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謙
摘要:隨著近幾年政策和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在市場中不斷釋放活力,發揮著促進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作用,我國資產管理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也受到了愈來愈多的關注。文章從G資產管理公司內部控制入手,分析G資產管理公司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完善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以期給我國中小資產管理公司的內部控制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資產管理公司;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當前市場經濟情況的變化,中小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對于公司、機構進行資產管理業務制定了新的條例和要求。因此要想在市場中對于G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而言要想不斷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做好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針對公司情況和行業特點進行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同時思考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進建議,是當前G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G資產管理公司簡介
G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同時也是經中國銀監會和G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的省級地方資產管理公司。G公司總部當前設立在南寧市,在上海和北京均設有辦公點。G公司現設有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由董事會任命產生。G公司當前的實際控制人為G省國有企業GI集團下屬JR控股有限公司。
二、G公司內部控制現狀
自2008年以來,財政部等多部委相繼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等文件,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做出了明確要求。從行業自身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從事不良資產經營等業務對于企業自身的資金籌措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又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G公司在會計系統控制和財產保護控制上做得較好。在會計系統控制上,G公司專門印發《G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會計管理核算制度》,對會計憑證控制、會計賬簿控制、財務報告控制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會計制度選擇、會計政策選擇、會計估計確定、財務報告的編制及報送這幾個方面都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做好相應的內部控制工作;在財產保護控制上,G公司通過《G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會計管理核算制度》對公司部分資產進行限制接觸,做到了對變現能力比較強的資產限制無關人員的接觸。當然,G公司在一些內部控制管理方面還存在有不足之處。
三、當前G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在G公司的內部控制建設中,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和合同管理這幾個方面的內部控制體系仍存在缺陷。下面將結合G公司的實際情況,對這幾個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作詳細分析。
(一)部分不相容崗位未分離
在G公司的財務管理部,由于當前配置員工較少只有三人,其中兩名員工在南寧辦公,一名員工在上海辦公。而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財務部進行分離的職務在財務部中相對較多一些。但是G公司當前的情況并不能完全達到《規范》的要求。由于財務總監在上海辦公室辦公,因此在南寧辦公室中出納、庫存現金保管、企業所得稅稅務處理和部分涉及資金往來的賬務處理只由一人,即財務主管完成;而公司的財務經理主要負責南寧地區業務和日常運營資金的審批、部分的會計賬務處理和資產的檢查盤點等。而由于只有財務總監一人作為財務人員在上海辦公室辦公,因此在上海辦公室財務總監除了作為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進行業務審批、為企業資金撥付與回收做出決策外,還需要完成一些資金保管和少部分會計記錄的工作。因此就出現了在G公司的財務部中部分不相容崗位未分離的情況。
(二)授權審批制度存在缺陷
在G公司的授權與審批的制度中,對G公司的員工和部門領導在日常業務的支出報銷審批中做出了明確規定,公司內部的大部分員工也能遵照這些規定來完成。但是公司高管的支出報銷審批,則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般來說,公司員工進行支出報銷會首先在“釘釘”系統上做出申請,并將審批發送至該員工所在部門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人,最后經過分管該部門的公司副總經理及公司總經理同意后方可批準報銷并支付款項。但是當前針對G公司部分高管的報銷并無具體的審批措施,一般是由高管自己在系統上提出審批后,自己在系統上確認審批,然后授意財務部負責人完成該筆審批。而財務負責人通常會簡單詢問一下報銷費用的用途,不會做仔細審查便通過該筆報銷款。因此在G公司出現了部分高管人員未經有效審核便完成報銷這樣的審批制度失效的情況。
