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乾 李德安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后的效果以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所接收的7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口服霉素片的常規治療方法,給予觀察組患者香砂六君子湯治療,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后炎癥情況。結果:觀察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炎癥因子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比常規西藥治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使用香砂六君子湯進行治療效果顯著,應大力推廣。
【關鍵詞】香砂六君子湯;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效果;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30-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逐漸增多。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其具有發病率高、難以根治的特點。慢性萎縮性胃炎癥狀表現為胃粘膜功能退化,黏膜逐漸變薄甚至萎縮,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狀況,降低生活質量。為了提高此類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我院嘗試進行中藥治療方法,本文就此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70例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參與,且無實驗涉及藥物禁忌情況。利用隨機分組法將7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觀察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27歲到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3±5.01)歲。對照組有17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9歲到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8±4.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檢驗,P>0.05,無顯著區別,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使用口服霉素片進行治療,一次服用4片,每日三次。
觀察組:對患者使用香砂六君子湯進行胃病治療,湯劑中包含木香、雞內金、砂仁、白術、甘草以及黨參等中草藥,每種草藥劑量各lOg。用水煎煮后服用,一天一劑,分為兩次服用。
一個療程后,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療程以6個月為周期。治療期間患者飲食結構嚴格按照醫生規定制定,生活作息正常,抽煙、飲酒禁忌。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后病情改善效果以及炎癥因子(CRP、TNF-α以及IL-6)的改變。
1.4指標評價標準
治療效果指標: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種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經過治療后,消化系統功能不暢的癥狀表現基本消退,胃部功能運作基本正常。
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慢性萎縮性胃炎明顯癥狀以及主要體征基本消失,胃部功能運作仍有不暢表現出現。
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慢性萎縮性胃炎明顯癥狀以及主要體征有所減輕,胃部脹痛程度減輕。
無效:治療前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癥狀沒有改變,甚至個別患者出現病癥惡化現象。
1.5統計學處理
選取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以最終治療效果為計數型指標,以例(n/%)表示,x2檢驗,以炎癥因子改善狀況為計量型指標,以均數±標準差(x±s)描述、t檢驗。P<0.05有顯著區別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效果見表1,經統計學處理P<0.05。
2.2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情況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組間炎癥因子結果見表2。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0.05。
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一直是臨床醫學上的難題,該病具有難以治愈、病程較長以及結構復雜的特點,具體癥狀表現為消化系統功能不暢,例如反胃惡心、食欲不佳、胃脹、胃痛或者周期性腹瀉等。西醫與中醫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手段有明顯不同,西醫通常只能減輕患者癥狀表現,治標不治本。中醫治療該病癥時采取多種中草藥結合的治療方法,選取對患者胃部功能有益的藥材并進行合理搭配,以達到根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目的。例如,香砂六君子湯中使用的木香能夠對胃粘膜進行有效修復,對胃潰瘍有極佳治療效果。白術可以有效調理脾胃內部環境,在香砂六君子湯中加入白術,能有效減少胃部腫瘤細胞的數量,改善胃部功能,提高胃部對腫瘤的免疫性。
此次結果顯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組間治療效果(94.28%vs65.71%)、炎癥分子后改變比較,P<0.05。
綜上所述,利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胃部炎癥,值得在今后的臨床治療方面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