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明科
摘??要:一直以來德育的實效性都很難得到保障。最令人困惑的是在德育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的今天,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不高。一方面,德育的方式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方式。另一方面,學生的德育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學生過于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卻忽略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本文從教學科學方法的角度進行探索,分析提升學校德育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德育教育;實效性;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1-0158-01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提綱挈領地講道:“把樹德立人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這是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在教育體系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社會思潮變化萬千,學生在多元化的社會文化中,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在高中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將德育放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并且探索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方式,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1.構建德育體系,實施常規(guī)教學
為什么德育在我國教育工作中一直難以實現高效的目標。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下,德育教育的實效性難以得到保障,學校沒有真正落實德育工作,學生也沒有從認知上重視思想道德學習。學校要構建德育體系,實施德育常規(guī)教學。首先,構建德育教學課程,當然并不是說要將德育單獨設置成一門學科,而是要在學科教學中,強化德育的作用,提高德育的比重。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目標中,要強調德育的功效,注重思想道德的引領,尤其是要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塑造學生。這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其次,也要加強德育常規(guī)教學,就是以班會課、實踐課等形式,落實德育教育的要求。例如,學校可以設置思想道德學習課程,班會課以理論的形式進行指導,實踐課則引導學生將思想道德觀念落實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踐行科學的、積極的、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這是優(yōu)化德育教育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每周一節(jié)班會課,教師創(chuàng)設不同的主題,引導學生參與到思想道德學習活動中。在創(chuàng)設主題時,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和時代貼合的內容。如,誠信、善良、奮斗、孝順、尊重、規(guī)則、愛國、樂學等符合社會主義主旋律的思想主題,都可以納入到班會課和實踐課中,成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突破口。
2.利用網絡技術,組建德育平臺
學生參與德育的積極性不高,一些學生認為德育教育就是“洗腦”。這主要是因為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心中。因此,在探索德育教育方式的實踐中,教師要轉變思路,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施德育教育。在互聯(lián)網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對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指導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學習時,學校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組建德育平臺。例如,學校可以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和社交軟件,組建德育新媒體宣傳系統(tǒng),以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等形式宣傳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引導學生在網絡上也能夠進行思想道德學習。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學校借助學校的公眾平臺,開辟思想道德學習渠道,要求學生定期進行學習,并且在公眾號上進行討論,寫思想道德學習心得。這對于優(yōu)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實效性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
3.構建評價機制,強化實踐引導
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都離不開教育評價,沒有完善的教育評價機制的教育活動,肯定無法實現既定的目標。在探索德育實效性策略的過程中,學校要注重構建德育評價機制,強化德育實踐引導。例如,在期中和期末教學評價中,可以適度提高思想道德表現的分值比重。學生不重視思想道德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教育評價中,沒有體現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沒有將德育納入到教育評價的范疇中。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學校要提升思想道德表現的比重,既要關注結果性評價,還要關注過程性評價。例如,在德育評價中,將思想觀念、學習態(tài)度、待人接物、道德品質、行為表現等各個指標納入到教育評價機制中。并且要落實獎懲制度,對于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的學生,比如,有考試作弊,遲到早退,語言和行為不文明等表現,則相應地扣除思想道德分值,計入到期末評價中。這對于警醒學生,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操守具有很好的作用。
4.小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教育發(fā)展的轉型階段,落實國家的教育基本方針,強化德育的引導性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在探索德育教育實踐的策略的進程中,學校要轉變教育思路,將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機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尤其是在現階段的教育環(huán)境下。國家正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須從上而下進行探索。在課程設置上,將德育納入到常規(guī)教學的范疇中。同時,也要將德育與各個學科的教學有機融合,在各類學科教學中巧妙融合德育的內容。這是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策略。
參考文獻
[1]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張宏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環(huán)境研究[D].遼寧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