(三)企業未實施有效的預算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第二十三條規定,“預算控制要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責任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權限,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強化預算約束”。但是當前G公司除了在每個會計年度的年初進行采購預算和籌資預算外,并未進行其他的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未能在G公司中建立起來,這也就不能通過預算管理發揮出給G公司有效防范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四)合同控制存在漏洞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的相關規定,本文認為合同控制就是企業通過梳理合同管理的整個流程,分析關鍵風險點,并采取有效措施,將合同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接受范圍的一個過程。當前G公司在合同控制上還存在不足之處。一方面是在合同訂立階段對合同的審核不嚴。G公司一般由業務部門將相關業務合同進行起草、審定,法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負責風險審查與合同復核,但是業務部門與非業務部門在合同整體的控制流程中溝通不足。因此很容易出現最終業務部門最終簽訂的合同與非業務部門審核通過的合同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例如,某份不良資產經營部洽談簽訂的購買債權包的合同由于合同控制的缺陷,出現了約定收益日期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形,并造成了一定的收益損失。另一方面,公司的合同保存也較為混亂,不同業務類型的合同被無序收歸在業務部門、運營管理部、財務管理部等部門進行保管,電子檔的業務合同也只由財務部歸整至2018年初。以上兩方面的問題都影響著公司有效的合同控制。
四、G公司內部控制體系與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不相容崗位分離控制
基于G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內部控制的要求,G公司可以在人員配置和工作職責優化這兩個方面加強對公司的不相容崗位分離控制。在人員配置上,公司可以為財務部多配置三名財務人員,用以保證財務部門做到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控制。其中兩名財務人員在南寧辦公室辦公,另外加上現有的兩名財務人員做到授權批準、出納、稽核檢查、會計檔案保管等會計崗位得到分離控制;同時在上海辦公室多增加一名財務人員,負責相關財務業務的執行和會計記錄,這樣上海辦公室的不相容崗位便可以得到分離。
而從工作職責的優化上,G公司可以將上海辦公室資金保管的職責交由其他員工負責。例如上海辦公室運營管理部的員工在人數配置上較為充分,可以通過對公司相關制度做出改變來優化其工作職責,在運營管理部中選出一名員工來負責資金保管,這樣可以在不增加員工的前提下加強上海辦公室的崗位分離控制。
(二)完善授權審批制度
當前在G公司內部,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銷審批制度還存在有待完善之處。因此,G公司可以通過完善公司組織架構及強化財務人員審核職責這兩方面入手。在完善組織架構方面,由于G公司當前在董事會中尚沒未選出監事。因此可以通過召開公司內部的董事局會議推選出一名監事。監事既可以作為高管報銷的最終審核人,同時也可以對財務負責人做出是否同意高管的不合理報銷做出監管。在強化財務人員審核職責方面,G公司財務部門可以根據當前業務及公司高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針對高管的報銷制度。財務部門相關的審核人員可以根據這套報銷制度來做出審批。同時公司監事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審核方式對財務部門已經通過的高管報銷審批做出復查,檢查財務部門是否通過了不合理或不合規的高管報銷,并可以將其與財務部門員工的考核掛鉤。這樣也有利于公司在授權審批制度的完善。
(三)逐步完善預算制度
由于公司自身規模的限制和資產管理業務的特點,公司一直沒有對主營業務實施預算制度,而只是針對日常運營所需資金做出預算安排。因此要想完善預算制度,G公司應當先設立預算管理委員制度,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受董事會的直接領導。在制定預算的過程中要從G公司的經營目標出發,同時預算的制定不能只由財務部門參與其中,其他部門的核心成員也要從預算制定開始便參與其中。同時在制定預算過程中需以健全風險保障機制,確保業務全過程風險可控為指導理念,調動財務管理部、風控法務部與公司業務部門的聯系,確保預算制度順利推進。
在對資金具體需求量進行預算安排時,可以通過對G公司本年的業務數量、業務資金規模和公司當前可以接觸到的業務渠道這幾個方面來做出考慮。由于當前G公司有業務合作的單位較為穩定。因此在做下一階段的預算時,可以根據各業務往來單位不同的資產管理產品類別、上一年完成的產品業務數量以及今年市場發展情況做一個估計。而在進行明年業務量的估計時,由于每個公司不同的產品類別其價格差異較大,但同一個產品序列的所需要的資金相差不算大。例如:G公司的業務伙伴H資產管理公司推出了“HX”系列債權包,則G公司可以依據該系列當年每個債權包轉讓價格及G公司收購“HX”系列債權包的數量來制定明年針對該系列債權包產品的預算。以此類推,在進行預算安排時可以根據每個公司不同的產品類別進行分類統計和估算。而對于不常發生的業務,例如投資銀行部的一些股權投資和戰略投資等則可以根據上一次開展這些業務時所動用資金占全年營業成本的比例進行明年資金預算安排。因此G公司在對業務做出預算安排時,便可以根據這樣的統計,做出相應的預算安排,不斷完善預算制度。
(四)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企業加強合同控制的對于企業后續業務的開展,防范并降低合同風險由重大意義。為了完善當前G公司合同控制上的缺陷,G公司可以將所有合同交由公司運營管理部進行保管。每份合同可以由運營管理部先按年份進行規整并盡快整理至當前實際月份,同時對合同可以按照不同部門來源進行分類并編碼。每一份紙質合同應當有一份電子版或者掃描版合同作為電子備份;若該項業務只有電子合同也應該將其打印成紙質版合同并進行編碼后保存。同時如果在編碼保管后相關合同之內容出現變化,應該及時向運營管理部和分管領導做出匯報。在每份合同確立后,運營管理部應該對該合同確定合同責任人并上報至公司領導。如果由于我方工作人員緣故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對公司造成的相關損失,應當追究合同責任人的責任。
五、結語
基于G公司當前情況,其內部控制完善需要基于全局視角做出內部控制的調整、優化及建設,避免G公司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絆腳石。同時G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與制度建設中要堅持從自身和行業實際情況出發,切實有效地提高當前公司薄弱環節的內部控制水平,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和業務拓展能力,促進G公司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心合.內部控制研究的困惑與思考[J].會計研究,2013(06).
[2]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S].2010.
[3]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S].2008.
[4]孫錦格.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公司治理淺析[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06).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