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眾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各級文化館的建設,各級文化館作為群眾開展社會文化活動的基地,是宣傳群眾文化,豐富群眾精神世界的重要場所,市級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很大的引導和推動性作用。
關鍵詞:市級文化館;群眾文化;文化建設
良好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需要市級文化館掌握新時代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還要擁有較強的策劃能力、活動執行能力和整合文化資源等各方面能力,發揮好自身的文化服務職能。本文以市級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職能作為探討主旨,對市級文化館的建設意義進行總結,通過對我國市級文化館的服務職能進行概述,提出了推動文化館實現對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的策略。
1 市級文化館的建設意義
我國的文化館系統分為省級、地市級及基層,市級文化館是文化館建設中極為關鍵的一環,它是群眾開展文化活動和提供信息資料的重要場所,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群眾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從人民群眾需求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在追求物質豐富,也開始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市級文化館對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市級文化館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當人們在參加活動時還能實現自我價值,發揮自身優勢,提升自己的品位與文化藝術修養,進而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二是從文化保護來看,市級文化館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受眾廣,覆蓋面積大,同時立足于基層,起始于基層的這一優勢使得市級文化館對民俗文化可以有更多的接觸,便于深入研究,很好的保護了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能繼續傳承這些經典傳統文化,使得這些文化能夠生生不息傳承和發展下去。三是從文化活動的開展來看,市級文化館通過開展文化培訓及文化活動,對群眾進行文化知識普及,使得當地群眾的精神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為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建設創造了基礎條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2 市級文化館的服務職能概述
市級文化館作為國家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單位,是當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在發展鄉村文化事業中具有龍頭導向和引領群眾發展文化的示范作用。隨著社會進步和改革深入,文化館的服務職能尚在不斷變更和豐富,它的服務職能大體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通過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文化活動等,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社會教育等,免費為當地有相關需求的人群提供文化服務,從而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建設,這是文化館公益性特性決定的。二是組織并指導群眾文藝創作,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理論研究;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展示、宣傳活動,指導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等,建設和完善當地的文化體系,為當地的文化服務。三是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這是因為時代變化而產生的服務內容。
3 對市級文化館更好的發揮好服務職能幾點意見建議
3.1 提高群眾文化服務質量
一是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市級文化館服務績效評估機制,明確服務標準,加入文化設施利用率,群眾對文化活動參與率和滿意率等指標,明確標準并納入考核,推進文化服務標準化。二是制定文化服務項目,精準定位,梳理文化服務內容,開展文化服務分類、分群;重點打造,因地制宜,打造服務品牌化,推動文化服務品牌專業化發展。三是挖掘基層特色文化服務資源。提高內力固然重要,但外力也不可忽視,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能利用和挖掘的資源蘊藏著巨大財富,文化館可以發揮好陣地作用,整合社會資源,緩解專業人才短缺矛盾,鼓勵群眾在基層文化建設中能“當”主角,能“擔”主角,打造當地特色文化品牌。四是建立民間文化服務志愿隊。探索建立一個以專職文化人員為核心基礎,廣泛吸引大量志愿者參與的文化志愿者管理制度。開展人才資源整合分類,促進文化人才多元供給,組合打造各具特色的群眾文化服務志愿隊。當然,光是挖掘并建立起群眾文化服務隊還不夠,還要對這些資源進行管理,建立獎勵或鼓勵機制,為文化服務志愿隊提供政策支持,對服務隊進行定期培養,做好后續的長期發展規劃。五是加強網絡平臺的數字化建設,與時俱進,以科技創新為手段,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豐富市級文化館的服務平臺與服務方式,讓文化服務不出門也能送進家。
3.2 提升群眾文化服務效能
一是調查破解公共文化設施的閑置難題。對當地的公共文化設施使用率,使用群體進行調查,開展調研活動或問卷調查,分析閑置原因,對癥用藥,加強市級文化館的內容建設,防止設施“空心化”。二是調查收集不同群體的文化服務需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有針對性的安排各文化服務隊,赴當地各鄉鎮和社區開展文化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文藝演出,也可以是文化培訓,如邀請專家開展免費培訓班,輔導班,還可以是文化展覽等,實現文化資源共享。
三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如建設文化禮堂,覆蓋各個村莊,為村民提供表演舞臺,鼓勵村民自發組織文藝匯演,逢年過節組織當地的各文化服務隊到各個點開展文化活動,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四是加強對現有文化人才的培養。聘請優秀專業老師,定期開展各類培訓班、輔導班,加強業務培訓指導;定期進行考察學習,到全國各先進單位進行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培養打造一支有規模的,創新型,專業型的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
3.3 總結探索群眾文化服務經驗和做法
一是要善于總結。失敗、成功都是經驗,要獲得新的進步就必須吸取教訓,發展經驗,善于總結,否則只能在原地踏步,市級文化館在開展工作時,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挑戰,但要想進步,只能百折不撓,勇敢前行。二是要強化創新,文化站的服務創新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關注群眾之所關注, 緊隨時代發展,如樹立“互聯網+”思維,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升級等,切實把控群眾動態變化的文化創新訴求,整合已有資源,彌補已有的不足和應對新形勢發展帶來的挑戰。三是與時俱進,學習借鑒成功經驗。結合當前文化旅游融合的時代背景,部分市級文化館已投身文化旅游融合的時代大潮,在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融合發展方面積極作為,既發展了文化產業,又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探索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4 結束語
因為文化館的性質就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功能,文化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群眾服務,市級文化館作為總分館制中的重要環節,承擔著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任務,其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文化體制改革進程,所以,市級文化館的根本任務就是服務于群眾,以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為重任,使基層人民能感受到文化素養的熏陶,進而不斷的去提高國民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蘇治平,黃松.基層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職能[J].宜賓學院學報,2011,11(03):125.
[2]王厚琦.基層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職能探析[J].才智,2016(25):263-264.
[3]杜曼.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服務職能探析[J].大眾文藝,2017(17):15.
[4]唐珂.區級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職能探究[J].農家參謀,2018(04):290.
[5]宋宏偉.發揮基層文化館的優勢,打造群眾文化品牌活動[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44-45.
作者簡介
龍磊,男,助理館員,云南省普洱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