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國幫
摘 要:生態農業建設背景下,農作物秸稈科學處理工作被提出較高要求,秸稈資源綜合化利用,對農業經濟平穩發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具有促進意義。以樂至縣為例,先介紹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然后重點探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措施,旨在為其他地區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建議
引言:近年來,農作物秸稈利用工作備受關注,為加快秸稈資源變廢為寶的速度,應立足所在地區自然條件和發展要求,針對性提出秸稈綜合利用的合理化建議,從而提高農業經濟水平,增加農戶收入。農業可持續發展視域下,樂至縣農業農村局深入分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順勢提出秸稈利用建議。可見,這一論題具有探究性意義和現實性意義,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1.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
隨著我國農業種植面積的擴大,農作物秸稈產量相應增多。其中,資陽市樂至縣2018年秸稈產生總量52萬噸,可收集量為40萬噸,當玉米、小麥、薯類、水稻、花生等農作物種植規模擴大化,意味著秸稈資源可利用空間有待進一步突破[1]。下文從利用方式、常見問題兩方面闡述樂至縣農作物秸稈利用情況:
1.1利用方式
第一、基料化。食用菌栽培、動植物生長的養料大多來自秸稈基料,這既能減少秸稈焚燒產生的污染問題,又能帶動食用菌行業、家畜養殖業發展。第二、肥料化。秸稈內含有的無機元素及有機物,為農業生產及有機用肥提供原料。樂至縣農業農村局號召秸稈粉碎、還田,從而提高土壤肥力,實現創產增收。第三、飼料化。秸稈以物理方式或化學方式加工處理,其營養價值大幅提高,滿足家畜飼料食用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家畜養殖成本,減少人畜爭地的矛盾,貫徹黨中央把糧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精神。第四、能源化。秸稈沼氣、秸稈固型燃料、秸稈干餾等,均是秸稈能源化利用的表現。第五,原料化。秸稈用于造紙、生產活性炭或木糖醇等[2]。
1.2常見問題
經調查發現,樂至縣秸稈綜合利用空間有待拓展,當前,部分農戶受傳統思想影響,以秸稈焚燒的方式予以處理,殊不知,這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并且還會降低土壤再生力。究其原因,是秸稈利用附加值不高。從秸稈綜合利用實際來看,可供支配的經費較少,并且技術、設備推廣工作低效進行,所以秸稈利用效果不盡如人意。樂至縣多為丘陵、洼地,已有秸稈粉碎機大多適用于平原區,這解釋了樂至縣秸稈利用率偏低的原因。此外,秸稈綜合利用補助政策需進一步完善,并且激勵機制、長效機制相應制定,這是秸稈綜合化利用的基本要求。
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建議
2.1加大宣傳力度
樂至縣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通過創新宣傳方式,讓廣大農戶了解秸稈高效利用的意義,從而調動農戶參與秸稈綜合利用的各項活動,實現秸稈資源變廢為寶這一目標。宣傳過程中,借助新媒體進行科普,以動畫方式直觀介紹秸稈露天焚燒的系列化危害,從而提醒農戶掌握秸稈資源科學利用的方法,使秸稈綜合利用效果達到預期。當農作物種植戶從心底深處意識到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性,他們會主動學習秸稈資源價值提高的相關知識,并積極配合農業農村局在秸稈還田方面的工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2.2提供政策資金支持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程需要一段過程,要想推動這項工程順利開展,勢必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否則,會增加秸稈資源利用阻力,難以深化農業現代化改革。對此,樂至縣農業農村局應主動與政府部門、當地企業取得聯系,希望政府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調動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最終為秸稈資源再利用提供可靠的設備自持。同時,向政府申請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所需資金,為秸稈飼料化、原料化利用給與充足經費,使秸稈綜合化利用產業快速、穩健發展,真正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助力。此外,當地秸稈飼料加工企業與廣大農戶建立合作關系,這既能解決農戶在秸稈處理方面的問題,又能為企業提供原生態秸稈物料,實現雙贏。
2.3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秸稈高值化利用的過程中,應引入先進技術,并落實技術指導工作,使秸稈還田水平上升到新高度。結合樂至縣多丘陵的地形特征,大量引進適宜丘陵地區的粉碎機械,并大范圍推廣成熟技術、先進技術,從而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率。在此期間,農業農村局與高校、科研單位、技術推廣單位合作,在技術創新方面協同協作,并多次組織形式豐富、內容充實的技術交流活動,快速提高自主創新力,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當前,農作物秸稈組分分離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該技術在秸稈組分高值化利用中發揮優勢,取得秸稈能源化、基料化、飼料化利用的良好效果。
2.4把握重點工程
樂至縣秸稈綜合利用期間,應結合農業規模,科學布置秸稈利用的各項工程。考慮到樂至縣地區偏遠、交通匱乏,所以在該地區落實秸稈堆漚還田項目,以此提高土壤肥力;推行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轉承工程”試點項目,即借助小型運輸設備拉運田間秸稈,并構建秸稈收集服務網絡、收儲網絡,推廣多元秸稈收、儲、運模式,大大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3]。除此之外,推廣秸稈生產有機肥項目、打造秸稈飼料化利用“優質工程”,大范圍延伸秸稈綜合利用鏈條,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樂至縣重點工程建設過程中,農業農村局給與正確指導,并大力支持,真正改善秸稈利用的不良現狀。
結論:綜上所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活動大范圍開展,樂至縣以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政策資金支持、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把握重點工程等方式完成秸稈資源高值化利用目標。這既能減少環境污染,又能加快農業持續發展步伐,最終為廣大農戶謀福利。放眼長遠,農作物秸稈資源高效利用是必然趨勢,這要求農業農村局科學制定秸稈綜合利用計劃,順利完成秸稈資源充分利用目標,貫徹黨中央把糧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李雪.淮南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6):178+191.
[2]唐浩,曹乃文.焦作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3):165-166.
[3]高海龍,葛成雷.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及高值化利用的發展現狀[J].黑龍江造紙,2019,47(04):21-23.
(樂至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資陽 6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