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姣
摘要:基于當前的國際經濟背景,我國外貿企業面臨著更不確定的匯率風險。為了應對面臨的困境,我國外貿企業應培養專業人才以提高管理水平,強化風險管理意識以規避風險,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以套期保值,做好風險敞口以應對市場化變動,調整經營策略以實現風險控制。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外貿企業;匯率風險;金融衍生工具
中圖分類號:F74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1-0017-02
2018年3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這場意欲遏制中國發展的貿易戰對砥礪奮進的中國外貿企業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與不確定性,我國外貿企業應該主動求變,在不斷變換的世界經濟格局中贏得先機,以保障其國際貿易業務的正常發展。
一、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類型分析
(一)交易風險
外貿企業交易活動是連續行為的不連續進行過程,尤其是從企業合同簽訂之日到債務清算期間,企業不可避免地要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各種可能。交易風險時由于交易時間與結算時間無法實時進行引起的收益或虧損的風險,如,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時,從交易發生到貨款結算跨越的這段時間內產生了匯率波動,這種波動往往會帶來結算風險——由于前后匯價不一致導致的或損失、或盈利的風險。也就是說,企業在“以外幣進行貿易結算、貸款或借款以及伴隨外幣貸款、借款而進行外匯交易時,都有可能產生交易風險。”[1]
(二)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又稱經營風險,外貿企業的經濟風險是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導致并影響了企業產量、成本等基礎性因素,它對企業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是巨大的。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人民幣貶值意味著出口商品的其他貨幣價值下降,增加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反之,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不利于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可以說,經濟風險是匯率變動帶來的臨時的價格變動,這種變動既有可能影響企業的銷售額、營業額以及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也有可能會造成企業生產生存環境的長期性甚至永久性變化。
(三)折算風險
折算風險又稱會計風險,外貿企業折算風險是指外貿企業處理資產負債表過程中,將實際使用貨幣轉換成結算外幣時,由于匯率變動而導致的賬面不符的可能。折算風險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實際交易與結賬結算的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造成的。一般而言,折算風險是一種名義風險,它改變的是企業的賬面價值,借助折算風險指標項,能夠全面把握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對外貿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型企業,但對出口型企業則會造成經濟虧損,反之,人民幣貶值時的情況恰好相反。匯率波動帶來的折算風險往往會影響企業利益下降或是股價下跌,從而造成融資困難。
二、當前外貿企業面臨的外貿環境分析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公布調查報告稱,“中國的措施不合理、具有歧視性、并且給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者限制,”[2]并于2018年3月決定對來自中國的價值約500億美元設計1300多個品種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中國政府被迫采取反制措施。連續的幾輪博弈,貿易戰愈演愈烈。進入2019年以來,雙方代表進行了多次磋商。
美國政府引發的加征關稅政策嚴重挫傷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其塑造的“強勢美元”形象不過是借助“吸引全球資金以推動本國經濟恢復,”[3]更進一步分析,不難發現,我國外貿企業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首先,國際方面。一是國際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直接影響了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尤其是導致了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回落。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紛紛下調2019年世界經濟和國家貿易增長預期。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升溫。2019年以來,由于生活必需品供應量增長減弱,保護國內外貿企業避險的需求不斷上揚等趨勢,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強力推進“美國優先”單邊主義政策嚴重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對國際貿易穩定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和深刻影響。
其次,國內環境。一是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壓力依舊。相關報告指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勢頭保持不變,2019年前兩個季度,國家經濟運行整體平穩,超過預期。國內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轉型升級成效進一步凸顯,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和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當然,現階段經濟運行壓力與困難仍然突出,尤其是經濟發展中的周期性、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中美貿易摩擦中部分企業遭受加征關稅影響,產能轉移刻不容緩。二是對外貿易發展穩中提質。一方面國家貿易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政府持續深入推動落實穩定外貿政策,優化金融服務流程,加大企業出口信譽擔保,提高產品退稅率以及加大加快境外資金支持力度等措施,外貿經濟發展動能不斷提升。更進一步而言,我國政府不斷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通過國際國內戰略布局,加大新生外貿產業的扶持力度,調整經營主體和產品鏈結構,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外貿業態的良性發展。
