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是最為基礎的音樂課程之一,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必須要認真地學習視唱練耳。從現實情況來看,幾乎所有的音樂學院都會開設視唱練耳課程,并將其設置為學生必須要學習的課程,因為視唱練耳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敏感能力,通過視唱練耳的練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進行理解。而由于視唱練耳課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對其進行掌握具有一定難度,所以音樂教師應合理實踐多學科滲透式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爭取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
【關鍵詞】多學科;滲透;視唱練耳;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6-0129-02
在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當中,視唱練耳最具代表性,合理開展視唱練耳教學能夠對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音樂教師對視唱練耳教學的開展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視唱練耳的作用在現實中無法發揮。針對這種情況,應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科滲透性,以學科滲透性原則為基礎提升教學效率。所謂學科滲透性原則主要就是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互補。音樂是一門藝術課程,它與其他很多學科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些因素的聯系,通過學科滲透的加強有效提升視唱練耳教學的質量。據此,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視唱練耳課教學現狀分析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分析,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視唱練耳課的教學現狀。具體來說,視唱練耳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對視唱練耳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種綜合知識,無論是鋼琴知識還是聲樂知識,或者是樂理知識、音樂賞析知識等,都需要包括在其中,所以教師應該在視唱練耳課堂上合理地整合相關教學因素,將視唱練耳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地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培養,促進學生進步。
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雖然我國很多高校都對視唱練耳課進行了開展,但是視唱練耳課的實際教學效果卻往往不容樂觀,很多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缺乏對視唱練耳重要價值的認識,在他們看來,學生對音樂進行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表演,而視唱練耳課卻不能夠對學生的表演能力進行增強,所以他們對音樂課程教學側重于外在的教學方面,忽視了視唱練耳課程。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視唱練耳課程的過程中,僅僅是將視唱練耳看作是一種技術培訓方式,通過單一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視唱練耳進行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忽視視唱練耳,甚至會對整體音樂課程的學習都產生抵觸感。
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影響了學生對視唱練耳進行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除了加深對視唱練耳的正確理解之外,還必須要認識到其他學科知識與視唱練耳的相關性,在教學過程中對多個不同的學科進行滲透,進而徹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多學科滲透式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實踐措施
(一)聲樂教學滲透視唱練耳
音樂教師應對多學科滲透式視唱練耳教學模式進行實踐,在現實情況中,很多學科的知識都與視唱練耳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例如聲樂知識、樂理知識、鋼琴知識、和聲知識、音樂鑒賞知識等等,所以,教師應在掌握全方位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因素進行滲透。先從聲樂教學的滲透來看,雖然視唱練耳課程在音樂專業屬于理論基礎課程,但是在視唱練耳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必須要學會對理論進行應用,尤其是在視唱時,學生不僅僅要進行合理的呼吸換氣,同時還需要掌握咬嘴吐字的方法。在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給予學生很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視唱訓練,但是枯燥的訓練無法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感,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將聲樂教學融入視唱練耳中,可以在學生感到疲倦時向學生講述聲樂知識,并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歌曲讓學生合唱,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能夠較好地輔助視唱練耳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二)樂理教學滲透視唱練耳
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樂理知識基礎,就能夠在視唱練耳的學習過程中較為輕松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由此可見,樂理教學與視唱練耳教學的聯系較為密切,在進行視唱練耳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將樂理教學的相關知識滲透其中,整體的教學內容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相關的樂理知識進行學習,之后再開展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視唱練耳與樂理知識的整體性進行認識,充分保證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授與節奏相關的知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三)鋼琴教學滲透視唱練耳
由于視唱練耳的教學過程基本是以鋼琴為伴奏,所以在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中,無論是節奏訓練還是高音訓練,或者是節拍訓練,都與鋼琴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認識到鋼琴與視唱練耳積極意義的基礎上,教師可通過鋼琴伴奏對學生感知多聲部音樂的能力進行增強,與此同時,將鋼琴教學滲透到視唱練耳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樂理知識去判斷音樂的色彩變化,加強對樂曲的分析,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四)和聲教學滲透視唱練耳
在視唱練耳教學的過程中,和聲訓練較為重要,也較為必要,所以想要發揮視唱練耳教學的作用,就必須要將和聲教學滲透到視唱練耳教學當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述一些基礎的和聲知識,并對學生開展理論指導。
另外,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對和聲知識進行補充,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詮釋視唱練耳教學的價值。
(五)音樂鑒賞滲透視唱練耳
音樂鑒賞能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視唱練耳教學也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音樂鑒賞與視唱練耳的聯系較為密切,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對音樂鑒賞進行滲透完全是可行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相關的音樂片段,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賞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感官系統進行刺激,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提升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升視唱練耳的教學效果。
教師應該在視唱練耳課的實踐過程中選取深受學生喜愛且具有藝術價值的歌曲,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這也能夠為學生提供訓練聽力的動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
單一的視唱練耳訓練會導致學生產生惰性,另外還可能會引發聽覺疲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為學生安排過多的訓練內容,而是需要對學生的音樂興趣進行提升,增強學生對音樂要素的理解,注重啟發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加深對樂曲內在藝術性的把握。想要真正地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
在視唱練習中,老師往往強調學生注意音準問題,卻忽視了音樂的情感,導致學生很難認識到視唱練耳的價值,所以教師應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學生的情緒,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音樂情感進行培養,強調學生在唱歌時的情感投入問題,讓學生學會調動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演唱過程中。
三、結論
綜上所述,視唱練耳能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敏感能力,通過視唱練耳的練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進行理解。此外,由于音樂是一門藝術課程,與其他很多學科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些因素的聯系,通過學科滲透的加強有效提升視唱練耳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奇陽. 高師視唱練耳課程學習消極心理因素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以福建省莆田學院藝術系音樂教育專業為例[D].福建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