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酬
摘 要:在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環境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致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對于電力能源的適用范圍和依賴程度不斷增加。為此企業需要加強用電檢查工作力度,從根本上防止出現線損問題。本文首先根據電阻、磁場、人為以及自然氣候等相關方面綜合闡述線損產生的主要因素,并且以此作為研究方向,總結出提升用電檢查工作策略。
關鍵詞:用電檢查工作;線損;電力磁場;檢測技術
對于電力系統和運轉過程中,線損問題可以最直觀的表現出電力設備和系統的基礎方案計劃、電力生產以及基礎影響等各個方面業務的工作效果和質量,實現階段企業電力能源發展的基礎標準。所以做好線損結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電力企業的系統風險性。
1. 線損產生原因
1.1 電阻因素
由于電力能量在線路傳輸過程中,極易產生線損問題,進而增加線路的整體消耗,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則是線路受到了電阻的不良影響。加上電力線路運轉過程中,一般線路情況線路電阻不能受到消耗,所以電流在整體傳輸過程中,一旦線路出現問題或者損耗,則其內部結構的電阻會受到不良影響,導致線路自身出現不同程度的損耗。與此同時,由于線路自身使用材料以及結構性質等相關因素,與線路直接損耗會產生直接聯系,所以線路在選擇材料或者基礎使用性能時,應該符合電路應用需求[1]。
1.2 電力磁場因素
在線損問題中,電力磁場因素導致線損問題,主要由于電器設備實際運轉和輸電時,其電流傳輸出現了大量電磁轉化,進而其電力能量受到了磁場不良作用,進而產生結構變化,導致其熱力能量快速擴散,最終產生線損問題。
1.3 人為因素
在電力系統開展日常運轉過程中,電力系統維護和管理人員自身技術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對線路損耗造成直接性質不良影響,所以一旦線路工作過程中,熱力源頭在實際操作流程和步驟方面上無法保證技術科學性,進而無法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日常操作,則會直接增加或者影響線路損耗。除此之外,對于電力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來說,如果運營過程中,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結構體系作為基礎根據,那么一定程度上會致使線路損耗增加。
1.4 氣候因素
由于我國占地面積十分遼闊,致使不同地區自然環境以及氣候溫度產生巨大差異性,如果其電力企業以及線路鋪設過程中,所建設地區地勢形態十分復雜,其自然氣候則相對比較明顯,致使電力系統在實際數據運輸過程中,會產生極大電力負荷,最終導致線路損耗產生。
2. 提升用電檢查工作策略
2.1 優化設備檢測技術
在電力設備以及線路結構中,配電裝置是電力系統內部結構中,電能數據計算的主要設備之一,其系統包含多個系統組成部分,比如:母線結構、繼電保護裝置等,都屬于相對比較核心和關鍵組成部分。其中設備以及線路在實際運轉過程中,其系統配電裝置和設備數據信息計算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其線損情況,特別是在配電數據裝置設備的信息計算方面上,其數據準確程度直接影響線損程度,并且直接與測量設備的精準程度與線損程度造成直接影響。所以,電力企業以及部門應該充分重視配電設備和裝置的基礎檢查工作。
為了進一步確保電力檢察工作的標準和規范,防止出現系統問題,在其數據計算方式的選擇上,也同樣需要從多個角度作為核心出發點[2]。
第一,在數據計算方式選擇上,應該選擇適合系統運轉的數據處理模式,從而從根本上確保數據計算精準程度和穩定程度。除此之外,在電力設備使用和操作方面,還需要重點檢查其線路運轉效果和質量,是否可以符合電力數據計量裝置的標準規范,比如:設備使用種類、設備操作變化、設備信息準確程度等。通常來說,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數據系統計量工作精準程度,其感應設備必須有效控制在相對科學、合理的數據范圍內,從而保證其電流感應設備二次承載數量總和必須與安全上線具有較大的數據差距,其中電氣設備運行電流額定數據應該保證在20%以上,最大不能超過120%,一旦器數據過大,則會影響設備運行的準確程度。第二,在線路鋪設和設置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設備使用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案設計模式,進而嚴格按照標準方案進行線路連接。
2.2 嚴格控制竊電行為
在電力系統運營過程中,個人竊電行為以及違規使用電器設備行為至造成線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個人竊電行為包含供電所設備結構上,擅自更改線路結構,進而躲避電力企業的電能表計算模式。由于個人原因故意損壞電力企業的電力技能表設備,導致其儀表數據失準或者徹底損壞。比如:依靠強大磁力干擾電力傳輸,進而達到竊電目的。而違規使用電力能源行為所包含范圍和內容相對比較復雜,比如:由于個人原因更改用電種類、更改電能表計量標準等模式,都屬于違規用電行為[3]。如果出現以上情況,會大幅度提升線損機率,進而對電力企業的經濟收益造成嚴重阻礙和影響,增加電力企業經營風險。所以,針對此種行為,電力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對于竊電問題的控制和管理十分必要。想要有效制止竊電行為,除了需要管理制度,還需要不斷增加對電力法律的宣傳力度,致使用戶和企業在日常電力操作和運營過程中,對相關條例具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從根本上發揮出用戶的集體力量,積極開展自我監督模式和相互監督模式,不斷完善和改良電力使用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還應該針對系統運行情況,開展基層員工培訓活動,以此不斷提升用電檢測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確保竊電行為能夠及時發展和制止。
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現階段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用電檢查已經成為目前企業能源生產的重要基礎條件,在系統運轉過程中,針對電力系統開展全面檢查和控制,可以有效發展其中產生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制定出詳細且清晰的解決方案,致使線損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從根本上推動電力行業的全面發展和優化。
參考文獻:
[1]劉建文,李霖. 基于降低線損的用電檢查工作措施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 v.10;No.208(10):46-47.
[2]黃樂媛, 雷乾, 徐欽華,等. 深化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分析及應用研究[J]. 中國新通信, 2020, 022(001):117-118.
[3]高九千方. 利用移動用電監測儀有效降低低壓臺區線損率[J]. 農村電氣化, 2020, No.395(04):66-69.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分公司,重慶 萬州 4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