三、中美貿易摩擦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策略
(一)培養專業人才以提高管理水平
人才戰略是企業發展的首要支撐,缺乏匯率風險管理人才是導致我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非專業人員“難以對未來匯率走勢作出科學判斷,無法對匯率風險作出正確的識別和測量。”[4]另一方面,外匯交易以及外匯風險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如果不是專業的內審人員,很難發現潛在的風險點。由此,培養專業人才是提高匯率風險管理水平的第一要義,也是快速提高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同時,培養的人才是否能留得下——建立企業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主動應對
在國際貿易交易過程中,無論是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都有可能給外貿企業帶來匯率風險,所以,企業應該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主動預估可能的匯率變動,以在損失擴大之前及時采取相應的避險措施,從而對“面臨風險的外幣資產或負債項目進行調整或保值。”[5]建立匯率風險預警機制的關鍵在于確立預警指標體系和暢通預警結果上報通道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在借鑒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建構預警模型,并借助德爾菲法、風險樹法等開展預測;后者指的是預警結論應該直接送到管理層、決策層,能夠起到實效。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有效化解匯率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是關系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戰略性問題, 有必要把匯率風險管理預警機制“納入企業戰略管理決策之中,在企業長期競爭戰略的基礎之上考慮匯率風險管理。”[6]
(三)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以套期保值
提高外面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不僅需要企業加強自身規避風險的能力,還需要良好的外部宏觀金融環境的支持。例如,我國的商業銀行可以研發多樣化金融衍生產品,借助利率互換、貨幣互換、外匯資金管理或外匯期權等產品鏈幫助企業化解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更進一步而言,商業銀行可以配合消費進口材料的外貿企業進行積極的套期保值,從而有效改善企業財務狀況。目前看來,我國外貿企業較多選擇遠期結售匯規避匯率風險——這是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控制后期匯率變動風險的方式。
(四)做好風險敞口以應對市場化變動
做好風險敞口是我國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獲得更好發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有機會、有目的地做好風險敞口及其成本測算,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應對能力。一般而言,企業為了更好地應對匯率風險,往往會進行結算測算時做好不同幣種之間的兌換預案,甚至有些還會利用銀行結算工具獲得相應的付款賬期,這種方式有利于企業明確未來的匯率風險敞口,有利于企業針對影響企業成本或收益的匯率變動做好充分地準備,提高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
(五)調整經營策略以降低風險成本
對外貿企業而言,匯率變動將對公司的生產成本、產品價格以及銷售量等基本要素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利潤和市場占有率。而匯率變動往往是不可控的,是在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無法意料并作出充分準備的,所以,面臨突如其來的匯率變動,外貿企業應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消除不利因素。首先,外貿企業應做好供應鏈管理,分散原材料供應商,調整產品定價策略,對流動資產部分進行套期保值,加大研發投入等舉措,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其次,外貿企業可以實行配對管理、平衡貿易的方式,即簽訂交易協議后立即進行一筆同幣種、同金額、同期限但資金流向相反的交易,將匯率風險彼此對沖。最后,外貿企業應積極尋找彼此信任的公司,與之建立堅實的信用基礎或與之達成現金流交換協議,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
參考文獻:
[1] 張 弛.淺析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J].經濟視角,2009(10):44-46.
[2] 盧夢霞.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與對策——從“301條款”出發[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9(4):105-109.
[3] 肖銘彬.新形勢下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3)中旬刊:194,196.
[4] 吳肖林.中小型出口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20-26.
[5] 鮑 驊.我國外向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探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1):83-84.
[6] 王曉旭.我國跨國公司匯率風險管理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35):111-112.
[責任編輯: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