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松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的辦公也基本上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通過互聯網,高校招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本課題以佛山某民辦高校為例,進一步分析與探討互聯網時代下民辦高校招生存在的問題,并為民辦高校招生的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民辦高校;創新策略
1 引言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佛山作為廣佛同城化中發展迅速的城市,這幾年不僅是經濟發展非常快速,而且整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進程非常快。佛山市某高校坐落于佛山獅山大學城,這里風景宜人,空氣較好,隨著政府的支持和學校的發展,這幾年該校的招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在2019年的高考招生中,該校的錄取分數線大幅度上漲,吸引了不少高分成績的考生。
該高校,是以軟件類專業為特色,而附近就是一個巨大的軟件工業園,有著非常良好的基礎設施,為該校的教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而這幾年隨著互聯網和軟件技術的發展,軟件類人才也開始受到了高校的歡迎和支持。加上該校的交通環境也逐步改善,而且空氣較好,所以這幾年的招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那互聯網+的時代下,該校的招生將面臨哪些挑戰,又將需要進行哪些改革創新呢?
關于高校招生的文獻,國內的文獻比較多,例如國內的俊英在《“雙一流”背景下民辦高校供給側改革路徑研究》提出了隨著國家對民辦高校的重視,民辦高校已經是中國高等教育非常關鍵的構成部分,然而在“雙一流”高校的建設的趨勢下,民辦高校的辦學與公辦高校辦學相比,不僅資金非常緊缺,而且師資比較緊缺。因而在國家"雙一流"背景下積極推進民辦高校供給側改革,是民辦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路徑。
而李會寧在《民辦高校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機制研究》提出了目前,這幾年隨著大學的擴招,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民辦高校的招生形勢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在該研究中紅,作者提出了民辦高校要實現招生、培養和就業一體化的管理,進一步分析民辦高校在招生、培養和就業方面存在不足之處,提出了建立了一體化機制的關鍵性,并給予了科學改進建議,為推進民辦高校的招生改革創新提供基礎。王炳堃在《基于OLAP民辦高校招生數據智能分析系統的設計》提出了隨著教育產業的提升,國內的民辦高校間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當前大數據華景下,要充分借助高校的招生數據對民辦高校工作作出指導,為民辦高校的招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王繼正在《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宣傳方式的創新思考》提出了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招生宣傳的工作是非常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民辦高校數量也每年都在增加的情況下,民辦高校的招生競爭非常激烈。民辦高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招生成績,就要塑造民辦高校的品牌形象,才能促進民辦高校招生的有效發展。葛麗在《高等民辦院校招生問題研究--以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為例》提到了隨著高校的發展,民辦高校是當前公辦高校的有力補充,也是教育領域非常不可缺少的形式,能夠拓寬中國的辦學渠道,為當前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辦學資源。對于民辦高校來說,“生源問題”是影響學校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幾年一些城市的高考人數的下降,招生難問題成為了學術界與教育界熱議的話題,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之間的生源爭奪也變得越來越激烈,由于民辦高校的學費比較昂貴,所以破解當前民辦招生難的問題,并為高校開展招生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的價值。
2 民辦高校的招生存在問題
2.1 民辦高校自身的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
當前國內高校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民辦高校的招生形勢越來越嚴峻,特別是很多民辦高校的學費比較昂貴,這讓許多經濟不好的考生都選擇放棄,例如某民辦高校普通專業學費就超過三萬塊一年,住宿費3000一年,這還沒包括學生的日常生活費用。因此,很多考生都直接放棄民辦本科的就讀機會,直接選擇公辦大專或者復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生源是民辦高校生存力量之源,一個學校的生源如果不好,將會大大影響該校的持續發展。當前很多民辦高校的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個別學校甚至僅僅依靠到高中派發宣傳單來招生。而個別學校的互聯網招生渠道也比較單一,沒有形成多樣化的招生渠道。
2.2 民辦高校借助互聯網手段招生宣傳力度不夠
盡管所有民辦高校都有專門的招生網站,供家長和學生閱讀。但是仔細瀏覽這些學校的招生網站,非常簡單,僅僅是將每年的錄取分數線列出來。并沒有詳細在招生網站對該學校的師資力量、專業設置等進行宣傳,這樣無法突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2.3 民辦高校的招生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
高校都有獨立招生辦,但是許多民辦高校的招生人員流動性較大,缺乏有經驗成熟的招生團隊,例如某民辦高校的招生人員是由教師兼任,每位教師都完成一定的招生任務,但是這些教師日常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因此對于招生宣傳方面,經常力不從心,有時候只能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任務。
3 互聯網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招生改革創新策略
3.1 拓寬互聯網招生渠道
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高校通過網絡進行招生,要盡量避免過去那種單一化的招生形式。當前互聯網時代下,民辦高校除了通過官網進行宣傳,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進行宣傳,畢竟高校招生的對象是高中生,這群學生對于各種新媒體的接觸比較多,所以民辦高校可以嘗試通過抖音等輔助宣傳,這對于學校的招生宣傳有一定的好處。
3.2 加強民辦高校招生隊伍的培養
民辦高校的招生是否理想,與招生團隊的素質緊密聯系。因此要改進民辦高校的生源,就要增強招生團隊的綜合素質。例如高校要加強對招生團隊的培訓,引入一些有自媒體經驗的招生人員,同時可以推薦學校的招生人員到一些名校學校,收獲更多的招生經驗,特別是要學習各高校的互聯網招生經驗。
3.3 通過互聯網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一個學校的招生現狀很多時候是受到該校的知名度的影響,而民辦高校由于成立比較短時間,辦學時間不長,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往往是非常低的。因此,民辦高校要通過互聯網去提升本學校的社會知名度,例如某高校最近引進了一名中科院院士,該高校于是在網上宣傳上就抓住了這個亮點,通過學校官網撰寫新聞稿或者在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這樣對于后面的招生起了非常明顯的作用。
4 總結
總的來說,當前民辦高校招生存在民辦高校自身的招生宣傳渠道比較單一、民辦高校借助互聯網手段招生宣傳力度不夠、民辦高校的招生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互聯網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招生改革創新策略包括:拓寬互聯網招生渠道、加強民辦高校招生隊伍的培養、通過互聯網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李俊英.“雙一流”背景下民辦高校供給側改革路徑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3):138-139.
[2]李會寧.民辦高校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機制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8):287-288.
[3]葛麗.高等民辦院校招生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4]王繼正.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宣傳方式的創新思考[J].智庫時代,2019(1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