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沙 劉慧萍 李 玲 李榮慧 黃姍姍/湖南中醫藥大學
醫學院校的發展離不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歸根結底是人才建設[1]。高校實驗教師組成的主力軍除了理論老師以外,還包括在實驗中心的實驗教師。隨著高校競聘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大批在高校實驗中心工作的教師都是具有“高學歷、高能力和高要求”的“三高”人員。但是對于大部分中醫院校而言,忽視實驗教師的培養,對實驗教師的定位僅停留在過去實驗員的“刻板印象”中,極大地制約了實驗教師的發展與提升,進一步降低了實驗教學質量。
我校實驗教師隊伍因各教學實驗室的教學內容和難度系數的不同,分為以下幾類實驗室。具體如下表1。由表可知,我校實驗室數目中等偏下,實驗教師人員較少,各個實驗中心工作量和工作性質難易不一,以中心為例,實驗室主任盡量在樓層人員分配上結合各樓層特點合理分工,但是人員上還是出現了一定的缺口,人員結構上出現了斷層,老中青實驗教師隊伍中,“老”教師為“零”,基本上靠中青年實驗教師承擔實驗教學準備,加大了工作上的難度,此外,實驗技術更新換代很快,但是由于出去進修機會少,中心較大部分職工還是停留在“吃老本”的狀態下,實驗技術水平亟待提高。

表1 湖南中醫藥大學實驗室類別及系數
剛進高校的實驗教師對于薪酬是具有期待的,工作幾年后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尤其像在省會城市工作,生活成本很高,對應的工資待遇卻是捉襟見肘。雖說教育工作者要有淡泊名利的堅守,但是“人窮志短”,在中醫院校上班的實驗教師,其同學一般都在醫院工作,兩者待遇一對比,高低立現,還是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輿論經常宣揚醫務工作者辛勞,勞動強度高,試問高校教師呢?他們是既辛勞,還“廉價”。因此,大部分一線教育工作者另辟蹊徑,只能出去兼職,而疏遠了對專業知識的深入研究[2]。
實驗教師作為教學輔助人員,在一線教師隊伍中的話語權本身就不高,再加上我校對于許多省級名師、骨干教師的認定又具有極大的限定,一定只能是教師,實驗教師不能參評,導致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被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實驗教師隊伍中也有很優秀的技術人才,但是我校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卻不允許實驗教師申請,極大地限制了實驗人員的發展。留校工作的實驗教學人員大部分不是專業的師范畢業生,在由醫學生到醫學教育工作者的轉變中,難免會出現“脫節”,學生不能夠及時接收你的教學知識,教師上課也倍感吃力。
實驗教師作為高校中常被忽視的群體,其聲音和訴求應當被人聽見。當然,聲音訴諸的途徑也應當是中規中矩、有理可循的。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學歷人才也逐漸開始擔當實驗教學隊伍的中流砥柱,其勞動成果希望得到高校認可,另一方面,在隊伍建設上,應當有意識的打造一支較為年輕的團隊,形成分工不同、但又各具特色的實驗人員“命運共同體”,關心支持這些集體的成長,而不是打壓,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好的團隊能更好地服務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能促進實驗教師的進步,從而形成“雙贏”。
實驗教師隊伍應當從職業發展規劃、薪資待遇、教學團隊意識上提升認可途徑。在二級學院層面上,應當兼顧實驗室教師團隊建設,對于青年實驗教師制定可行性強的職業規劃,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給亟需指導的實驗教師安排一位教學、科研方面的指導老師[3]。定期組織實驗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演示教學,實驗教師現場觀摩,增加學習機會。此外,應當鼓勵實驗教師多出去學習進修,對于中心人才培養經費的管理上,實驗室主任應當做到公正透明,不能太偏頗,應當合理照顧各個樓層人員發展,了解實驗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準備、實驗教學上遇到的各種困難,盡力解決實驗教師的難題,做到為民服務解難題,從而增強實驗教師的歸屬感,營造一個良好的具有人文關懷的工作氛圍。
成立績效考核小組,小組成員應當有初、中、高級職稱階段的實驗教師,且要充分聽取人員意見,要有所作為。中心實行主任、副主任、樓層負責人的層級管理制度[4]。主任在管理日常事務、中心正常運行發展、員工合理權益維護上具有絕對的領導權。副主任應當配合主任工作、團結樓層負責人。樓層負責人應在績效考核中適當公允,提出各個樓層的實際情況,重視對于樓層青年教師軟實力的考量。對青年實驗教師的考核不能過分單一化,吃大鍋飯,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助長懶惰工作作風。除了要肯定課題、論文、教學對于績效的實效以外,還應著重考量在實際樓層工作中的貢獻度,在教學改革上的參與度和考勤到位與否上,中心管理者一定要將這些落實到實處,且在制定績效考核方案時,應適當向執行這些措施到位的青年實驗教師傾斜,樹立規矩意識。
實驗教師隊伍盡管在目前看來可能地位與一線教師有差距,但在未來虛擬實驗室建設的進程中,具備虛擬教學素質、實際動手演練和教學能手一體化的實驗教師將是中醫院校中不可小覷的生力軍,是未來醫學實驗教學的中堅力量。因此,一方面希望高校能夠提高實驗室從業人員的地位,尊重該群體的勞動付出和成果;另一方面,希望從事該職業的教學人員不卑不亢,多拿課題,潛心教學,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愛崗敬業,為培養出合格而卓越的中醫人才提供一份來自于實驗教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