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
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有時會感覺心跳突然加快,過會兒又變正常,如此反復。事實上,這很可能是一種被稱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簡稱室上速)的心臟病。
57歲的王女士就有過這樣的體驗。王女士一年前開始出現陣發性的心跳加快,發作時間并不確定,經常是突然間發作、突然間恢復正常。嚴重的時候,王女士會同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王女士一開始并未予重視,以為是自己的高血壓又犯了。結果上述情況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她才來到社區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給開了一些藥,經藥物治療后,王女士的癥狀有所緩解。就在上周,王女士的心病突然再次“卷土重來”,且吃了藥后癥狀也不能緩解,因擔心病情加重,她來到三甲醫院求治。
醫生在了解到王女士的情況后,馬上將她收治入院。經耐心問診,細致篩查,心血管病專家進一步確診王女士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中的“雙徑路”型。經綜合評估,專家建議王女士行射頻消融術治療,此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痛苦少等明顯優勢,王女士全家商量后同意了。經周密準備,王女士被推進介入室。僅耗時1小時,醫生們就成功為王女士消融了病灶。術后,王女士的心悸癥狀消失,第二天就能下地走動了。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心臟也具有“電路”和“油路”兩個部分。如果心臟的電路出現了異常就會導致叫作心律失常的心臟病。在心律失常這一大類疾病中,有一種叫室上速。
引發室上速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先天就多長了一絲肌肉(可能還不到頭發絲那么粗),這絲多余的肌肉在臨床上被叫做房室旁路,一般情況下它不參與心臟電信號傳導,不在常規心電圖檢查中表現出來,但是一次偶然的早搏讓它們通上電以后,就會影響整個心臟的電流,使電流在局部某一個環路內不停打轉,每一次打轉都傳導一次電信號,使心臟跳動一次,持續不斷打轉就會導致心動過速發生,這就好像多了根電線導致短路一樣。第二種情況就是在正常的控制心跳的關鍵組織——房室結的區域產生兩條性能明顯不同的路徑,形成房室結雙徑路。這種情況往往在中年以后比較多見,大多和后天心肌老化有關,案例中的王女士就屬于這種情況。
臨床上,陣發性室上速多表現為心率加快,往往突然發作,突然停止,持續時間短至數秒,長至數小時,臨床偶爾見到無休止發作的患者。在情緒緊張、勞累時容易發作,有時也會不明原因地發作。發作時一般心率為180~240次/分鐘。
不過,室上速不發作時患者和正常人一樣,即在不發病時通常并不會有任何不適。特殊情況下引發室上速,除了心率加快,部分患者還伴有胸悶、頭暈、乏力等不適,有時還會出現低血壓,乃至暈厥。如果患者能夠自行數脈搏,會發現心跳極快,以至于數不清心跳次數。部分患者一段時間后又會感到心跳正常,這說明心動過速已經自行終止。當然,也有冠心病患者可能因室上速導致心肌缺血發作而危及生命。
目前,室上速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心電圖檢查,將發作時的心電圖給心血管專業的醫生看即可以確診。但很多患者病情發作時沒有立刻檢查心電圖的條件,等到了醫院時心動過速已經終止,那么這時候的心電圖就有可能是正常心電圖,病情無法被發現。所以,懷疑有室上速的患者可以選擇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又叫holter),如果檢查holter的時候出現心慌,抓住了室上速,憑這個也可以確診。
如果普通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都沒有抓到發作時的室上速,那怎么辦呢?不要著急,我們還有別的誘發手段可以幫助確診室上速,比如經食道電生理檢查。大家都知道,心臟在胸腔內,食道也在胸腔內,有一小段食道與心臟是鄰居,食道下段的前臂和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連,兩者緊挨著,用一根電極,在石蠟油潤滑下,經口咽部到達食道下端與心臟毗鄰處,電極連接體外的部分連接一臺心電放電刺激儀,其發放的刺激經過毗鄰心臟的電極刺激心臟,通過這種方法也能檢查是否存在室上速。
那么,得了室上速應該如何治療呢?一般來說,室上速的治療包括急性期的終止治療、慢性期的預防發作和導管消融根治3個方面。
值得提醒的是,在我們接觸的患者中發現一個常見的錯誤做法,就是在發病時自救藥物選用了速效救心丸或麝香保心丸等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由于室上速發作時心率快,可能造成低血壓,使用擴血管藥物后血壓進一步降低,可能導致癥狀加重甚至造成危險。因此沒有明確冠心病的患者,或發作時沒有胸痛、胸悶等心肌缺血證據的患者,不建議使用上述擴張冠狀動脈藥物。
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我們建議,如果室上速正在發作(也就是心跳加快時),可先試用手指刺激咽部,引起惡心、嘔吐的感覺,通過神經反射可以使心動過速終止,如果一次無效,可多次嘗試。如果多次嘗試后仍無效,則需到醫院就診。一旦經心電圖檢查確診后,會靜脈注射一些藥物幫助心跳恢復正常(建議患者保留急診病歷,供醫生選擇藥物時參考),無效者可考慮食道調搏治療,癥狀嚴重者可能需要電復律。但這一方法僅是在心動過速時的一種急救辦法,并不能真正治好這種病,此后還會發作。目前,唯一能夠真正治好室上速的辦法是“射頻消融手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可改良異常“電線”傳導功能,達到治愈室上速的目的,成功率在98%以上。
那么,是否所有室上速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呢?當然不是。對于發作頻繁、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患者,要考慮積極手術治療。對于備孕的女性,也應考慮手術,因為如果在妊娠期間發作心動過速對胎兒可能具有不利影響,而此時能夠安全使用的藥物也有限。另外,高空作業和經常開車的患者也要考慮積極接受手術治療。對于那些發作不頻繁、持續時間很短就能自行好轉、癥狀輕微、不明顯影響生活的患者可以觀察,暫不接受手術治療。通過緩解緊張情緒、排解憂郁、消除恐懼心理,有時室上速也會自然消退。若仍然心存疑惑或有輕微癥狀,也可以考慮采用中醫中藥進行治療,進行局部及全身的調理,從而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室上速和室速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心律失常。在發作時,患者自我感覺的癥狀都差不多,但室上速是突然發作、突然停止,室速是突然發作、慢慢緩解。在做心電圖的時候,兩種疾病的差別非常大。
治療也不同,室上速通過射頻消融治療,效果非常好。但室速有些能夠通過射頻消融治療;有些必須在控制原有的心臟疾病,比如冠心病之后才能得到控制;還有些需要安裝除顫器。
一般來說,室上速通常頻率小于250次/分鐘,而且很少造成血流動的障礙;而室速的頻率更高,容易蛻變成室顫,數秒鐘患者的前向血流就完全消失,出現意識障礙、猝死等危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