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壹萍 于學英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當今時代,外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語言,是國與國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在外語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每一位外語教學工作者首先思考的問題。通過分析外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阻礙因素,提出外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通過立足教材內容的整改,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多元化的交際能力;培養學生探索能力;活躍課堂氛圍,拓展創新思維;教育者樹立創新理念,為教育創新打基礎;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拓展創新思維的維度。
關鍵詞:外語教學 創新思維 探索 策略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190-02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當今時代,外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語言,是國與國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推進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解決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與國際人士順暢交流。我國的教育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不夠重視。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常常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長期以來,老師只重視課堂上知識的灌輸,讓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從而抑制了學生思維與智力的開發。時代的發展無形中對大學生外語學習提出了新要求,大學外語教學也要更加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近年來,創新思維能力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便成為高校外語教學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標。
一、創新思維能力概述
創新思維是思維活動中層次最高的思想活動,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創新思維是指運用新穎的、獨創的方法,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產生新思想、新假設、新原理的思維。創新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創新思維包括想象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思維等思維活動。創新思維既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層次,也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動探求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高校在外語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阻礙因素
1.外語教師教學方式傳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教育體制改革,大部分年輕外語教師已經能夠靈活有效地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外語教學,但還有一部分教師仍然采用陳舊的傳統教學方式,如課堂上一味地傳輸知識點,不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和獨立思考的空間。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在外語課堂上只是被動地做筆記,記住知識點,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習外語的主動性,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不利于國家綜合能力較高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2.教材內容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
大學外語教材改革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教材內容過于陳舊;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于外語學習的熱情;尤其是教材中的討論部分,話題落后沒有新意、思想陳舊,限制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的發展。顯然,以往傳統的教材內容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學外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
3.缺乏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
很多大學生雖然對學習外語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缺乏一個適宜的外語學習環境。很多高等院校雖然意識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外語環境的創造,更沒有為大學外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機制;使很多大學生想學好外語,又苦于沒有氛圍,甚至沒有場所去應用。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必須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三、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具體策略
1.立足教材內容整改
整改教材內容,刪除落后的思想觀念,使教材內容緊跟社會發展。教材中問題設計多樣化,以啟發式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思維方式的創造性。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揚棄及新知識的融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培養學生多元化的交際能力
在大學外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單純地學好外語就行了,還要培養學生多元化交際能力。各高等院校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條件和環境,如注重專業知識的強化,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這也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學生參加各項實踐活動的基礎。另外,采取有效方式對學生外語學習進行檢測,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外語教師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加強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實現大學生學習外語知識的多元化。語言本身就是一個輸入與輸出的過程,讓學生深入到實踐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學生探索能力
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探索能力對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營造出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制定有趣的外語學習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從而調動他們對外語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講究策略,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隨時調整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多表揚學生,增強他們學習外語的自信心。教師還要精心備課,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自發地對外語學習進行探究。
4.活躍課堂氛圍,拓展創新思維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提高教學效率,從而能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發地探索外語學習的奧妙,并從中獲得快樂和自信,達到外語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目的。
5.教育者樹立創新理念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創新教育,創新思維十分重要。新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創造性思維離不開優秀教育者的創新理念和實踐活動。那么教師作為教育創新的指導者,在創新理念的基礎上要敢于突破,樂于嘗試,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完善自我,因材施教,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力求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下的創新型人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就業與工作的競爭力。
6.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也被稱為輻射思維,指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問題,從而得出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思考與發言的機會,帶動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問題,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然會結合已知知識去探索發現未知問題,培養創新思維,從而打破定向思維,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結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當今時代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我們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全面發展、實現與國際人士順暢交流、促進國際間友好往來與經濟的繁榮昌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過程在大學外語教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