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網頁制作》課程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與《圖形圖像處理》《動態網頁》《網站建設》等其他課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計算機專業的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課程發展背景
《網頁制作》課程由于實操性較強,課程的操作結果會很快展現,容易評價學習效果,學生樂于本課程的學習。另外,《網頁制作》課程前期已經有了《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學習,所以課程學習時學生可以自由地處理一些圖片,這對網頁制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網頁制作》這門課深受學生歡迎,是學生主動參與度很高的一門課程。學生掌握了網頁制作的技術之后,可以在學生就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基于以上幾點,為了提高《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水平,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筆者所在校與軟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網頁制作》精品課程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學校老師負責課程實施,軟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課程配套實踐資源建設和技術支持。
課程內容與教學資源
課程內容 根據《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和實驗內容,我們采用“1套技術專題+1個項目案例”的課程方案。對于課程知識和實驗,采用技術專題來進行訓練;對于課程設計或綜合實踐,采用項目來進行訓練;整個教學依托于智慧學習平臺作為課程教學運行平臺。在課程方案實施方面,整個課程采用“課程(微課程)+技術專題+案例(項目)”的形式,覆蓋知識點、練習或實驗以及綜合實踐。課程(微課程):教師在課堂進行講解,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理論或實踐學習。技術專題:針對《網頁制作》課程中的知識點、練習或實驗,檢驗知識單元學習情況,并為綜合訓練提供知識補強。案例:針對知識點的綜合訓練。項目案例選用“跳蚤市場電商平臺”項目。之所以選用這個項目,是因為該平臺是一款非常實用的C2C在線交易平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以及后續兩個學期的《動態網頁》和《網站建設》兩個課程的學習,學生就能夠真正地制作出一個實用的電商網站,可以通過該電商平臺發布交易信息、瀏覽和購買商品。因此,學生一開始就對自己的項目充滿了期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后續的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資源 在教學資源方面,我們除了制作設計新穎、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外,還拍攝了《網頁制作》課程宣傳片、實踐項目微視頻以及相關知識點的微課。
此外,還搭建了智慧教育學習平臺,在平臺上有課程的PPT、實踐項目的微視頻、知識點的微課以及實踐任務。
與傳統課程的對比
教學內容的改變 《網頁制作》以往的教學,將每個知識點用一個小案例進行講解。例如,超鏈接這個知識點的練習,我們給學生一個相關的素材進行操作練習。CSS這個知識點我們又會給另一個素材。這些素材彼此之間沒有什么聯系,相對獨立。學生是在老師給的頁面框架下進行修改和制作,這種課程內容雖然也能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但學生對整個網站建設的流程還是比較模糊,對知識沒有系統性和整體性的理解。新課程的教學,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以一個案例“跳蚤市場電商平臺”貫穿,當整學期的教學結束時,學生就制作好了一個項目。從孤立的一個個知識點到一個完整項目的呈現,學生對網站開發的流程和環節有了很好的理解,最后一個完整項目的呈現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成就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模式的改變 《網頁制作》以往的授課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后操作,評價;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識的傳授。建設精品課程之后,我們鼓勵學生利用智慧教育學習平臺自學課程相關內容,包括課前布置一些相對簡單的操作任務。課堂上,采用分組討論、翻轉課堂、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自學和探索性學習。課堂上,教師扮演的是支持者、輔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教師的精力更多地放在課堂組織,關鍵知識點以及操作難點的答疑上。這一模式的變化,改變了學生原來上課睡覺、講話較為嚴重的現象,現在課堂上經常看到的是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互相討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我展示的場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更適合分層教學 在筆者學校,一個50人左右的班級,學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參差不齊,以往的傳統教學,很難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采用精品課程之后,對于學習能力較低、操作很慢的同學,可以利用這個智慧教育學習平臺,在課后時間提前預習或者課后鞏固。對于中等生,課內時間按時完成操作任務是剛剛好的。還有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可以鼓勵他們積極利用平臺自學,在完成課內作業的同時,要求他們與教學同步另外制作一個網站,主題自選,素材自己收集制作,老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圖片素材。這樣做,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好地提高。這個分層教學的方法做到了因材施教,能滿足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此外,學生還可以在平臺上相互討論、相互學習;教師也可以在平臺上發布任務,對學生作業進行點評。學習平臺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如圖1是教師布置的實踐任務;圖2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完成課堂任務后另外制作的網頁。
教學評價多元化 精品課程的評價體系更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評價的多元化。評價主體除了教師外,還有學生自評。學生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60%)和期末成績(40%)構成,平時成績由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價打分。學生評價分為學生自評和組長評價,從學生的參與程度、參與效果、合作交流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共30分,其中自評和組長評價各占15分。教師評價主要從學生的考勤、課堂表現、平臺學習情況、課堂完成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加以評價,共計70分。期末考核,著重考評學生一學期的技能掌握情況以及綜合應用能力。
建設成效
學生滿意度提升 精品課程建設帶來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學生對《網頁制作》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之前有了明顯提高,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對教師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在學生對教師的測評中,課題組成員的分數均在90分以上。
教師滿意度提升 借助于學習平臺以及豐富的數字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提前對課程內容和實踐項目進行預習。課堂上,教師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解答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把以教師講課為主的授課方式變成個性化的輔導,少講多練,把課堂交給學生。雖然教師講少了,但學生的能力反而提升了,作品質量也越來越高,教師的成就感和職業幸福感大大提升。
企業滿意度提升 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是為企業服務的,校企合作的成果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程的改革上,而更應該體現在能否更好地為企業服務。2018年6月底,課題組教師為深圳紅藍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了官方網站,此公司是一家剛創立不久的公司,急需對公司形象和業務進行宣傳,課題組抓住這個機會,為其設計制作網站,真正地為企業做了實事。學生在工程師和老師的指導下,從客戶需求分析、網頁設計、網頁制作、域名申請、空間申請到最后的網頁上傳,切身體驗了企業開發網站的流程,學生的實戰經驗有了極大提高。圖3是學生為深圳紅藍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的官網首頁截圖。
總結與感悟
首先,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唯有校企緊密合作,才能真正地培養出企業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不能夠僅停留在課程改革上,更應該讓學生走出去,為企業服務,接受市場的檢驗。其次,一門好的精品課程除了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以外,還必須有豐富的數字資源庫和智慧學習平臺作支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支持。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才能真正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HTML5網頁制作》課程配套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實施,未來可以擴展為支持各課程,逐步建立智慧教育平臺,形成學校“云平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校網絡,形成7天×24小時學習和實踐模式。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