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軒琪
【摘要】 目的:對婦產科教學過程中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對教學效果的作用進行探討。方法:以醫學院校2018級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列入觀察組,另外將2017級未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列入對照組,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婦產科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均得以提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 婦產科;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教學效果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取得的成績、學習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是對學生學習全規程的觀察、記錄,并對其作出綜合評價。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并幫助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過程,使其獲得成就感,提高信心,產生對職業的責任感及信念感,培養其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注重對學生興趣及態度的良性刺激,指導學生采用正確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形成良性競爭[1]。婦產科教學中采用此種評價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起到引導作用,通過病例討論、案例分析及熱點問題的辯論等方式將學習要點體現出來,學生挖掘婦產科的重要意義,尋找內心共鳴,使其職業的熱情得以發揮,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溝通能力,使得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合作互助的關系,共同學習,共同進步[2]。本次研究中,將2018級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與2017級未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取得的教學效果,具體為:
研究對象為醫學院校學生,以醫學院校2018級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列入觀察組,另外將2017級未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的100例護理專業學生列入對照組。觀察組一般資料為:男11例,女89例;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1.01±1.45)歲;對照組男13例,女87例;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11±1.39)歲,為保證研究的公平性,護生采用專業的分組方式進行分組,除教學方式不同外,護生以上基線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觀察組(n=100)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①認知階段:引導學生對婦產科臨床教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教學效果不盡相同,部分學生會出現對學習熱情不高,消極的狀態,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激勵性表達方式,隨時激勵學生,對其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不斷對其進行引導,使其學習興趣得以激發。②實施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并指導學生全員參與進來,對積極參與的學生進行公開表揚, 并且對具體的加分形式不定期公示。教師選取針對性強的學習資料,明確學生的發展目標。分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積極配合合作完成,激發其學習興趣,并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課程開展過程中,設置問題及病例討論環節,使得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針對曠課的學生,尋找原因,與其積極溝通,并維護其自尊,給予其改過的機會,有進步的時候給予表揚,使得對自身要求得以提高。③課堂延伸:課堂結束后,給予學生更多課堂之外的學習機會,布置學習任務時,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對婦產科的學習情趣,指導學生學習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的文獻資料,指導學生網絡課程,為其提供交流平臺。
教學效果,主要為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
采用SPSS20.0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教學效果行X?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 1 兩組婦產科學生教學效果比較
學生對于臨床知識的認知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理論課的學習教學效果不盡相同,會出現不消極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不濃。因此,教師采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使其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教與學共贏的局面。實施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的過程中,對于表現不積極的學生,甚至曠課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責任的劃分,對于表現積極的學生公開表揚及鼓勵,以加分形式公示出來[3]。對于學習消極被動的學生,對其進行正面引導,設置回答問題及討論環節,使其參與進來,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對其適當地給予表揚,使其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4]。找出曠課學生的原因,對其進行適當批評,給予其改正機會,使其明白曠課有損集體榮譽,從而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最后將其延伸到課外,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使得保持學習熱情。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后,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均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婦產科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出勤率、課堂互動率及課后網絡教學參與率均得以提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1]李聰, 徐紅兵, 劉穎. 激勵型形成性評價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 2016,213(4):622-624.
[2]張佳. 探討婦產科教學過程中激勵型形成性評價模式對教學效果的作用[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 2018,5(14):14-15.
[3]李聰, 徐紅兵, 劉穎. 激勵型形成性評價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 2016,78(4):622-624.
[4]張曉靜, 李靜. 探索形成性評價在醫學院校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8,78(10):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