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繡縑
摘要: 互聯網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產生了較大沖擊,需要展開工作策略的調整?;诖耍疚膹娬{了網絡時代下展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常見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模式、擴充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內容、形成“家庭+學?!甭搫咏逃狭@些針對性應對策略。
關鍵詞: 網絡時代;小學教育;德育工作
當前,互聯網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與人們的實際生產、生活有著更為緊密的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生受到網絡的影響相對較大,接觸網絡也更為頻繁,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產生了較大沖擊,同時,也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產生了新的問題與難點,需要班主任教師重點關注,并形成應對策略。
一、 網絡時代下展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是培養小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必然選擇。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面對的誘惑相對較多,且由于其正處于心理、生理不斷發展的階段,因此極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負面情緒等的影響,阻礙其人格與心理的健康、健全發展。通過落實德育工作就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意識及行為習慣,為其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的培養提供支持。
第二,是推動小學生正確世界觀形成的現實需求。對于小學生而言,其生活閱歷、認知以及知識儲備相對淺薄,以此難以對網絡及其中包含的信心展開正確篩選與辨別。此時,小學生往往會依托個人喜好展開行動,導致接觸不良網絡信息、沉迷網絡游戲的概率更高,不利于其正確世界觀的形成以及良好發展。而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支持下,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得到培養與提升,能夠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實現小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網絡觀形成的正確性形成,為學習與后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中,除了要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之外,還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個人情操進行培養,使其發展成為合格的、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落實德育教育極為必要。通過優質德育工作的落實,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達到時代對小學生品質的要求。
二、 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常見問題分析
(一)先進性與發展性工作理念的缺乏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成長與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對學生及其后續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小學班主任逐步轉變了傳統認知,更加重視德育工作的落實。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小學班主任對德育工作依舊存在著一定的錯誤認知,使用的工作理念相對擴落后,無法滿足網絡時代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實際需求,導致德育工作效果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同時,還存在著部分班主任沒有使用辯證的眼光認知網絡,一味地禁止、避免小學生使用網絡,導致學生難以形成合理收集與使用信息的意識與能力,限制了學生的更好發展。基于這樣的情況,必須要落實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的更新以及模式的更新。
(二)小學生的網絡觀念健康程度偏低
受到個人經歷、經驗閱歷、認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存在偏差,網絡觀念的健康程度偏低。其中,部分小學生存在著對網絡盲目崇拜、過于依賴的問題,認為“互聯網無所不能”,不僅使用網絡查閱學習資料,還依托網絡完成作業,降低了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增加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難度。同時,由于小學生擁有更為豐富的好奇心,因此會模仿不良行為,導致一些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未合理分配游戲與學習的時間,最終造成學業的荒廢,甚至會對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價值觀形成等方面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三)家庭與學校教育的銜接質量不高
現階段,由于互聯網得到了普及性的使用,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接觸互聯網的情況更加普遍,因此,僅展開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充分,需要將德育工作延伸至家庭。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相脫節的問題,導致班主任德育工作不理想,阻礙學生的更好發展。同時,一些家長并未認識到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并不了解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致使德育工作整體質量下降。
三、 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體策略探究
(一)優化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模式
1. 德育工作理念的更新
為了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相關教師必須要更新傳統的德育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與時俱進。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班主任教師需要重點完成以下幾項工作:第一,正確認知網絡對小學生的影響,使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互聯網。避免使用“一刀切”的形式限制小學生應用互聯網獲取信息。在此基礎上,要在德育工作中積極引入先進的網絡教育技術,實現德育工作模式的創新。第二,推動傳統教育理念向著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理念轉變,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促進小學生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與效果的增強。
2. 德育工作模式的更新
結合上文的分析能夠了解到,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需要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進行優化,相對應的,也要更新德育工作模式與方法。在這一過程,班主任教師應當主動參與相應的專業培訓,實現自身德育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時,要充分、準確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道德狀況、興趣愛好、實際需求等內容,以此為指導完成小學生德育工作方向、模式與方法的調整。
另外,班主任教師還要在德育教育中重點引入互聯網技術,實現德育工作方法的更新。此時,班主任教師需要重點完成以下幾項工作:第一,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依托微信、QQ、微博等平臺,與學生(及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發布有關德育教育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互聯網、思想道德的認識程度,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第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德育教育資源、網絡教育資源以多媒體為載體呈現出來,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與生動性,保證工作效果。
(二)擴充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內容
1. 豐富班主任德育教育資源
在網絡時代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網絡共享資源展開德育工作,實現對德育教育資源的擴充與豐富,以此達到提升德育工作效率與效果的目標。在選擇德育教育網絡資源中,班主任教師要重點遵守以下幾項原則:第一,多樣性原則。使用形式更加多樣的資源展開德育工作,避免學生產生枯燥之感。第二,趣味性原則。保證資源的生動性、趣味性,更深入、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興趣。第三,有效性原則。確保選用的資源與德育工作內容、目標相一致。
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將與網絡心理健康、網絡行為法規等內容納入教育工作中,滿足學生對網絡知識學習的基本訴求,同時聯合信息技術教師與課程共同完成學生對網絡信息技術的疑問,進一步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
2. 完善德育教育內容
應當重點培養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的行為習慣,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人格與心理發展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游戲能夠提升小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培養其創新能力,并非在小學生的發展中百害而無一利。網絡游戲對小學生影響的正向與負向主要由“度”控制。具體來說,當小學生的網絡游戲時間合理、未對正常學習與人際交往造成影響,則游戲對小學生的影響為正向。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弱,因此難以把握游戲與學習之間的平衡,即便遵守了時間上的安排,也極易在學習時間思考游戲,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制止小學生玩網絡游戲的行為,可以使用其他室內或戶外游戲形式替代。
3. 重點培養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
班主任教師可以利用班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網絡負面信息的危害,讓學生掌握網絡信息辨別與篩選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班會中安排互聯網知識講解、網絡使用經驗分享、短劇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網絡的正確認識。
(三)形成“家庭+學校”聯動教育合力
在網絡時代下,僅在學校展開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充分,需要將工作延伸至家庭生活,全方位提升學生的人格素養及正確的網絡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班主任教師要加深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家庭+學校”聯動的德育教育合力,推動學生健康發展。此時,教師需要敦促家長指導、規范學生在家庭生活、學習中使用網絡的行為習慣,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網絡信息篩選與辨別能力,提升學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及全面性。
由于小學生的家長相對年輕,且多數與互聯網共同成長,因此將閑暇時間投入網絡游戲的人數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與網絡游戲的接觸點增多,極易產生對網絡游戲的興趣,提升德育工作的難度。此時,為了保證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應當積極與家長溝通,盡可能避免在學生面前將大量的時間投入網絡游戲,多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包括戶外運動、旅游、踏青、做家務等等,將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概率降到最低。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網絡時代背景下,落實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極為必要。就當前的情況來看,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依舊存在著一定問題,特別是由于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使用,這些問題發生了改變。通過更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模式、擴充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內容、形成“家庭+學?!甭搫咏逃狭?,提升了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實現了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推動了小學生人格、素養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巫梅芳.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26.
[2]常國玉.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措施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77-178.
[3]劉艷秀.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師,2019(S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