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涌
【摘要】 醫學影像技術可為醫學影像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醫學影像技術與醫學影像診斷具有專業獨立性和互補性。醫學影像技術包括介入、超聲技術、PET技術、ECT技術、MRI技術、CT技術、DSA 技術、X線等。兩者均是影像醫療改革的重要環節,所以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可為醫療體系的發展提供幫助,醫學影像技術是醫學影像診斷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醫學影像診斷的需要推動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醫學影像診斷可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提高醫學診斷水平,進而提高治療效果績醫療服務質量。
【關鍵詞】 醫學;影像技術;影像診斷;關系
前言? 隨著我國醫學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臨床普遍采用醫學影像技術與臨床癥狀的表現相結合來確診疾病[1]。醫學影像技術是臨床為了治療或者醫學研究,通過非侵入性方式獲取患者身體某部位組織的影像。醫學影像技術包括X線、常規放射學、CT、MRI技術、DSA、超聲醫學、核醫學、介入醫學等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當今,影像技術已取得了技術進步和發展,適應于臨床多種疾病的診斷,成為醫學界發展迅速的學科之一。不同的影像技術對疾病的診斷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研究臨床影像對疾病的診斷、促進影像技術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臨床診斷中常用的五大類主要影像技術是超聲醫學核素顯像學、CT、核磁共振、DSA、常規放射學,影像操作人員需扎實的掌握影像學理論基礎、操作原理和與之對應的操作技術,同時還要具備臨床醫學、相關醫學知識、儀器的工作原理、電子學等相關知識,熟練的掌握不同疾病的檢查體位、操作順利、探頭類型、序列特征等,現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影像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所以影像學技術人員需不斷的學習新知識來適應技術的發展,還要了解影像學發展方向和進展[2]。
醫學影像診斷醫師需掌握影像技術的基本知識及操作流程,并熟練的掌握醫學影像技術的診斷要點、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相關知識,在進行臨床影像診斷時才能提高診斷準確率,同時還要不斷的學習影像學知識,了解不同的影像學用于不同的疾病檢查中的優勢和缺點及影像診斷的發展進程。
醫學影像技術與醫學影像診斷的關系密切,是一個緊密的整體。醫學影像技術可為醫學影像診斷提高有力的依據,醫學影像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像醫學影像診斷的準確性,醫學影像診斷的準確性也會促使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如此進入一個具有發展前景和空間的良性循環[3]。但是兩者也是一個互為矛盾的整體,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影響技術的質量較差,不利于影像診斷,勢必會降低影像診斷的質量。如果影響診斷不進行有效的信息反饋,那么也會制約影像技術的發展,如此就會進入一個相互制約的惡性循環。
另外,在臨床診斷中,不同的成像技術存在根本的差異,不同的成像技術在不同的病情診斷中存在一定的優勢和不足,例如在臨床診斷中患者是外傷,優先選擇X光照片,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CT。超聲、核磁對于骨皮髓質等看不大清,一般不選擇[4];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核磁。同樣,對于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核磁也是首選,其次是CT;用CT可檢查冠狀動脈,但冠脈CT檢查輻射量較大,不適合作為常規體檢。MRI雖無電磁輻射,但對冠狀動脈的觀察不及CT。心臟核磁則是評價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對于較復雜的病情,一種影像檢查不足以診斷病情,則需要多種影像聯合檢查后再進行診斷。所以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對患者影響小、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的影像檢查?,F階段,醫學技術發展迅速,醫學影像技術與醫學影像診斷取得了明顯的發展,新型技術、材料的不斷出現,促進了影像技術與影像診斷的結合,進而促進了對疾病的診斷率及治療效果,提高了醫學診療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X線是穿透性很強的射線,能夠穿透人體,采用X線對人體內部組織進行透視的檢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了X線的穿透作用。在穿透人體時,被含鈣的成分吸收而減弱,X線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后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因此可以呈現出所檢查部位的基本形態。X線片是骨科、內科常規檢查項目,對骨折、肺部的診斷價值較高,但是對于中樞神經系統、腹腔內器官的診斷意義不大[5]。
CT是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進行斷層掃描,獲得人體被檢部的斷面或立體圖像。CT可以提供人體被檢查部位的完整三維信息,可使器官和結構清楚顯影,清楚地顯示病變。最常用于檢查腦血管疾病或腦部腫瘤中。
MRI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尤其是對于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呈現清晰,利于診斷。
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波產生回聲的原理來檢查的。超聲能向一定方向上傳播,而且可以穿透物體,如果碰到障礙,就會產生回聲,人們通過儀器將這種回聲收集并顯示在屏幕上,可以用來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對甲狀腺、腮腺、乳腺等部位的檢查有較高的診斷;彩超在常規B超基礎上又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實際應用廣泛。
在臨床治療中,醫學影像診斷和醫學影像技術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兩者具有專業獨立性和互補性,是一個緊密的整體。同時要求醫學影像工作人員熟練的掌握基礎醫學理論、影像基礎知識及操作技術,了解與醫學影像相關的分支理論,不斷學習新知識來適應影像學工作需要,并關注影像學發展方向,從而為臨床診療提高有力的依據,進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醫學診療水平的發展。
[1]宋飛龍.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20):102-103.
[2]趙幼平.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合理運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8):1-2.
[3]程燕.醫學影像技術在影像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探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