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錄播雙師課堂是將兩位教師結對,采取錄播方式,將指導教師的授課錄成5~10分鐘的微課,然后在課堂上,播放指導教師的微課,再由輔助教師進行進一步的講解、輔導、練習、測驗,由此完成一節授課。該模式較好地發揮了指導教師的指引教學的作用,同時又給予了輔助教師較大的發揮空間來輔助教學,采用錄播方式又進一步降低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避開了直播在時間上的統一要求和對設備的依賴,形成一種比較容易操作的雙師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 雙師課堂;微課;中學生物;錄播
一、 基于微課的錄播雙師課堂的特點
跨校雙師課堂是由一所優質學校和一所薄弱學校結對,利用信息化技術,將優質學校的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同步到薄弱學校。結對的學校學生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輔導。這種方式的開展有利于通過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逐步縮小教育的區域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實現教育公平。基于微課的錄播雙師課堂吸收了跨校雙師課堂的精髓,并不拘泥于跨校聯合,而是基于本校實際,在同一個教研組內操作,由一位有經驗的指導教師和年輕教師組對即可實施。它的做法是由指導教師制作上課PPT,并講解錄制成5~10分鐘的微課,然后由輔助教師上課時播放指導教師的微課,然后在指導教師的微課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做5~10分鐘的拓展講解。接下來再安排練習、測驗,完成整節課的教學。
該模式的特點是一堂課集中了兩位教師的優勢,既發揮了指導教師對課的指導講解的作用,又保證了輔助教師有充分的發揮空間,將指導教師的課進行擴充和拓展。采用錄播形式避免了直播容易出意外,也使得指導教師能以比較靈活的時間加入教學,避開了直播在時間上的統一要求和軟硬件的配備。同直播的雙師課堂相比,它降低了雙師課堂進入的門檻,使得雙師課堂更加容易實施,一個教研組內,老教師和新教師,很方便地就可以組對進行,所需設備更少,實施更加容易。
二、 基于微課的中學生物錄播雙師課堂的微課設計
下面以初中生物《植物的開花結果》為例來說明基于微課的中學生物錄播雙師課堂教學模式該如何組織。
針對錄播雙師課堂的微課不同于普通微課,它需要滿足下列條件:①采用真人錄像講解的方式。 ?②在 ?10分鐘內需要完成整節課的講解。③為輔導教師的補充講解搭好框架,留下發揮的余地。④知識簡明扼要,自成體系,便于學生反復觀看。
就《植物的開花結果》本節課而言,微課需要包括四個知識點:1. 什么是花?2. 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3. 花的結構。4. 花與果實的對應關系。 ?5. 果 實的結構。指導教師需要根據這5個知識點,設計PPT,錄制微課臺詞,準備好在課堂上播放。并且限時在10分鐘內,以便為輔助教師的講解騰出時間。
而對輔助教師而言,輔助講解不能等微課全部播放完畢進行,而是要根據指導教師的講解,逐個知識點進行。上述微課共有5個知識點,則要分成五部分進行補充講解,中間要按暫停,這樣來進行。如果直接將微課從頭放到尾,則學生一下子面對大容量的知識,將無法接受,造成雖然微課播放完畢,但沒有聽進去的結果。所以,微課必須一段一段,逐個知識點的播放。
下面以《植物的開花結果》為例,來分別說明每小節的微課和輔助教師的輔助講解該如何進行。
(一)第一段:什么是花?
微課臺詞:
第一個問題,我們來看,這是一朵花,而且是一朵漂亮的梅花,這里有花瓣,這里有花蕊,那么我問的問題就是,什么是花?從生物學上來說,花是什么呢?花其實是變態的葉子,你們看它,跟葉子有沒有相像之處?那么這個葉子,變態在哪里呢?變態就在于它要能產生精子和卵細胞。所以,我們就說花就是變態的葉子。它是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種生殖器官。
輔助講解:
這里講了什么是花,花是什么?(學生:花是變態的葉子),變態在哪里?(學生:變態在能產生精子和卵細胞。)所以,我們要記住,花是一個生殖器官。
(二)第二段: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微課臺詞: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怎樣才能叫做一朵花?怎么樣才能叫做一朵花呢?想一想,花就是要有變態的葉子,它是一種生殖器官。所以,怎樣才能叫做一朵花呢?答案就是它得有雄蕊或者雌蕊。雄蕊產生精子,雌蕊產生卵細胞。有雄蕊的花就叫做雄性花,有雌蕊的花叫做雌性花。雌雄蕊都有,叫做兩性花。雌雄蕊都沒有,只有花瓣,就叫做假花。所以,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雄蕊和雌蕊。
輔助講解:
花最主要的是什么?(學生:雄蕊和雌蕊)。雄蕊能產生什么?(學生:精子),雌蕊能產生什么?(學生:卵子)所以,有雄蕊的花,就叫做雄性花;有雌蕊的花,就叫做雌性花;雌雄蕊都有,就叫做兩性花;雌雄蕊都沒有,就叫做假花。所以,看花不是看花瓣,而是要看雌雄蕊。
(三)第三段:花的結構
微課臺詞:
下面,我們來看花的結構。既然花最重要的就是雄蕊和雌蕊,所以我們先來找一找它的雄蕊和雌蕊。它有一個彎彎曲曲的細絲連接,這就叫做花絲。上面,有兩個像帽子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做花藥。在花藥里面就有花粉,花粉里就含有植物的精子,所以雄蕊里面,它其實就包含有植物的精子。再看雌蕊,中間這個最粗大的就是雌蕊。它的頂端有膨大部分,叫做柱頭,然后接下來是花柱。到下端膨大的部分,我們就稱之為子房。注意,人類的叫做子宮,植物的叫做子房。那么子房又可以分為外面的子房壁和里面的胚珠。那么胚珠里,就有植物的卵細胞。所以,雌蕊里就含有植物的卵細胞。卵細胞是含在胚珠這個結構里。動物叫做胚胎,那么植物的花就叫做胚珠。大家要這樣來理解胚珠,它就好像是動物的胚胎一樣。
