率提高。
如:某鄉鎮財務部門經常組織管理人員學習財政收支工作內容和各項技術細節,并通過定期考核對管理人員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將考核與晉升結合起來促進工作人員(財政政策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主動加深對財務工作的認識。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解決鄉鎮財務收支中的矛盾需要管理人員落實,以(因)此有關部門應著力建設一支工作能力強的財務管理隊伍。首先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增強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全面掌握崗職崗責(崗位職責),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能夠認真(嚴格)履行職責。其次要注意財務管理工作是不斷變化的,因此財務人員的在職培訓內容也應隨工作內容變化及時更新,通過適當的手段(新的理論學習)幫助財務管理人員迅速適應新的財務管理辦法。最后(再次)是面向社會招聘大量(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通過新的人才帶動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力提升。
如:某地鄉鎮財務管理部門為加快財政收支情況解決,定期組織給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結合實際的財務工作內容,幫助財務人員提高對鄉鎮財務管理問題的處理能力,有效減少了收支情況的產生。
(四)完善財務內控體系
鄉鎮財務內容包括預算、監督、政策等多個方面,內控制度的完善需要從實際財務工作內容出發,建立合理的預算機制,同時通過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控制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此外財務管理人員的控制也是內控體系中的一環,由于財政管理工作各崗位的職責有差異,因此管理人員應幫助各崗位明確分工,同時建立與內控體系相適應的考核制度,用合理的獎懲制度激勵工作人員提升工作能力。
(五)調整鄉鎮產業結構
我國鄉鎮財政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鄉鎮財政基礎薄弱,因此加快鄉鎮財政矛盾的化解可以從調整鄉鎮產業結構入手。在調整規劃時,應遵循市場導向預測產業調整的方向,政府應在調整前做好規劃布局,將自身情況和市場資源優勢相結合,幫助富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迅速形成產業鏈,在市場上提高其競爭力。同時鄉鎮財政結構的調整也可以結合先進技術,將農業結構由粗放向集中轉變,避免產業結構的調整過于盲目。
此外,為提高鄉鎮財政結構的創新發展力度,有關部門需要繼續深入農業改革,一方面可以優化鄉鎮自有產業體制,幫助鄉鎮財政部門明確與企業的權責的邊界,另一方面可以促進鄉鎮間形成合力,引導各財政矛盾突出的鄉鎮協作解決問題,彼此提供機遇,更順利的完成資金積累和人才引流,為解決財政矛盾打下基礎。
(六)防范鄉鎮財政矛盾產生
鄉鎮財政矛盾得到控制后,需要提高財政部門工作人員的矛盾防范意識,可以從改善鄉鎮稅收體系入手。且為避免權責不清導致鄉鎮財政部門后續工作中再次出現矛盾,各地鄉鎮政府可以對財政相關部門進行科學的權責劃分,錢款資金收支需要直接負責人親自簽字取款,實行權責到人制度,按照“誰取款,誰負責”的原則管理財政收支。另外,鄉鎮最高財政管理部門也要加強對資金收支的監管力度,達到支出款項去處可追的監管效果。
(七)其他建議
各地政府可以發揮市場控制能力,為各地營造良好的財政管理環境,對于違反財務管理條例的商戶嚴懲不貸,使鄉鎮財政收支平衡,緩解收支情況。同時將收支情況分層逐漸解決,也可以增加財政收支轉移制度,即按照財權事權一致的原則工作,提高鄉鎮財政部門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少收支情況產生,減輕財政部門的工作負擔。此外,鄉鎮財政部門也應多管齊下的對以往財政工作中的債務進行清理,確保財政部門的資金正常運轉,避免由于資金鏈斷裂造成財政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鎮經濟發展與財政收支情況息息相關。因此,相關部門應提高財政管理效率,保障鄉鎮財政工作平穩運行的同時規避風險。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采取合理手段提高財務內控力度,化解財政收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