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紅
【摘要】目的:探討針灸、推拿手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要點。方法:將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間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針灸、推拿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強中醫護理措施干預,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62%,明顯高于對照組72.34%,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87%,明顯高于對照組74.47%,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針灸、推拿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措施干預,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針灸;推拿;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為腰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軟骨板等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通過破裂的纖維環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壓迫周圍的脊神經根,產生疼痛,影響下肢的正常運動和身體健康。臨床使用中醫針灸、推拿等常規療法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提出“常規治療加康復護理干預”模式會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緩疾病進展[1]。為了探究護理干預在針灸、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效果,特展開本次研究。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間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7例,研究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45.81±3.79歲;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20~79歲,平均年齡46.23±3.8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使用針灸、推拿的方法行常規治療,腰椎突出節段為L5~S1時可取委陽、秩邊、環跳、太溪、昆侖、承山、委中、殷門等穴位,如果突出節段為L4~L5時可取委陽、秩邊、環跳、腰夾脊穴、懸鐘、風市、陽陵泉、足三里等穴位,一般選擇平補平瀉的進針方法;推拿用揉、按、滾的手法推拿患者下肢后外側、臀部、脊柱兩側膀胱經,各持續五分鐘,按照從上到下的原則按壓脊柱至尾骶。
研究組:在常規針灸、推拿治療的基礎上加強中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基礎知識,使其正確認識到疾病發生的原因和禁忌,指導急性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教會患者正確的翻身方法,注意自我保護,做好保暖措施,不宜久坐或快速扭腰,在此基礎上指導康復訓練,正確鍛煉腹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囑咐患者和家屬要勤按腰部。
1.3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腰部、下肢疼痛,運動障礙等癥狀無改善,無法正常工作判為無效,治療后癥狀改善,直抬腿達不到90°判為有效;治療后各項癥狀消失,直抬腿能達到90°判為顯效。
護理滿意度:使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25個條目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獲得這次研究中獲得的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用t檢驗,P<0.05為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62%,明顯高于對照組72.34%,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87%,明顯高于對照組74.47%,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 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情況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病與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自身解剖位置異常有關,中老年患者較為常見,臨床多采用針灸和推拿的方法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可取夾脊穴、足三里、委陽、秩邊等穴位進行治療,能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護理措施干預后,其治療效果明顯升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也明顯增加,說明加強行針灸、推拿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干預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于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來說,腰椎間的膨出物會對周圍的神經和組織結構產生壓迫,整個腰椎的微循環受到影響,血流不暢進一步引發代謝紊亂,針灸和推拿聯合治療起到舒經活絡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腰部經脈氣血阻滯的癥狀,從而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治療疾病的目的。但是大多數臨床收治的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不夠,缺乏有效的自我保健能力,在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會出現加重病情的行為,如在臥床靜養時用不正確的姿勢翻身會加重損傷等[2]。通過中醫護理干預,患者可以從護理人員那里了解到疾病的相關知識和中醫治療的基礎理論,提高患者掌握健康知識的水平,為積極配合后期的治療方案奠定基礎,在此基礎,充分掌握保暖、扭腰時要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和家屬不遵醫囑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極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最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教會其康復的技巧,可提高其自我保健的能力,有助于患者盡快恢復[3]。
綜上所述,對行針灸、推拿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措施干預,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可推廣使用。
[1] 楊紅. 針灸、推拿及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療效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14):128-129.
[2] 巴曉霞. 針灸推拿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19):30-31.
[3] 潘滿敬, 溫天燕. 探討推拿聯合針灸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以及對血清相關炎性因子影響[J]. 中國處方藥, 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