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剛
我國有1.14億糖尿病患者,但未診斷者有6130萬人,另有糖尿病前期患者4680萬人。但絕大多數人是有了癥狀才去就診。而相關研究表明,36%的新診糖尿病患者伴有微血管病變,22%嚴重心血管病患者存在未確診糖尿病的情況。
為了做好早篩查早治療,降低糖尿病的并發癥和死亡率,日前,《基層2型糖尿病篩查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在京正式發布。共識指出,篩查應本著選擇適宜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減少接受實驗室血液檢測的人數,同時兼顧敏感性。

共識認為,高危人群篩查更有成本效益比,所以建議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篩查1次;無糖尿病危險因素者每3年篩查1次。其中的高危人群,為具有下列任何1項及以上糖尿病危險因素的成人:
(1)年齡≥40歲。
(2)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損、空腹血糖受損或二者共存)史。
(3)超重(BMI≥24)或肥胖(BMI≥28)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圍≥90 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編者注: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4)靜坐生活方式。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的女性。
(7)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1毫摩爾/升和(或)甘油三酯≥2.22 毫摩爾/升],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征等)。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及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篩查方法首選無創的“糖尿病危險因素評分表”(見左側)來評估,總分≥25分者應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