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思維的階段,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升學考試,更是為了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以便之后在堅實的基礎之上對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本文首先從教師用語的準確性、提問方式的具體性和評價語言的單一性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現狀及運用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和學生思維能力之間的聯系以及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最后著眼于教學用語、提問模式、語言評價這三個方面提出了改變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現狀、運用過程相關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思維能力;影響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接觸數學學習的階段,相比起簡單的數數難度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小學數學著重于計算題和應用題的考查,首先,小學數學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實用的,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也需要建立在數學思維的培養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勢必要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既要表述準確、明了,更要用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現狀及運用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用語不準確,學生無法通過語言來理解所學知識
有些小學的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帶有方言,不規范的教學用語使得從小受到普通話渲染的學生們一臉疑惑,甚至教師講了一節課都不清楚這節課的內容到底是什么。除此之外,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帶有很多口頭禪,這便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讓學生找不到重點,教師自帶的教學問題是亟待克服的。還有一些教師講課的內容跳躍性很強,對于數學理解能力還比較欠缺的小學生而言,并不能時刻跟上教師跨度比較大的跳躍性步伐,再加上教師的語言組織不太規范,那么學生的頭腦中自然便會一頭霧水。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同樣也要講求藝術性,教師不僅需要對所講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同樣也要在提升自我表述能力和邏輯思維上下功夫,只有教師不斷克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那么,之后的教學效果才能更好,學生對所聽內容也能更好地吃透。
(二)教師提問過于具體,限制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由于大多數的小學數學班級是集體教學,因此,教師便為了顧全教學大局便會將提問過于具體化,雖然,教師明白不可能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相同,但是,為了按照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集體教學的具體性提問似乎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共性問題。的確,一個班級有很多學生,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差異,如果教師采用集體具體性的提問方式,無疑是將每個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忽視,這樣一來,學生便不能對自己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突破,只能跟隨集體學習的大流方向被動推進。一個班級內,有的學生能夠對于所學知識吸收的很好,即使有不懂的問題,經過教師的指導也能做到一點就通的效果,但是還有一些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比較抵觸,數學思維開發也不到位,更不用說對于知識的理解了,如果此時教師還是秉持著提問具體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很可能出現自我放棄、自我懷疑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對這類學生進行層次性的提問,從而逐步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教師評價語言過于單一,忽視數學觀察能力、猜想能力以及驗證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時間是有限制的,因此,教師很少會花時間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上,班級教學的劣勢之一便是無法顧及每位學生,這也正是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教學評價語言其實是與學生的一種交流,通過語言評價得到學生的回應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讓學生重新集中注意力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僅是為了灌輸給學生知識,更是為了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便是教師教學評價語言過于單一,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對每個學生產生的問題及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比如,班級上有一個學生在睡覺,為了不浪費教學課時,因此,教師能夠做的只能是輕描淡寫的警示一句某些同學睡著了,但不能花太多時間維持課堂秩序上。教師評價語言過于單一。
二、?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和學生思維能力之間的聯系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主要是對學生的上課思維做一個引導,教室語言的邏輯性則是為了梳理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思路,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應用題的過程中會先以一個例題作為解題示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找解題關鍵詞并排除干擾因素,將所有有用信息羅列起來并找到關鍵信息之間的聯系,小學生由于本身對周圍的好奇心比較大,目光和注意力更容易被環境中的干擾因素所吸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課堂語言的運用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是教師的教學技巧,語言運用的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邏輯清晰才能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最終目的,而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得力工具。
三、?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交流的方式,而語言的恰當運用也是一門需要把握的藝術,放眼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存在的問題,再聯系當前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效果并不佳,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雖然能夠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助力,但是語言運用也需要講求恰當的方法方式,不科學的語言運用是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比如,教師如果教學語言運用邏輯比較清晰、明了,再加之教師時常運用比較具有吸引力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學習熱情的重新點燃,那么,學生的學習疲憊感便少些,學生便也能夠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語言表述上,從而緊跟教師的邏輯步伐逐步進行探索。
四、?解決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問題的措施
(一)教師改變現階段用語不準確、隨意的現象,使課堂語言規范化
小學數學教師首先需要改進的一點就是現階段用語不準確、隨意的問題,需要的準確、規范運用是教師的一項必備素養,教師是為人師表的角色,教師的言談舉止都隨時有可能被模仿,一旦教師給予的錯誤示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便很難被糾正。除此之外,教師教學用語的邏輯思維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精心備課、梳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邏輯等工作準備到位是開展語言運用的重要前提條件,教師在課前多準備充分一些,課堂上便會少一些茫然無措。要想改變教師的課堂語言運用的不準確、隨意的現象,還需要教師加強自我提升,比如,多多接受一些語言訓練,及時規范自己的語言語音,在課上注意對自己口頭禪等不良語言的克服。
(二)以層次化的提問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學習中
教師在課上提問的時候要秉持漸進性的原則,也就是提問的模式是呈難度逐步上升的,由于班級學生的個人能力不同,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有著能力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就應該多多注重問題的引導,使用層次化的提問模式對學生進行逐步的指引。有些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無法直接接受強度難度比較大的問題,面對這類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往往選擇更為安逸的回避狀態,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便會在問題重重卻無所下手的狀態下逐漸被消磨。此時,教師就應該采用層次化的提問模式對班上的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充分調動,比如,在講雞兔同籠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問雞和兔各有幾只腳、各有幾個頭,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卻也是解題的關鍵,除此之外,這個簡單問題的提出還能激發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跟隨教師的引導思路再列關系式。這樣一來,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看似還是一條統一的主線方式,加入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便能將解題過程進行層次劃分,從而讓學生清楚每一個解題環節的因果關系。
(三)教師自身語言評價多元化,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思考的方向轉變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過程中的語言評價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怎樣做到教師的語言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激勵的作用,是教師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蒼白、單一的課堂語言自然無法直擊學生內心,因此,教師就要從課堂語言多元化運用和精彩運用上下功夫。比如,教師可以讓回答好的學生到黑板上用自己的理解思路展示解題方法,同學們注視的目光要比任何獎勵都有效果,為了不讓其他學生失落,因此,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口頭上的表揚,例如,可以用“我真的很不錯”這個兒歌給予自己鼓勵。教師自身語言評價不僅僅局限于表述這一種方式,還可以以做游戲或者兒歌等方式呈現,這樣一來,學生只要參與就回得到鼓勵,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夠得到自信心的強化,從而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五、?結束語
作為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啟蒙教師,不僅僅要負責教會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的運用不僅僅只體現在數學這一門學科上,思維能力的提升其實是為學生全面的發展鋪設道路,在之后的發展道路上,無論是文科的學習還是理科的學習都需要思維能力作為資本支撐。而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運用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具體情況而定。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更重要的學習環節還是教師的教學語言指導,教師能夠運用恰當的課堂語言進行指導才能為學生鋪設一條清晰的學習道路,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跟著教師的引導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志軍.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及其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初探[J/OL].學周刊,2019(36):35.
[2]劉琨.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實現專業化成長[J].學周刊,2019(20):63.
[3]馬洪亮.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評價語言運用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
[4]翁敏芳.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運用及其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5):43.
作者簡介:曹蘭,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黨家峴鄉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