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夢穎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不同肺炎支原體(MP)感染病期嬰幼兒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水平動態及其對患兒臨床治療意義。方法:2018年1月25日-2019年1月25日,我院兒科共治療104例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其中包括52例恢復期以及52例急性期,以這104例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為研究對象,依據患兒的就診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同期選擇我院52例體檢的健康嬰幼兒為對照,比較各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以及炎癥因子水平。結果:急性期以及正常組的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恢復期,且急性期以及正常組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與恢復期相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急性期以及恢復的hBD-1水平均低于正常組、hBD-2水平均高于正常組、hBD-α水平高于正常組,且各組間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嬰幼兒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免疫功能會受到損傷,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同時,炎癥因子水平也可發生異常,此時檢測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以及炎癥因子水平,有利于及時了解病情,作出正確治療,具有臨床指導意義。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免疫功能;炎癥因子水平;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臨床兒科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近年來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漸趨于低齡嬰幼兒。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機制,但是該疾病可對于嬰幼兒的免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發病后,患兒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嘔吐等[1]。2018年1月25日-2019年1月25日,我院兒科共治療104例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同期選擇我院52例體檢的健康嬰幼兒為對照進行研究,具體研究內容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25日-2019年1月25日,我院兒科共治療104例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其中包括52例恢復期以及52例急性期,以這104例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為研究對象,依據患兒的就診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同期選擇我院52例體檢的健康嬰幼兒為對照。恢復期患兒男女比例為24:28,平均年齡(5.21±1.29)歲;急性期患兒男女比例為23:29,平均年齡(5.32±1.17)歲;正常組男女比例為25:27,平均年齡(5.28±1.35)歲。各組患兒均無營養不良、遺傳代謝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各方面資料均無差異,P>0.05。
1.2 方法 采集樣本:分別取6ml的3組嬰幼兒清晨空腹靜脈血,將其中3ml置于未抗凝管,另外3ml置于抗凝管[2]。
1.3 觀察指標
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檢測方法為免疫散射比濁法,取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及配套試劑盒進行檢測。
細胞炎癥水平:包括hBD-1、hBD-2、hBD-α,檢測方法為雙抗體夾心ELISA法。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主要為計數資料,數據資料采取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代表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若組間比值P<0.05,可判定本次研究存在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2.1 免疫球蛋白比較 急性期以及正常組的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于恢復期,且急性期以及正常組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與恢復期相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2.2 細胞炎癥水平比較
急性期以及恢復的hBD-1水平均低于正常組、hBD-2水平均高于正常組、hBD-α水平高于正常組,且各組間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小兒呼吸道腔粘膜柔嫩、且呼吸道管腔狹窄,呼吸道粘膜的纖毛運動較差,當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患兒難以排出分泌物,造成了呼吸困難,嚴重情況下可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3]。相關研究發現,肺炎支原體感染在發病以及發展的過程中,機體免疫功能以及炎癥因子均存在異常,應加強監測,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此外,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因而監測免疫功能以及炎癥因子具有重要意義[4]。
目前,臨床身為完全明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機制,發病后,可導致機體免疫反應以及細胞免疫發生異常,免疫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在免疫細胞中,主要為淋巴B細胞,可涉及的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此外,感染病原菌后,機體可發生炎癥反應,通過炎癥因子聚集和浸潤,可清除病原菌[5]。
綜上所述,嬰幼兒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免疫功能會受到損傷,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同時,炎癥因子水平也可發生異常,此時檢測嬰幼兒的免疫功能以及炎癥因子水平,有利于及時了解病情,作出正確治療,具有臨床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張必旗,戴小萍.肺炎支原體感染不同病期嬰幼兒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動態變化[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9,13(01):54-59.
李艷紅,陳永森.不同肺炎支原體感染病期嬰幼兒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動態變化[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02):240-243.
陳美元,黃麗珍,鈕文思.嬰幼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期與恢復期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兒科藥學雜志,2014,13(12):24-26.
孟慶祝,沈英鵬.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免疫指標變化及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雜志,2016,44(6):605-607.
史碩達,周育洋,莊婧.不同病期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免疫功能動態變化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