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摘要】為有效提高報社記者采訪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本文對新時期報社記者如何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 報社記者 采訪對象
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吸引力、可讀性等都取決于采訪的質量,報社記者在新聞現場收集素材的過程中,需要通過采訪了解新聞事實,才能獲得有價值的新聞素材。但是,報社記者在開展采訪工作時,存在與采訪對象不親近的現象,很難有效進行采訪工作,嚴重影響了采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在新時期,報社新聞記者在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的過程中,需要關注更多的細節,才能保證順利完成采訪任務。
一、尋找有效的采訪對象
報社記者若想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有效,必須保證所收集素材的有效性,這就需要報社記者在采訪工作開展之前,尋找、確定有效的采訪對象。有效的采訪對象了解新聞事件的相關情況,能夠全面地對新聞事件進行闡述。報社記者在第一時間趕到新聞現場,會對現場人員進行詢問,鎖定有效的采訪對象,并以新聞事件作為與受訪者的交談內容,進而了解新聞事件的全過程。
另外,報社記者在鎖定受訪者人群后,需要依據受訪者的年齡、身份、性格、修養等因素對采訪對象進行選擇,選擇更具有配合傾向的受訪者,并與受訪者建立融洽的關系,確保受訪者能夠積極配合記者的采訪工作,降低了解新聞事件真實情況的阻力,并引導受訪者對新聞事件的全過程進行詳細描述,確保采訪工作有效且順利的進行。
二、深入研究采訪對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安全意識越來越強,更加重視自身的隱私,在接受報社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常常會存在不配合的現象。盡管在新聞現場有很多人參與其中或者目擊事件的發生,由于種種因素,當事人或者目擊者不愿意向媒體講述新聞事件的真實內容。
在這種情況下,報社記者親近有效的采訪對象,需要做好多方面的準備工作,通過網絡信息或者檔案資源對受訪者進行調查,并將其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在掌握受訪者基本信息的基礎上,增強對受訪者的了解,尋找話題的突破口,設計出有效的采訪問題,增強受訪者的傾訴欲望。
在采訪的過程中,報社記者要主動與受訪者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安撫受訪者的情緒,與其建立融洽的關系,增強受訪者對新聞記者采訪工作的認可,能夠積極配合采訪活動,保證采訪工作順利進行。
三、抓住采訪對象的心理
報社記者想保證采訪工作高效進行,不僅要尋找具備良好心理狀態的受訪對象,還要抓住采訪對象的心理特征,主動調節采訪對象的心理狀態。
首先,要盡量滿足采訪對象的社會需求,不僅要掌握采訪對象的相關信息,還要懂得換位思考,將自己置身于受訪者的角度來看待采訪內容的合理與否,思考受訪者是否能夠接受提出的問題,對不合適的采訪內容進行刪減,保證采訪順利進行。
其次,報社記者要先人為主,為受訪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與受訪對象見面時,“第一印象”是非常關鍵的,很多受訪者是根據記者的提問對記者產生最初的印象,報社記者的第一個提問決定了接下來的采訪能否順利進行。
因此,報社記者要通過運用心理學知識與受訪者建立融洽的關系,增強受訪者的配合度,確保從受訪者那里獲得有效的信息。
四、與受訪者進行情感溝通
報社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與受訪者進行情感溝通,通過情緒來感染受訪者,增強受訪者對采訪活動的認可度。首先,在采訪的過程中,報社記者需要與受訪者產生情感共鳴,努力尋找共同語言,增強雙方的好感度,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樣受訪者才愿意吐露心聲,保證采訪的順利進行。其次,報社記者需要迎合采訪對象,創造良好的采訪氛圍,使其保持輕松。要尊重采訪對象,征詢采訪對象的意見,選擇恰當的采訪時間。
五、熟練掌握采訪的提問技巧
采訪中常用的提問技巧主要有追問式、巧轉話題式、激將式、耐心啟發式等。追問式適合運用于受訪者回避問題的情況下,記者緊緊咬住話題不放,直至得到答復。巧轉話題式適合運用于受訪者避而不談、無論怎樣追問都不回復的情況下,轉換提問方式,巧妙轉移話題。激將式適合運用于具有極強戒備心的受訪者身上,通過激將法直擊問題要害,引發受訪者的迫切回復,進而達到采訪的目的。耐心啟發式適合運用于不擅長回答問題的受訪者,在這種情況下,記者要保持耐心,啟發采訪對象回答自己的問題。
六、培養隨機應變能力
在采訪中,如果記者調動各種采訪技巧和手段仍然不能獲得有效信息,需要記者具備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才能保證采訪活動順利進行。當記者很難直接從當事人口中獲取需要的內容時,可以對其他相關的人進行采訪,并以此為突破點,從側面了解事件的全過程。另外,如果來到陌生的采訪環境,報社記者可以尋求當地政府部門幫助,降低采訪的難度。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期,報社記者的采訪工作發生了很多變化。為了保證采訪工作順利進行,報社記者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尋找和鎖定有效的受訪者,從多個角度來親近采訪對象,在尊重采訪對象的基礎上,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換位思考的方式獲得受訪者的認可,進而實現高效采訪。
(作者單位:承德日報社)
【參考文獻】
[1]白曉東.淺談新時期報社記者如何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J].傳播力研究,2018,2(35):88-89;[2]史裕華.淺析新時期報社記者如何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J].傳播力研究,2018,2(32):109;[3]邢玉靜.淺析新時期報社記者如何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0):244;[4]邵慧珠.新時期報社記者如何尋找和親近采訪對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