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芝
摘 要:近年來,社會的發展下企業成本結構也有所變化,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企業如果仍舊采取傳統的成本管理是無法滿足基本需求的。故此本文從管理會計入手,針對性的探析了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完善的策略。
關鍵詞:管理會計 企業 成本管理
一、目前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有立足之地,企業則需要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且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也紛紛認識到了成本管理的現實意義,其中,企業需要從本質上出發,不僅要提高產品質量,而且還需要降低成本,但是因為在企業發展中將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了成本管理上,在實施中卻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存在非常多的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成本管理過于片面
對于企業而言,期望能夠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產出,而這則恰恰是企業固守傳統理念的元議案之一,且成本管理過于片面,主要體現在企業并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靈活且科學的運用各種方法對成本加以控制。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當前有非常多的企業在發展運行之中進行了成本轉移,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對長期利益加以分析與研究,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與解決,那么則會導致企業逐漸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二)成本管理方法過于落后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可停留在傳統階段,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然而從當前企業發展趨勢可以了解到,當前大多數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比較落后,所采取的成本管理工具具有單一性,甚至還有諸多企業不追求創新。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應用新技術,但是很多情況下會導致生產過程更加具有復雜性,所以對成本管理也會提出一些要求。就目前而言,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了目標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等,雖然這些方法較為簡單,但是卻無法與時代相互聯系。
(三)成本管理體系未制定約束激勵機制
毋庸置疑,只有保證約束激勵機制的合理性才能實現企業成本管理的科學性,然而在調查中了解到部分企業所制定的成本管理體系并沒有制定完善的約束激勵機制。比如成本資料的填寫、查閱、核算等缺乏監督,長此久往,企業成本管理則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從另外一個方面分析,當前有眾多的企業在發展中將側重點放到了企業管理層上,認為只要通過管理便可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并沒有做人以人為本,沒有以發揮員工積極性為主,與此同時,也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這樣則對員工主觀能能動性的發展產生制約。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中的完善策略
(一)利用和控制變動成本
嚴格意義上分析,在企業發展中成本性態眾多,尤其是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往往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效率,甚至在后期企業決策以及制定各類方案的時候也會產生影響與制約。所以,在新時期怎樣準確判斷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成為了關鍵所在。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
在新時期筆者認為企業在發展中需要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互結合,且還需要針對性的構建切實有效的財務管理模式。其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會計分析報告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對于財務會計而言其基礎是歷史交易事項,主要是對數據進行記錄以及核算,然后通過數據將企業目前的經營情況加以反映與折射,企業領導者與管理者依據數據制定方案。但是對于財務管理而言,主要是通過分析各類財務報表,幫助企業的領導者與管理者找出最佳的戰略方案,并且從企業整體發展入手,實現其有效運行。從整體上分析,雖然兩者的側重點存在差異,但是在構建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上目的卻相同,均以降低成本,提高財務資源使用效率為主,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可以保證核算方法的準確性。
(三)借鑒先進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
在新時期企業的相關領導者需要從本質上出發,尤其是要從自身出發,積極學習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并借鑒其它企業的發展經驗,在從自身角度出發的基礎上,將優秀的經驗與教訓應用到成本管理之中。還有便是在對相關知識加以掌握之后,要將其落實到實處,在改善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的作用與價值,必要的時候要多角度的選擇各類成本分析法,以此消除不增值作業。
參考文獻:
[1]張志友.基于管理會計的財務管理創新思路研究[J].時代經貿,2018(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