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英
展示設計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在環境藝術專業的教學體系建設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囿于傳統的教學理念,當前的展示設計課程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均不能滿足行業的現實需求。本文從展示設計課程建設的背景入手,根據自身實踐教學經驗和展示設計的課程特點,提出相應的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與方法,以期為展示設計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涵蓋大規模會展展覽與小空間的設計展映的新型行業——展示設計成為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熱門單元。為了實現針對性的專業人才輸送,在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之間找到彌合的銜接點,我國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普遍開設展示設計課程。課程以相應的教學大綱為指導,不斷完善專業化教學系統,以適應新時代商業會館與文化展館等設計市場的需要。但是,部分展示設計課堂仍存在重說教輕實踐的問題,如何創新展示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成為其教學改革的焦點。
一、展示設計課程建設背景
展示設計是指在藝術設計語言的描摹下,賦予空間與平面新的內容,用具象的物、抽象的關系、微觀的修飾語、宏觀的組接,去展示、詮釋、演示,向參觀者傳遞豐富的意義。博覽會、美術展、商品促銷會、門店樣品展示櫥窗等都是展示設計的畫卷。劃分空間,在方位變幻與裝飾設計中實現人與空間的情感交流,是展示設計藝術的高階境界。針對商業空間與會展設計,國內諸多高校開設相關課程,旨在傳授展示設計相關原理的同時,帶領學生感受視覺傳達與工業造型的情緒與美感,提高空間想象能力,掌握解決實際空間設計問題的應用能力。
展示設計是一門以應用為核心性質的課程,其需要加快課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展示設計的課程教學需要以理論為根基,以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為目標,把市場需求與社會需要作為改革的方向標。所謂應用即將所學付諸實踐,提升知識的經濟可及性以及與社會連接的通道的靈活性,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專業化業內師資隊伍建設,更新教材案例教學體系,調整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與社會實際之間的錯位狀態。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要向應用型轉變,實現職業教育標準體系覆蓋多行業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也指出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要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度融合。由此可見,開設展示設計應用型課程,是培養國家建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現實需要,是服務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
二、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與方法
“唯課本是從”的填鴨式教學法仍舊可以在部分應用型課堂上覓得身影。理論性的課程、考卷式的評估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也禁錮了藝術靈感的浮現。在教育現代化改革的浪潮下,有些教師似乎還離不開課本的束縛,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與應用化教學的拔河漩渦中迷失方向。所授之物不可用,所需之技未曾教,如何巧妙對接學校教育與社會市場,跳出學生這一稱號的保護圈層,實現學以致用,是展示設計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的落腳點。
(一)業師請進門,賽事入課堂
作為年輕的新興領域,我國大部分展示設計課程的師資隊伍整體年齡不高,且多為跨專業教學,專業教師人員缺位。最新的職業教育改革規定中明確提出,從2019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原則上至少要具備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該舉措是確保展示設計專業的系統化與實踐化培養的有力保障。學校聘請有社會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專業課教師,鼓勵校內教師在保證教學任務與質量,并通過學校批準的前提下,帶領學生接洽項目,在真正的商業設計工程中接收最前沿的市場信號,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高壓與緊迫的工作環境狀態中學習。這也是最高效快速的自我提升途徑。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更為實用的新內容、新思路。
以油畫藝術展覽為例,怎樣從視覺效果上擴充空間維度,展品的排放順序與參觀者的游覽習慣是否匹配,還有燈光、幕布等一系列瑣碎的環節,這些是無法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把設計從畫稿搬進立體空間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與問題,都需要在實操中獲得解答。擁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有理論基礎,還有更為珍貴的靈活技巧與應變能力。
此外,展示設計與商業密不可分。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性表達,更是商業化競爭機制的產物。真正的市場是與無數競爭者比拼的賽場,如何能在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同樣是學生們需要了解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設置課程獎學金,以此為動力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才能;教師還可以號召學生組隊進行成品設計,將作品送去參加各種專業類比賽,讓學生在社會專業評審與市場的檢驗中審視自我,不斷進取。
(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培養具有高專業素養的社會性人才需要豐富的實踐機會。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讓企業走進校園,是實現產教融合的關鍵。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企業有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企業應在資金投入、技術開發、項目研究、設施建設等各方面與學校融合,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人才戰略儲備。首先,企業定期選拔優秀學生進入企業或工作室實習,讓學生去現場感受一場產品展銷會,一間主題展覽會,分析其設計與裝飾;其次,企業開展項目進校園活動,篩選一些難度適當、風險較低的項目,讓學生組建挑戰團隊,提供完整的設計方案,企業從中選出優秀作品給予報償并作為企業項目的最終策劃;最后,校企合作打造實訓基地,開展人才培養計劃,校企合作提供資金與機會,定期組織學生與教師前往國外優秀的學府訪學,參觀名企的大項目工程,邀請知名設計師、工程師前來講授經驗技巧。
(三)完善多指標考核體系,科學化評估創新力
實現展示設計課堂的應用性轉變,關鍵在于完善課堂教學效果考核的指標體系。傳統的試卷考察與應用型專業未免有些格格不入。教師應當將考核指標多元化,通過不同類型的設計主題,讓學生提交調研方案、調查報告、設計方案、創意陳述、實物模型等,從全過程合理劃分比重,以效率、創意、合作、實用性等角度評估作品的價值,給學生提供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積極性與創新性,在團隊協作中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