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才 季東軍 劉曉春
摘? ?要:互聯網具有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特點,在高等職業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為高職學生們學習的好幫手。文章基于“智慧樹”平臺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踐應用,以“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為例,闡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過程,并總結經驗和做法。
關鍵詞:“知到”教師端APP;混合教學模式;線上線下
1? ? 課程與教學現狀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是一門綜合應用較強的課程,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講述機械安裝、氣動技術、傳感器技術、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技術、工業組態等方面的內容,是一門綜合應用學科,也是培養機電專業高素質符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課程。目前,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課程知識面廣,內容繁多,課程學時數少,課上教師不能講解全部知識點。(2)實踐教學環節完全安排在課上教授,實訓項目內容與企業生產性項目貼合度不高、實訓軟硬件配置不匹配,不能體現先進性、創新性,達不到機電專業理想的人才培養目標,迫切需要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前言信息和技術等,從而得到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補充。(3)傳統教學方法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4)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課上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聽,師生之間互動差,教師無法實時獲得學生學習情況及反饋。本文針對“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課程教學改革,旨在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2? ? 課程教學實踐設計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是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氣動技術、電氣控制技術、PLC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培養學生自動機與自動線項目設計、安裝、調試與維護、維修等方面的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開拓創新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從事職業崗位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課程線上資源的準備
2.1.1? 教學視頻和教學PPT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細化教學內容,要做好課程知識點錄制視頻、教學PPT、教師教學基本要求等學習材料及有助于學生輔助學習資源、拓展資源等課程資源,一并上傳至課程平臺上,供學生學習使用。
2.1.2? 測試題與作業
教師要根據課程準備好測試題和課程作業,測試題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有效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反饋共性問題;課后作業是教師面向教學目標通過課程內容設計的。作業可以線上線下發布,可以作為學生課程前期預習準備也可以作為課程后期進行自評和復習。
以上課程教學資源需要教師日臻完善、不斷更新,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教師結合企業實際應用精心設計完成,不是隨意、簡單的拼湊。
2.2? 前導知識
課堂教學是在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室,針對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及評價。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出學生錯誤率高和共性的問題,教師進行詳細講解。線下實踐操作環節,以學生為主,自行實踐操作,教師以觀察指導為主,觀察各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時與學生互動交流,當操作過程中各小組遇到共性問題要重點講解,突破難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局限于課堂交流,線上教學可與學生實時互動,能夠增加師生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容易捕捉學生的興趣點,彌補單一課堂教學不足,提升教學效果。
2.3? 考核評價
線上線下混合式考核,線上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會彈出問題供學生回答,教師也可以在平臺上發布問題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評定學生是否親自觀看視頻。線下教師根據項目任務將考核內容設計成游戲問答或搶答的方式進行測試,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督促了學生學習,檢驗了學生學習效果。
3? ? 教學案例
以“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中項目二“分揀系統的運行與調試”教學內容基于智慧樹平臺知到教師端APP為教學案例,詳細闡述教學過程。
3.1? 線上導學
教師活動:通過知到教師端APP創建上課班級群,利用智慧樹平臺發布分揀系統的運行與調試任務,推送教學資源,例如教學PPT、圖片、小視頻等[1],讓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自動分揀系統的知識點,學習過程中回答問題;教師在群聊中發布問題,進行相關測試,創建問答討論活動,線上答疑,互相交流,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檢驗學生學習效果;通過數據分析,總結反饋,調整設計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下發任務清單,梳理學習任務,自行下載本次課程教學資源,如教學PPT、圖片、電子文本、小視頻、測試題等,線上觀看學習教學視頻等資源;通過自主學習,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課程作業或測試,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利用知到學生端發送到學習群中,與老師和同學共同交流、學習。
3.2? 線下導學
教師活動:教師通過知到教師端APP發起簽到,系統會將簽到信息發布到學生端,學生即可參與簽到。總結歸納分揀系統的運行與調試線上導學,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出學生共性問題,引出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采用任務驅動、頭腦風暴、演示操作、研討學習等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過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重點、難點突破。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互動方式:投票、隨機點名、搶答和問答。通過以上的互動方式,鞏固學生課上所學知識,檢驗集中授課教學效果。
課堂以分組形式進行教學,此種方式不但可以鍛煉學生自主思考及判斷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增強團隊意識,凝聚向心力[2]。
學生活動:學生認真總結課上教師所講教學內容,吸收課堂知識,掌握重難點,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如課堂上搶答或限時答題、投票等,強化記憶,掌握知識點;針對教師布置的任務,獨立完成分揀系統的運行與調試學習任務。
3.3? 課后拓展
教師活動:利用平臺或知到教師端APP發布作業(拓展訓練項目),要求學生限時完成,設定分值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改進教學內容。發布學科發展動態,如: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相關材料以及國內外發展與研究動態等相關材料;另外,教師也可發布調查問卷,實現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的了解,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
學生活動: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拓展訓練項目),加深知識的消化吸收,拓展知識面,并且可以通過知到學生端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鞏固自己的學習內容。
4?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對比
混合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顛覆了以教師為主的講授式教學過程,教師重構教學內容,將每個知識點錄制成一個微課,供學生自主學習,代替了教師面授。教師針對每次教學內容準備課前導學測試內容,掌握學生線上學習效果,根據學生學習效果設計線下教學,線下教學以學生為主?;旌鲜浇虒W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3],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當課程結業后,平臺中的互動相對減少,課程群處于“沉寂”狀態。
5? ? 結語
通過實踐應用對比,可以明顯看到,較之傳統的面對面教授法,混合式學習具有明顯的優勢:
(1)面對面教學手段的使用減輕了網絡學習中學生可能存在的孤獨感和認同感,加強了師生關系。(2)網絡教學手段的使用減少了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可以更多地訪問所需資源,靈活性強。(3)教學資源得到了更有效、充分的使用。(4)解決了評估難的問題。(5)提高了教學效果,因為可以使用更多積極有效的技術手段來促進教學。
[參考文獻]
[1]薛慧聰,李杰,劉琳琳.“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室內設計》課程為例[J].中國新通信,2019(13):205-206.
[2]孫福才,雍麗英,胡江川.基于“智慧樹”平臺的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2):199-200.
[3]孫福才,杜麗萍,張明文,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8(30):280-281.
Abstract:Interne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fast, convenient dissemin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learning and life play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and become a good helper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of “wisdom tree” platform cour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Key words:“zhidao” the teacher-side APP; mixed teaching model; online to off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