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冰
摘 要: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存在本質上的相互對立關系,其關系到我國將來應舉什么旗以及走什么路的大問題。所以系統地比較研究分析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其政治主張以及國家制度等基本問題,以便我國更清楚地區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進而制定相應的措施,以應對民主社會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挑戰。
關鍵詞:民主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民主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間的對比
(一)哲學基礎不同
民主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雖均屬社會主義范疇,但兩者在指導思想和哲學基礎上卻有很大差異,其世界觀、認識論和價值觀截然不同。
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尊重客觀規律,把社會歷史的發展建立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這就為分析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科學社會主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堅持無產階級是解放全人類的戰士,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科學社會主義并未為社會發展建立終極目標,其只是指導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完成無產階級偉大歷史使命的科學理論,其強調客觀規律的重要性,指出了無產階級斗爭的條件和任務。
民主社會主義指導思想有馬克思主義、基督教倫理學、資產階級自由主義、修正主義以及資產階級的哲學和政治學等等。其中基督教理論中的人道主義則成為民主社會主義最看重和強調的一點。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黨綱領以唯心主義的倫理社會主義為哲學基礎,它不是以客觀的歷史事實為發展的依據,認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一種道德的要求,是一種道德的抗議,《關于社會主義和宗教的聲明》(1953年)提出“社會主義政策是一種倫理的具體體現。這種倫理的淵源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非宗教的”,把社會主義看作是通過民主去爭取實現自由、公正和團結的一項持久的任務,民主社會主義還強調“人是目的”。
(二)政治主張不同
首先,民主社會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的“政治民主”。民主社會主義認為,國家是一種支配政治、民族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的人類共同享有的組織體,而非階級統治的工具。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二,民主社會主義承認現存的資本主義國家制度,是一種與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根本對立的國家觀。民主社會主義以現存資本主義國家的認識為基礎對國家性質進行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民主社會主義片面強調民主和專政的根本對立性,民主社會主義國家觀把民主超階級化,其將民主、專政是視為兩大互斥的政治范疇。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認為共產黨的領導、人民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是有機統一的,這是基本規律和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根本原則和實行途徑。
因此,民主社會主義鼓吹多元主義、改良主義、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改良主義。所以,必須增強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揭穿民主社會主義的反科學性質,做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社會基礎不同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本主義剝削的根源在于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工人階級必須徹底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才能使自身得到解放。
在對待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上,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黨曾一度主張消滅私有制。民主社會主義的經濟綱領主張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主的“混合經濟”取代公有制,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必然影響到人們的生產關系與產品分配。在這兩方面,民主社會主義建立和發展工人參與決策和管理的經濟民主,建立和發展社會福利制度。民主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信奉“凱恩斯主義”,既有市場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政府對經濟運行的調控,二戰后至70,80年代,由于資本主義世界普遍經濟不景氣,社會黨的經濟政策在恢復經濟方面確實取得不錯的成效,尤其是福利國家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保證了國民在社會總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良好待遇。
二、劃清兩者的界限
民主社會主義,在1899年伯思斯坦的《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一書中被提出,它作為英國工黨和其他國家的右翼社會黨理論家所宣揚的一種現代改良主義思潮,被世界各國的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工黨所信奉,它以建設經濟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社會民主的“社會主義”為口的,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的基本價值和理念。它與科學社會主義思潮從根本上相互對立,并把工人階級導向了不同的方向,同時也產生了不同的社會變革。
歷史證明,只有科學社會主義才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社會主義思想,只有在科學社會主義指導下才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與其他社會制度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在經濟上,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按勞分配,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在政治上,無產階級政黨掌握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在思想上,馬克思主義處于指導地位。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因此要根據國情制定出符合自己發展需要的特色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產生和成長于資本主義之中,其是以資本主義為基本的準則產生發展的。而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中,還未發展就己被封建殘余勢力以及外國列強勢力所打壓,并未形型。因此,中國并不具備產生和發展民主社會主義的客觀環境。但這涉及到我們應該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問題。為不讓民主社會主義這種錯誤觀點搞亂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我們必須認清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功過是非、發展趨勢,必須劃清兩者的界限,做到道路自信。
三、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民主社會主義是一種改良主義,與我們的科學社會主義存在本質區別。對于民主社會主義我們要根據國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關于道路的問題,習近平這樣說:“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堅持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自立自強與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保證,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至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鄧小平文選(第一至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