好,分析完雄蕊和雌蕊的結構之后,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花的其他結構。那么其他結構就十分簡單了。一個是花瓣,它是花的一個包被,包著它,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接著就是花萼,花瓣下面就是花萼,它是花瓣下面綠色的葉片。然后是花托,支撐著雄蕊和雌蕊。然后是花柄,起到一個連結的作用。那么,一朵花的主要結構,就是這些。
輔助講解:
下面,我們來逐個辨認一下花的結構。這個是花瓣,花萼,花托,花柄。這個是柱頭,花柱,子房。合起來,叫做雌蕊。那么,子房里面就有子房壁和胚珠。然后,這個是花絲,這個是花藥,合起來就叫做雄蕊。那么在花藥里面,就含有植物的精子。(接下來,輔助老師發放紫荊花的花,讓學生觀察紫荊花的結構,并張貼花的各部分,標注上名稱,完成“花的結構觀察”這一實驗)
(四)第四段:花與果實的對應關系
微課臺詞:
現在看這個問題,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為什么?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應該是雄蕊和雌蕊,因為,它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它的目的就是要開花、結果,產生種子。那么,在花授粉以后,花瓣等結構就會逐漸凋落。然后胚珠就發育成種子,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記住,發育成種子的就是胚珠,就好像是動物的胚胎一樣,植物是由胚珠,發育成種子。
輔助講解:
記住,子房包括子房壁與胚珠,胚珠發育成種子。
(五)第五段:果實的結構
微課臺詞:
接下來,我們來看果實的結構。果實的結構其實很簡單。我們來看這是一個花生,那么整個連著花生殼包著的部分,我們就叫它果實。果實外面,就是果皮,里面包的花生仁,就是種子。所以,果實就等于果皮加上種子。那么這樣,我們就能夠把子房與果實對應起來。子房整個將來發育,就是叫做果實,而里面的胚珠發育,就是種子,那么子房壁,發育成果皮。所以,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而果實,是由果皮和種子形成。
那么,人有多胞胎的現象,植物有沒有多胞胎的現象?當然有,只需要子房里有長著很多個胚珠,這樣就能在果實里面形成很多個種子。
輔助講解:
最重要的就是記住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板書)
由上述授課實錄,可以看出,輔助教師有四重作用:
1. 適當重復指導教師要點,向學生提示重點。2. 以問答的形式完成對知識點的鞏固和復習。3. 帶領學生完成鞏固知識的活動。(如本節課辨認花的結構)4. 帶領學生完成拓展的活動。(如本節課完成觀察花的結構的解剖實驗)
三、 基于微課的中學生物錄播雙師課堂的課上拓展
播放指導教師的微課大約有十分鐘時間,輔助教師進行輔助講解和鞏固知識的活動大約有十五分鐘時間。課堂還會有十五分鐘的剩余時間,這時,輔助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做練習,講題,討論,進行課上的拓展活動。
以《植物的開花結果》為例,拓展活動一共設計了三個:
(一)菊花是花嗎?
輔助教師出示菊花的圖片,讓學生辨認菊花是不是花。學生回答是。接著,輔助教師顯示菊花的放大圖示,讓學生觀察到菊花的邊緣上的小花只有花瓣,中間的每朵小花都有單獨的雄蕊和雌蕊,教師再一次提示學生,有多個雌雄蕊還是一個雌雄蕊?學生回答有多個,每朵小花有單獨的雌雄蕊。教師總結:菊花不是一朵花,而是很多朵花構成,稱為花序。中間是管狀的小花,邊上是舌狀的假花。
(二)麥穗是不是花?
輔助教師出示麥穗的圖片,讓學生辨認是不是花。學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接著,輔助教師出示麥穗的放大圖示,學生可以觀察到麥穗里有雄蕊、雌蕊等結構。所以,麥穗是花。
(三)無花果有花嗎?
輔助教師出示無花果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提問無花果有沒有花?學生猜測說有。教師展示無花果的解剖圖,提示學生觀察其內部結構,可見有許多小花在里面。教師解釋說,花在里面,稱為隱頭花序。
通過三個拓展練習,讓學生加深了對花的理解,掌握了花的本質。
由以上教學實例可以看出,基于微課的中學生物錄播課堂,有效地發揮了指導教師和輔助教師的作用,并通過微課這一媒體,將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起到更好的配合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旭.用Moodle架設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微課[J].文理導航,2018(9):55+61.
[2]郭璐清.Moodle平臺下基于生本理念的《植物的開花和結果》教學案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2):115-116.
[3]王旭.使用微課和Moodle構建生物復習課[J].新課程,2018(6):106-107.
[4]羅威.信息化環境下基于生本教育的高中化學教學優化[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8(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