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紅
摘 要:隨著服務意識提升,各行業(yè)也都在不斷的進行服務能力提升,對于黨校圖書館來說是為閱讀者提供閱讀場所和閱讀材料的地方,因此它的空間布局是否合理、服務能力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人們對其的認可和喜愛,同時也關系到它的未來發(fā)展前景,本文以此展開研究,結合新媒體時代從圖書館設計原則、空間布局現狀以及服務未來拓展展開研究,希望能夠促使黨校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滿足閱讀者的需求。
關鍵詞:黨校;圖書館 ;空間布局;服務拓展
黨校圖書館是提供文獻資源的場所,為黨校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以及領導決策提供相關數據和材料。但是隨著它的利用率日益提升,其空間利用率也備受關注,再加上隨著黨校分校的不斷增多,如何在新建黨校是構建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的圖書館已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此展開研究,提出一系列新媒體時代相關建議,希望對黨校圖書館的空間布局與服務拓展提供思路。
1 新媒體時代黨校圖書館空間利用現狀
目前,很多黨校圖書館空間利用率缺乏高效性,基本就是用于藏書、借閱以及現場閱讀等,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專門的期刊閱覽數、書庫等,結合了封閉與靜態(tài)的特征,為閱讀者提供相對大量的文獻資料和閱讀空間。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子書籍、電子文獻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圖書館的功能和利用率開始重新思考,他們認為圖書館應當增設交流服務、休閑服務、展示服務以及研討服務等等,但是這些新功能的增設需要一定的空間。例如,如果想要實現研討交流功能,就要將格局設置為相對開放、自由,便于互動的格局,從而滿足研討的面對面性質以及自由需求。很顯然,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閱讀者對于文獻資料的需求也產生了很多變化,因此傳統的圖書館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新時代和閱讀者需求。
再加上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廣泛被運用,很多閱讀者喜歡通過網絡的方式獲取想要的文獻資料,不僅對實體圖書館的功能期望值提升、也對其中收錄文獻范圍有了更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于實體圖書館的需求程度是有所降低的。
2 新媒體時代黨校圖書館空間布局及服務拓展對策
遵循空間設計原則,創(chuàng)新空間服務理念。新媒體時代,黨校圖書館為了吸引閱讀者的眼球,不僅要滿足其基本的閱讀需求,還應當創(chuàng)新空間服務理念,創(chuàng)建“一個圖書館多種功能提供”的空間設計。
2.1 結合館內結構,充分利用空間
既然是空間布局的完善,因此一定要結合館內實際的結構,對利用空間的擴大方面進行開發(fā)。但是整體來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動靜一定要分開,尤其是辦公區(qū)和公共區(qū)一定要嚴格分開。從而確保辦公、讀者互不干擾。例如,為了滿足讀者對于閱讀文獻大量的需求,可以采取緊湊型的書架進行藏書。這種措施還有助于提供讀者更多的閱讀空間。
2.2 兼顧傳統服務,實現虛實結合的互動服務
既然是新媒體時代,讀者對于文獻資料的需求不僅限于紙質版資料,因此黨校圖書館的空間布局一定要在堅持傳統服務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網絡資料。但是有些傳統的紙質資料還是必須通過實體圖書館才能借閱到的。因此黨校圖書館可以進行虛實結合的互動服務,只不過按照讀者需求進行虛實服務的比例分割。圖書館虛擬空間的設置可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查閱的需求,讓讀者隨時享受圖書館專業(yè)、科學、有序的文獻查閱環(huán)境,實現實體圖書館和網絡圖書館的互補結合。
2.3 發(fā)揮館內特色,進行學科分類
既然是黨校圖書館,因此所涵蓋的學科就是以黨政建設和學習為主,因此在圖書館設計過程中應當融入黨校的學科設置,滿足讀者需求,從而讓讀者可以迅速的獲取到黨校工作相關的科研資料、教學資料以及黨政資料。
2.4 堅持以人為本
在空間布局中,應當對讀者、對員工都體現一定的人文關懷,實現閱讀、工作的同時保護身體健康,因此在空間設計過程中不論是材料的使用還是通風設置都要做到精細化,實現健康選材、通風良好,實現人本關懷。
3 科學構建空間布局,提高空間利用率
3.1 閱讀空間人性化、個性化設計
在全民閱讀的新媒體時代,圖書館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因此在閱讀空間設計方面應當更加人性化、個性化。例如,每個空間的視野都應當堅持寬闊性,設置獨立座椅和專門的閱讀空間,從而做到動靜結合,才外還可以對自由學習區(qū)域設置,此區(qū)域學習氛圍相對輕松自由、讀者可以隨意走動、查閱資料,從而充分感受圖書館的書香和文化韻味。
3.2 優(yōu)化休閑空間
新媒體時代,讀者的服務需求多樣化,因此在黨校空間布局改造方面應當注重休閑空間的優(yōu)化。例如,構建專門的學習交流、溝通平臺,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此外,還可以設立小型休閑區(qū)域——咖啡館、茶社等,讓讀者可以在借閱文獻資料的同時感受到輕松的消費環(huán)境。同時,還可以建立館內收藏室,不僅可以供讀者賞鑒還能夠進行購買,例如畫、書法藝術品。
4 從細節(jié)出發(fā),提高圖書館空間服務質量
4.1 環(huán)境美化與設施的智能環(huán)保并行
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因此在黨校圖書館空間布局優(yōu)化方面應當考慮環(huán)境優(yōu)美和各種設施的智能環(huán)保并行措施。例如創(chuàng)建富有生機的閱讀環(huán)境、家具一定要堅持低碳環(huán)保購置原則、采取智能化的燈具,既可以滿足讀者的尋找資料需求同時還能夠節(jié)約資料。例如,每每有讀者走到書架跟前多少米之內,書架的指示燈才會亮起等設置就是很好的措施。
4.2 促進圖書館員的職業(yè)發(fā)展
新媒體時代,作為圖書館員來說,做好最基本的服務,同時還應當及時學習和掌握相關的圖書館管理現代技術,為讀者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服務和順暢的溝通。因此應當加大相關業(yè)務能力和素質能力的培訓,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外送進修等,促進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增強他們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提升。
4.3 構建空間服務質量評估體系
在圖書館空間服務過程中,應該定期開展用戶對空間利用滿意度調查和評估工作,對調查數據進行系統、持續(xù)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通過評估比較,檢查現有空間是否發(fā)揮了預期效用、是否滿足用戶需求,為改進服務質量提供參考。例如將休閑區(qū)、交流區(qū)、視聽區(qū)進行分割的空間布局讀者是否滿意、對于黨校圖書館及時調整空間布局的措施和效率是否滿意;三是通過用戶在使用圖書館空間服務后,其行為、技能、知識等是否發(fā)生改變,來評估圖書館空間服務的成效。
5 總結
綜上可以看出,新媒體時代給黨校圖書館的空間利用率提升以及服務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礎,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空間布局的改造建議,例如優(yōu)化空間、培養(yǎng)館內學習氛圍、重視館員職業(yè)成長等等,希望對黨校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能夠有更好的空間利用率提供一些思路。
參考文獻
[1]鮮鵬.基于服務創(chuàng)新的黨校圖書館空間再造和功能拓展研究[J].社科縱橫,2019,34(12):138-140.
[2]吳藝飚.“互聯網+”黨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3):88-89.