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萍
摘 要 我國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都在努力有效落實國家規定的改革措施,并且財務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單位應極力提升財政支出管理水平。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績效評價合理運用到財政支出的管理過程中,采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管理作出最為公正的評判,進而充分提升財政支出管理工作積極性。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財政支出 績效評價
一、引言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管理能否持續性地運作,脫離不了單位的績效評價管理制度。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管理制度都存在不健全、運行時沒有太大效果的情況,不僅妨礙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績效評價管理制度的科學與權威程度。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支出管理過程中,對績效評價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在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管理制度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財政預算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支出管理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對項目預算的管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首先有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預算不合理,單位的資金投入與支出不成正比,并且返回給單位的效率較低,容易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所接收項目的財政資金浪費現象。例如有些行政事業單位雖然總項目預算并沒有超出原來的預支水平,但是有很多子項目超過了預算時的金額,進而影響了財政預算工作的有效開展。并且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機制不完善,對超過預算的資金在審批過程中的財政支出管理不到位,就會影響部分子項目的實際預算,出現超支的情況,并且沒有及時地通知主管部門有效備案。
(二)投資項目管理機制不健全
政府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項目管理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對項目的實際支出方面,例如投資項目的支出預算沒有一個較為合理的標準,就會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前期項目滯后和員工工作效率較低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管理過程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進而阻礙了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資產管理問題
有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通常都是由財務部門負責資產管理工作,導致單位資產在盤點過程中得不得有效的落實,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賬單并不符合實際狀況,導致單位的資產流失并存在不合法的侵占現象。還有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支出管理中缺乏監督機制以及責任制度,在出現資產問題時不能及時發現,針對單位資產的損失現象沒有及時給予責任人相應的懲罰。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缺乏資源共享制度,部門與部門之間不能有秩序地進行資產流動,造成資產的閑置以及浪費現象。
(四)招投標管理問題
少數行政事業單位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對大額的招標項目做了化整為零以及拆分相關工作,規避了政府規定的采購限額標準,進而在實際的采購工作過程中缺乏公平合理性。對政府規定的采購限額標準沒有公開討論,存在暗箱操作的不良現象,導致財政資金沒有合理地發揮其使用效益。
(五)財政支出的合同管理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支出管理過程中,會簽訂相應的財產合同,將相應的項目資金運算寫入合同的條款。然而在實際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原來的資金預算并不能夠與實際的支出相匹配。這是因為在合同執行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工作者忽視了實際的變更管理,造成合同糾紛,對財政的支出管理有較大的影響。
三、單位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機制的有效構建
(一)構建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就是以此評價制度的建立為基礎,相關管理工作者能夠主動、客觀、公正、有效地評價單位的財政支出管理。在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的項目績效評價指標庫存中的實際指標,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設置,進而充分保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
(二)制定科學的績效評價標準
行政事業單位中,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績效評價的實際標準就是為了在實施財政支出評價管理時,為各個較為基本的環節提供標準的評價體系。在制定有效的績效評價標準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應遵守客觀公正的原則,針對財政支出中各種性質以及類別的項目支出與效益,建立相應的評價標準體系,進而在考核評價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綜合財政利益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實際的績效評價標準,更準確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所執行項目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三)規范績效評價程序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管理所制定的績效評價機制正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制定相應的規范制度以及評價標準,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規范績效評價的主要程序。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提供相對可靠的重要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在績效評價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績效評價流程,發揮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機制的實際作用,進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水平。
四、在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的實際作用
(一)建立相對完善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當完善財政部門所制定的預算體系,按照實際的項目總結,制定較為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在完成財政支出預算方案的制定前,相關工作者應對單位的實際項目以及子項目有深入且充分的分析與了解,充分考慮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清楚地掌握項目的實際進度,之后根據項目的實際需求制定合理的預算方案。在行政事業單位項目預算執行過程中,應充分加強對項目實際支出的管理,并且加大相關管理者的監督力度。
(二)建立專門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機構
一是全面管理資產。績效評價機構應定期全面地盤點財政單位的資產,嚴格地將財政支出的實際情況反映在資產的賬單中。二是在資金管理方面,對應的評價機構應充分安排好有關項目資金的支出審計工作,嚴格審批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情況是否合乎項目合同規定,避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浪費。三是在招投標的管理方面,相關評價機構應充分注重招投標程序的合法性,建立有效的招投標管理制度,防止鉆制度漏洞的現象產生。四是在合同管理中,績效評價機構應針對合同中存在的主要風險,結合實際的合同執行情況,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分配給各個部門有關合同業務的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合同控制措施。
(三)建立有效的責任與獎罰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機制就是為了提升單位財政支出的實際管理效率,推動財政支出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進而提升財政支出的實際利用效率。對此,建立合理的責任與獎罰制度能夠給財政支出的管理帶來良好的效果。責任制度就是在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過程中,將責任更為明確地分配到項目每個環節的負責人身上。獎罰制度就是在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過程中對管理工作者進行績效評價與考核,規范管理者的各方面行為。
五、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應在建立績效評價機制的過程中及時提升相關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管理績效評價具有工作量大且專業技術要求的水平較高等實際特征,所以相關管理者應充分提升績效評價結果的準確程度,進而提升財政支出實際管理能力。
(作者單位為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 金瑞.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9(20):134-135.
[2] 陰錦鳳.解析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的應用路徑[J].財會學習,2019(18):75-76.
[3] 張艷芬.論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管理中績效評價的運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