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焱
摘 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的經濟效益除了來源于生產產品(或服務)的銷售外,原材料的采購成本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國企由于采購數量與金額大,在采購供應環節更應加強內部控制。廉潔風險防控有利于預防國企采購中出現的腐敗風險,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損失,成為國企發展的必要管理手段。
關鍵詞 國企 物資采購供應 廉潔 風險防控
腐敗是各國政府重點打擊的一類職務犯罪行為。近年來,為了避免腐敗現象的發生,各國把風險防控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將反腐工作從事后懲戒逐漸發展為以預防為主的預警機制。在物資采購環節的風險防控和廉潔建設,對提高企業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國企采購供應環節實施廉潔風險防控的意義
國企作為國家在重點領域或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的代表,在原材料采購供應環節中具有采購物品種類多、數量大、質量要求嚴格、采購金額龐大等特點。而國企在采購環節中,按照國家規定通常采用集中采購(俗稱總部集采)的方式,以減少采購成本,節約時間,提高采購效率。國企的一個采購員,往往負責一個或幾個品類的物資采購,因而每天接觸的采購數量與金額十分龐大。
伴隨市場競爭壓力,原材料供應企業為了獲取采購訂單,往往會與國企采購人員進行頻繁的溝通往來。為了達成銷售,或者擴大本企業產品在國企原材料供應中的占比,供應企業會想出各種方式以利益誘惑采購人員,使得國企采購供應環節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因此,增強采購人員廉潔風險意識,加大風險防控,勢在必行。
二、目前國企采購供應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廉潔風險防控認識流于表面
很多企業在廉潔風險防控方面雖然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但并未實際開展工作,尚未形成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有效聯動,導致廉潔風險防控只表現在形式上。
(二)采購供應環節的風險防控手段缺失
第一,采購環節的監管缺失。國企采購供應環節涉及的關鍵點比較多,例如采購計劃的制訂、采購頻率與資金周轉、單次采購的金額與數量、物資短缺時替代品的使用、采購物品的結算,尤其在采購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對采購價格的把握。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經濟價值,忽視了任何一個環節的控制,都有產生腐敗的機會。[1]
第二,公司內部有關采購供應的監控缺失。國企的生產、質檢、財務、倉庫等部門,只是采購環節的需求或服務部門。如生產部門僅負責采購需求的提出,財務部門僅負責審核采購訂單并付款,倉庫僅負責進出、保管采購物品。上述本應連貫起來的采購廉潔監控部門,往往只履行本部門的職責,無法形成完整的風險監控鏈條。
三、采購供應環節廉潔防控要點分析
第一,采購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備,著重規定和處理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應對處理等。
第二,對采購人員的權限規定,采購杜絕單一品類一人單獨負責的情況,即采購權適當分散;降低采購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在采購部門內部實現橫向監督。[2]
第三,對外部供應商給予廉潔通告,以配合國企正常運行,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萌芽。
第四,切實打造國企內部從上到下各部門對采購環節的整體監控網絡。
四、國企采購供應廉潔風險防控措施探討
(一)明確采購廉潔風險防控的基本原則,開展全員思想動員與培訓
國企必須將采購供應環節的廉潔風險防控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原則,在任何時候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原則、過程受控原則、動態變化原則和全員參與原則。把識別采購環節風險放在首位,正確認識采購工作的重要性責任及給企業帶來的影響,讓企業全員認識到“采購是給公司節約成本,合理開支的一個重要環節,采購部門存在腐敗現象,企業國有資產就會受到損失”。號召企業全員重生產的同時,開展廉潔風險防控的動員會,明確采購環節關鍵點,在企業內形成抓生產、抓成本兩手都要抓的局面。[3]
(二)加強采購供應環節的制度建設與流程管理
國企的管理行為,需要有制度和流程作為管理支撐。針對采購供應環節廉潔防控要點,要從制度上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約束,形成不敢貪、不易腐的懲戒與保障機制。
規范業務流程,健全規章制度。可以將采購工作限制在框架范圍內,防止出現自由裁量和采購權力過大的情況,對采購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重點說明與監控,及時糾正采購人員的行為偏差,從根源上避免出現貪腐苗頭和傾向性。[4]采購部門制度流程的規定從供應商接觸環節開始,就將反腐倡廉工作提上日程,在各種采購工作的節點上,都有完整的規定與要求約束,碰到紅線就有對應的處罰,嚴重的將追究相關責任,這就從制度上實現了廉潔風險控制。
(三)加強采購部門人員管理
第一,從對企業負責的角度出發,對擔任采購部門的人員進行多方面考察和嚴格篩選。堅持對采購人員配備要求如下:學歷與專業背景符合企業采購物品的職業需求;在企業有較長的工作經歷,了解企業生產要求;最好是具備較高政治素質的黨員同志;有招標管理經驗等等。
第二,實施采購內部輪崗交換制。對采購內部關鍵崗位和核心采購物資的管理人員,包括采購助理相關崗位人員在內,對采購品類的管理不能一成不變,要實施定期輪換制度。這樣不僅有利于采購人員對企業采購原材料物資品類和要求的綜合了解,更有利于打破與供應商之間的動態聯系,確保采購人員單純做采購工作,減少因與供應商聯系易產生腐敗情況的苗頭。
第三,實施部門內外人員的流動。采購部門作為國企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部門,必須時刻保持人員的廉潔性。為避免采購與相關各環節的腐敗傾向,定期進行采購部門內外人員的流動非常必要。通常,每年采購部門的人員與部門外人員輪換10%左右,不會影響企業采購工作的正常運轉,有了嚴格的制度、流程做規定,新成員也會很快融入實踐工作中來。
(四)實施全過程管理,構建立體的采購供應環節風險防控體系
在企業內形成縱向業務流程的梳理,與采購相關的生產、質檢、財務、倉庫等幾個關聯部門一起,形成對采購工作的環狀立體閉合性的監督,形成一個采購行為,多個部門監控,一個采購單子,多個部門簽字把關的常態。其他部門反過來對采購進行監控。例如,質檢部門的常規檢查和抽查,形成的質量反饋制約;倉庫供應原材料入庫驗收工作,形成對采購產品數量、質量、包裝規格等物品情況的反饋;財務審核付款單原材料規格與單價、付款單簽字與付款時間,結合采購預算管理與庫存管理等情況,形成對采購報價、付款周期與費用預算、庫存周轉率的監督反饋等等。
(五)實施陽光采購,大力推進招標工作
國企作為國家戰略生產部門,采購工作往往需要通過招標來實現。在招標工作過程中,要集采購部門與生產、企業管理部門一道,合理選擇采購方式,成立招標中心和評標委員會,對招標流程、招標方案和招標文件審查實施三公開原則,確保招標工作的公平、公正。
五、結語
國有企業擔負著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國有資產的采購供應環節,資金量大,相關人員受到利益的誘惑容易產生貪腐現象。為降低國企采購成本,提高效益,必須從思想意識、制度管控、人員管理、采購舉措等方面加強風險預警與控制,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承擔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擔。
(作者單位為中鐵物資集團東北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楊洪柱.淺析物資采購企業廉潔風險防控的管理[J].化工管理,2016(01):117.
[2] 韓琿.石油企業物資采購廉潔風險分析與防控措施[J].中國石油石化,2017(09):124-125.
[3] 孫菁菁.物資采購企業廉潔風險防控分析[J].中國市場,2018(06):145-146.
[4] 蔣山.石化企業物資采購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探討[J].石化技術,2017,24(11):15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