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教育系統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中職語文教學當中。本文描述了信息化手段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狀;明確了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適當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改變枯燥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及積極性,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不當的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遵循適當使用原則的基礎上,適當適時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信息化
隨著當前我國教育系統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各類教育以及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目前,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已經開始使用信息化教學,一部分教師仍然排斥使用。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適當采用信息化教學可以將教材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改善枯燥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不當的使用信息化教學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遵循適當使用原則,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完善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當前中職語文教學運用信息化手段的現狀
語文作為中職教育重要的基礎課,其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面包括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學人文等等,可以說非常廣泛。為了擺脫傳統教學沉悶的課堂氣氛,許多教師選擇適當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從教學效果來看,無論是激發興趣還是理解記憶都效果不錯。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師由于技術等原因排斥中職語文課堂運用信息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或較少使用信息化手段。同時,也存在一些教師過度依賴信息化教學的現象。他們往往忽略課堂教學的靈活性,或整堂課照搬課件、完全依賴課件或制作花樣百出的課件以吸引學生眼球。
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對于語文教學的影響
誠然,將信息化手段引入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學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有利影響,但同時若過度依賴、濫用信息化的手段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1.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對于語文教學的有利影響
(1)將中職語文教材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教材內容直觀展現給學生,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像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可以選取與所教授的知識點相對應的圖片資源,并將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內容。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呆板,教師們仍舊按照傳統教學方法,以填鴨方式將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但他們并不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的要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可以給學生呈現了一個立體的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2)使學生深刻理解作品含義。信息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含義。中職語文教材中,會出現許多體裁的作品,諸如小說、詩歌、戲劇等等,這些內容在課本教材中不能完美呈現出來,而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為學生實現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提前獲取課堂上所需要的相關音視頻文件,在語文課堂中進行播放,讓學生對其進行誦讀。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讓學生感受文學作品所產生的魅力,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意義。比如在講到沈從文的《邊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播放一段由這篇小說所改編的電影,讓學生通過影片直觀感受20世紀30年代的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從而了解小說描寫的時代背景。這對進一步深入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起著重要的作用。
(3)改變中職語文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目前,我國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普遍而言是枯燥沉悶的,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不高,參與度不夠,從而影響學習語文的效果。
對于中職教師來說,在語文課堂中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很難達到語文教學活動所預期的效果。中職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長期采用老化的教學辦法,教學內容乏味枯燥的現象嚴重。這使學生在上課時興趣不高。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通過相應的聲音、影像、圖片等手段來開展語文教學,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使同學們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對于語文的學習,首先要了解作家以及作品寫作的背景,學生在了解作家生平及作品創作背景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作家所表達的思想。教師也可以找一些靈活的圖像資料來豐富課堂教學。這可以讓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更加富有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性。
結合教學實際,可以說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開展中職語文教學活動,改變了語文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
(4)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在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板書的形式進行授課,利用教材加板書來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點的學習,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書寫板書會占用大量的教學時間,會限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傳授。在中職語文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教師進行更加方便、更為流暢的教學演示。此種方式會讓教師更好地掌控課堂,并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將更多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
2.信息化手段的不當運用對于語文教學的不利影響
(1)輔助課件喧賓奪主使課堂氣氛更為沉悶。PPT作為教學的輔助課件,主要是對教學進行輔助作用。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依賴PPT課件,全程按部就班講授課件內容,忽視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性,以及課堂的靈活性,照本宣科似地從前到后朗讀課件會使課堂氣氛更為沉悶,更加難以完成知識的傳授。
(2)過度使用課件吸引眼球混淆教學重點。誠然,信息化教學對于改變當前語文課堂的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了吸引學生眼球將課件做得過于花哨過度課件會使學生找不到教學的重點,往往一節課下來感覺內容很多很精彩,課堂氣氛很高漲,精神很愉悅,但不知道教師最終的教學重點是什么。
三、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果
1.遵循適當使用的原則
在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時,要遵循適當使用原則。在中職語文課堂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直接感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從而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適當的使用可以收到好的效果,過度濫用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因此在使用時我們要做到有尺有度。
2.中職語文教師要加強多媒體技術學習
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教師要加強多媒體技術學習。教師可以參加相關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同時可以利用業余時間自學相關內容。只有掌握的技術更為精練,我們才能夠將其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3.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的措施
(1)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制約,任課教師很難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信息化手段運用到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合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動力。在教學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音視頻和圖像等資源把教學素材和信息化手段進行合理的結合,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創設與之相適應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氛圍中去。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2)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當前,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常態,可以優化教學的內容并讓教師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點,豐富自身及學生的知識儲備。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可以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媒體通過大量的音頻、視頻、圖像等資源為學生拓寬知識層面,涉及的課內外知識更廣,這樣使課堂教學更加緊湊,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們對于本課教學資料進行適當的搜集及整理,使學生們在課前對所要學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對于不懂的地方可以標注出來。這樣帶著疑問來進行課程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職語文教育要注重對教育影視資源的利用。教育影視資源具有教育性、審美性、娛樂性等特征。利用好教育影視資源不僅能夠為學生展示積極向上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并提高語文教學的趣聞性,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可以利用教育影視資源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了解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習的動力。利用影視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提高交際能力。利用影視資源開展寫作教學,將他人的生活經歷直觀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提高對人生的感悟,從中獲取寫作源泉。還可以通過播放時事,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形勢。語文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建立影視資源庫,方便及時調取,還要及時更新影視庫,將最新的視頻呈現給學生;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合適的資源;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視頻進行加工,去粗取精,使其更加適合教學的需要。
(3)利用手機閱讀開展閱讀教學。目前,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教師利用智能手機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手機上下載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手機上閱讀,為學生布置適量的任務,例如講述故事梗概、查其中的生字詞以及談談自己的理解等,讓學生從每天的閱讀中收獲新知識、提升閱讀能力。另外,利用手機開展閱讀教學也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擴展學生的寫作空間。
(4)開展網絡教學。中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開展網絡教學。網絡教學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構建者,教師是知識學習的組織者同時是指導者;教材所提供的內容是學生構建知識的參考,媒體是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方式。網絡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能夠讓學生感受直觀的變化,促進學生的交互學習。例如,網絡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習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內容,還能夠以聊天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習。網絡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知識,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在網絡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網絡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不需要給出學生答案;幫助他們搜集、加工和處理相關的信息,讓學生與其他學生交流;要幫助學生分工開展對語文問題的研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要把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到專門的網站上,讓學生交流。可以說,網絡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自由的學習環境以及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傳統的課堂教學分散化、個別化,為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基礎。當然,中職院校在開展網絡教學時應注意合理分配網絡教學課時、限制學生的網絡訪問等。
四、小結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參與度較高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式、研究式學習。本文描述了信息化手段在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狀,并通過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對于當前語文教學的影響的分析讓大家認識到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在當前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對于如何運用信息化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能夠完善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彥飛.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2017(38).
[2]王品.中職語文教學與信息化技術[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
[3]李玉紅.中職語文教學培養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4]苗婷婷,王琳.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研究[J].求知導刊,2014(9).
[5]王霜玲.《議論》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兼談信息化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 2012(34).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信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